隨著周杰倫一曲《千里之外》紅遍大江南北,演唱者之一費玉清迎來了事業(yè)第二春。聽眾不禁回憶起二十年前風行一時的《一剪梅》,那首歌已同費玉清一道。成為整整一代人的集體記憶。隨著兩岸文化交流的激增,臺灣當紅主持張菲已被大陸觀眾所熟知和喜愛,更成為年輕人追捧的偶像??墒?,極少有人知道,這兩位外表各異,性情迥然不同的當紅藝人,在生活中其實是一對親兄弟!
張菲與費玉清,這兩顆臺灣藝壇耀眼的明星,一個似“虬須客”,一個如“玉面郎”,風格迥異卻相映成趣。張菲說:“如果我摘下墨鏡,再刮掉胡子,你會發(fā)現,我和費玉清就像一對孿生兄弟……”
童年時代精彩“二人世界”
張菲本名叫張彥明,弟弟費玉清叫張彥亭,由于祖籍是安徽桐城,爸爸媽媽都酷愛黃梅調。耳濡目染之下,幼小的費玉清也跟著大人哼兩句,時間一長,費玉清甚至可以完整地唱出幾個經典劇目。那時家里來了客人,大人們就喚著費玉清的小名說:“來,小哥,給大家唱一個‘打豬草’!”于是費玉清就站在地中間,手舞足蹈、字正腔圓地唱起來,結果總能收獲一片掌聲。
大弟弟4歲的哥哥張菲卻很不服氣,因為他有自己的“絕活”,那就是說評書。張菲經常呼朋喚友,招來一屋的小孩子,聽他胡吹神侃。張菲口才極好,腦子又靈光,收音機里的評書過耳不忘,再加點即興創(chuàng)作,雖然驢唇不對馬嘴,有時甚至是關公戰(zhàn)秦瓊,但他揮揮灑灑的風采還是深深迷住了小伙伴們,從而成為他的忠實擁躉。
那時張菲性情頑劣,每滅在外惹禍,爸爸媽媽也拿他沒辦法。而乖孩子費玉清卻從不惹是生非,天性靦腆的他像個女孩子,每天定時上學放學,定時寫作業(yè),余下時間主動幫大人做家務。天性善良的費玉清喜歡養(yǎng)小動物,他不僅養(yǎng)了一只貓,一缸熱帶魚,還收養(yǎng)了一條小狗、兩只小雞。哥哥張菲卻覺著弟弟多愁善感,很不“爺們兒”,甚至威脅弟弟說:“早晚有一天,我要把你的小雞小魚吃掉!”
說完這話沒幾天,張菲就發(fā)了一場高燒。那時候,父母雙方感情已破裂,正在忙著打離婚官司。張菲躺在床上痛苦不堪,而年幼的弟弟卻不知所措。費玉清急得眼淚都要掉下來了,他想學著大人的樣子給哥哥測體溫,情急之下,從魚缸里撥出溫度計,插在哥哥嘴里。張菲燒得一塌糊涂,嘴里含著那支長長的“體溫計”將近一個鐘頭,大人們才趕回來。有了這次經歷,張菲對小弟弟多了幾分疼愛。他向弟弟鄭重宣布,看在“體溫計”的分上,饒了那群小雞小魚。
父母離異使兄弟倆內心產生了巨大的陰影,張菲更加放蕩不羈,四處游逛;而弟弟費玉清更加內斂深沉,終日沉湎于幻想。那時張菲組織了一支搖滾樂隊,整天模仿著“貓王”的樣子,晚上露天演唱,白天在家排練,架子鼓敲得地動山搖,吵得四鄰不安。而費玉清卻獨獨愛上瓊瑤小說《窗外》《情深深雨蒙蒙》等等,天天手不釋卷。
那時,哥哥張菲宣稱:要做臺灣“貓王”!他帶著這個夢想服役去了。退伍之后,張菲才驚奇地發(fā)現,原來弟弟費玉清已經提前實現了“歌星夢”。
青年時代孤身走我路
1975年,臺灣當時的“中視”電視臺有一個“星對星”節(jié)目,20歲的費玉清在人賽中一舉奪魁。他的嗓音清朗純凈、纖塵不染,立即受到了娛樂界的極大關注。當時極負盛名的“海山唱片”、“中視”都簽下他做基本歌星,他此后星途一路順暢,一氣推出了5張專輯。其中《月圓花好》《鳳凰于飛》《天上人間》等歌曲膾炙人口,被傳唱一時。
