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是個好東西,它讓人學會感激。
——題記
初三是怎么過來的,已經(jīng)不記得了,迷迷糊糊就像做了一場夢一樣,醒來卻是刻骨銘心。時常會通宵達旦地“趕工”,卻連最基本的任務(wù)也完成不了;最擅長抄作業(yè),卻還是漏洞百出。課間的閑聊,不外乎詛咒老師,或是做一些不實際的夢想。常常幻想夏天長江漲水,把學校淹了;冬天下冰雹,來不了學校。雨還是照下,雪下到一半便出太陽,于是幻想破碎。課依舊上著,平靜的日子里沒有一點波瀾。上課的時候,會恍恍惚惚地償還熬夜留下的債,下課鈴聲一響全身的細胞又活躍起來。一天之中,最快樂的時候是午餐時間,我們幾個初二時形影不離的好友,只能利用這會兒增進感情。圍著操場一圈又一圈,互相說笑,暢談理想,誰也不知道以后的生活。笑著笑著會忽然有一種想哭的欲望。我們約定:即使將來不在一起,也決不能忘了彼此;約定以后要做誰的伴娘;約定做了有錢人不能忘了對方。雖然沒有十分的把握,但那片刻的快樂確實成了永恒。
天空中的云越來越多,常常會有一種很郁悶的情緒。開玩笑、惡作劇成了我的專利。在老師面前從來開不了口,不想與不在同一世界的人交流。嘴角不斷的條件反射的抽動,只是少了先前的自然與輕松。越來越累了!似乎,初二的努力全都白費了。
天空中再也沒有太陽了,僅剩下的一點笑也越來越勉強,作業(yè)越發(fā)完成不了。常常對著鏡子自我嘲笑:我在學習中死亡,又在學習中重生。這是一種新的希望——本不是我的希望!鏡子里的人是誰?漸漸生疏了……這就是拋棄自我,這就是人生,這就是選擇——虛偽的,真實的!
下雨了,天晴了,越來越喜怒無常、無理取鬧的個性讓媽媽無法忍受了。隨著花瓶的一聲慘叫,媽媽的淚無法抑制地流了出來,那是媽媽為我流下的眼淚。我仿佛看到了一顆破碎的心,傷痕累累,卻堅持呼吸,為了那個傷她的人。
太陽升起又落下,我度過了無數(shù)個難熬的晝夜。如果媽媽因為我的蠻橫無理,把我徹底放棄,我也就不再數(shù)著時間過日子了。但是媽媽沒有,我沒有。
六月的天好悶熱,就連呼吸都覺得好困難。路上是寂靜的,靜的可怕。有人說:“快跑,遲到了!”我還沒反應(yīng)過來,媽媽就拉著我的手向?qū)W校門口跑。一個40歲的女人拉著她15歲的女兒,我清楚地聽到了媽媽的每一次急促的呼吸,感覺到她心臟的跳動。此刻的我終于看到了自己的軟弱和