這下哥哥張菲坐不住了,一向不甘人后的他也打算進軍歌壇。為此。他還悄悄為自己起了個藝名叫“費正清”。怎奈唱片公司并不買賬,覺著張菲形象過于生猛,不符合當時的審美標準。于是,張菲只好退而求其次,去各大夜總會跑場做主持。當時張菲還遠遠稱不上“大哥大”,行走江湖,難免受人欺侮,但張菲懂得一個字——“捱”。
在張菲的職業(yè)生涯中,豁達的天性也幫了他不少忙。跑秀場多年,張菲基本在各地黑道的場子里討生活,但他從不介意吃不吃虧。有幾年,張菲經常收到道上“兄弟”開出的空頭支票,臺灣話講叫做“芭樂票”,這種支票他攢了二寸多厚。大多數情況下,他總是摸摸鼻子對自己說:“算了”。一次,一位臺灣道上的“大哥”結婚擺酒,讓張菲去主持,事后給了張菲一個大大的紅包。重義氣的張菲索性人情做到底,抽出里面的鈔票還給“大哥”,自己只留下紅包,表示心意已領,博得了這大哥的贊賞,大哥表示今后“罩定”張菲了。果然,張菲此后跑場子,再沒人敢欺負他了。
跑場歲月為張菲之后的演藝事業(yè)打下了堅實基礎。如今,他可以熟練運用十余種大陸方言,都是在那段時間學會的。幾年后,張菲也出了自己的專輯,當他興沖沖地拿給弟弟費玉清聽時,費玉清卻毫不留情地指出幾處硬傷。末了費玉清打趣哥哥說:“你的唱片啊,拿來給我做杯墊好了!”這下張菲臉上掛不住了,他“哼”了一聲,扭頭就走,再也不想理這個傻弟弟了。
于是張菲把車開到很偏遠的山區(qū)去,與世隔絕專心打高爾夫。一天,他正若有所失地走在藍天碧草之間,忽聽得山那邊有個樵夫在唱歌,那首歌正是弟弟的代表作《垅上行》。張菲感到一種難以言表的激動,連忙開車回臺北,直奔弟弟費玉清家中,嘴里嚷嚷著一定要給弟弟做頓好吃的。費玉清正莫名其妙、心想哥哥是不是生病了,張菲卻在廚房里忙碌起來,不大一會兒“變”出一桌子菜來。
兄弟倆重聚在一張飯桌旁,握手言歡。
人到中年各領風騷
也許受父母離婚的影響,兄弟倆至今都保持單身。張菲曾有過一段不成功的婚姻,而費玉清干脆不邁進婚姻殿堂。
費玉清擁有大量的女“粉絲”,有的女歌迷在演出現場向他求婚,費玉清機智地回應要先問過女方父母。其實,費玉清曾有過刻骨銘心的愛情。27歲那年,費玉清愛上了一位日本女孩。這位女孩容貌清麗,富有古典韻味,費玉清深深地愛上了她。后來兩人一度秘密訂婚,但女方父母卻提出一個不近人情的要求——讓費玉清去日本入贅。事業(yè)如日中天的他無法接受,于是這段美好的姻緣化為泡影?;蛟S是曾經滄海難為水,此后費玉清把全部熱情投入到事業(yè)中去,不再染指愛情。
從1977年簽約海山唱片公司推出首張個人專輯《我心生愛苗》以來,費玉清好歌無數、拿獎不斷,如今每年仍有近三十場傘球固定演出,雷打不動、場場爆滿。每每費玉清在陌生的城市醒來,睜開眼第一句話就問經紀人:“我現在在哪一國啊?待會兒耍唱什么歌啊?”闖蕩數十年,費玉清的身家以億計。如今在臺灣,只要是商場關門打烊都要播放費玉清的《晚安曲》。僅就憑這首歌,費玉清一年就收入幾億臺幣。
哥哥張菲經過數十年打拼后,逐漸在臺灣藝壇奠定了“大哥”地位,事業(yè)頗有建樹,旗下桃李滿門。像胡瓜、吳宗憲、康康等當今一線主持人,均經過張菲一手調教,被弟子們尊為先師。
1994年,兄弟倆索性一起合作,開辟了綜藝節(jié)目“龍兄虎弟”??恐噳嗄陙矸e攢的人脈,打造一流的綜藝節(jié)目。兄弟二人開始在演藝圈大顯身手。那幾年,“龍兄虎弟”紅極一時,最火爆的時候,很多熱戀中的男女寧可犧牲約會時間,也要趕回家收看他們的節(jié)目?!褒埿只⒌堋边B續(xù)四年奪得金鐘大獎,羨煞同行。兄弟二人成為一對不折不扣的“黃金搭檔”。
個性迥異亦心有靈犀
父親經常教育兩個兒子:人在得意的時候享受成功,人在失意的時候享受人生。兄弟倆都自詡為“享樂主義者”,都覺著自己比對方更懂人生,更會享受。
弟弟費玉清性情篤定,不喜交際,不抽煙、不喝酒、不賭博、甚至沒有一張屬于自己的信用卡。他自己擦鞋、自己吹頭發(fā)、洗內衣,褲子破了就自己補,他做這些事情樂在其中。
哥哥張菲個性張揚,喜歡熱鬧扎堆廣交朋友,打高爾夫、釣魚、唱歌跳舞、駕駛飛機無一不好。兄弟倆最合不來的,就是張菲的煙癮。費玉清多次勸說哥哥戒煙,為此故意刺激哥哥,說張菲的歌聲聽起來有一股子煙油味。但張菲依然故我,不以為意。有一年臺灣南部發(fā)生6.7級大地震,當時張菲正在化妝室里梳頭,聽到外面亂哄哄說地震了,他的第一反應不是逃生,而是——我那包香煙哪里去了?張菲想,如果被壓在廢墟中,想熬過這漫長的救援時間,沒有煙就等于沒有精神食糧啊!
有時張菲會帶著弟弟一起去釣魚,而費玉清卻興趣索然,又不好掃大哥的興。只好坐在岸邊打盹?!敖苹钡膹埛瞥玫艿芩瑢⒁恢话渡系乃吏~掛在魚鉤上,再搖醒弟弟,給弟弟看自己的“戰(zhàn)利品”,這樣,張菲就可以訛到弟弟一頓晚餐。
張菲喜歡驚心動魄的運動項目,比如駕駛私人飛機。他拉上弟弟登上他新購置的滑翔機,明知弟弟天生膽小,他卻故意搞許多飛行花樣嚇唬弟弟。據說,有幾次飛機側身幾乎將費玉清甩出艙外??粗艿苊鏌o人色,張菲反倒開心不已,在藍天上一路狂笑。落地后,面無人色的費玉清發(fā)誓,再也不坐哥哥的飛機了。
費玉清不想做哥哥那樣頂天立地的“偉男人”,他喜歡與世俗生活保持一定的距離,做一位旁觀者。費玉清有自己的愛好,那就是發(fā)呆。他甚至在夜間矗立在窗前,偷偷打量過往的行人。有時,為了看街邊的情侶吵架,他會站上兩個鐘頭,他會惦記那位女孩是否受委屈,好及時出手替她報警。對于自己淡定的性格,費玉清干脆自嘲說:“我就是喜歡平平淡淡的日子,當一個制造大便的機器。”費玉清這種瀟灑寫意的性格也會體現在舞臺上,有時,他唱著唱著,擺手叫停樂隊,因為他那天膜帶扎緊了,很難生氣,費玉清就會說聲SORRY,然后轉過身去,背對觀眾松褲帶,憨態(tài)可掬又逍遙寫意,令觀眾發(fā)出會意的笑聲。
盡管兄弟倆性格千差萬別,但有一點絕對相似,那就是對父母極為孝順。每逢人小節(jié)口,父母生日,兄弟倆都爭先恐后送紅包。唯恐自己送少了,惹人笑話,兄弟倆事先賊眉鼠眼互相偷瞄對方開多大面額的支票,然后再躲進洗手間偷偷開一張更大的票子給父母。張爸爸已過耄耋之年,亦是童心未泯,每次兒子們孝敬紅包,他都會起身敬一個軍禮,嘴里同時念念有詞道:“孩子們,你們有這個心就好,老爸理應表示感謝!”那時,家里便溢滿了歡笑聲,溫馨彌漫,久久不散。
編 輯 楊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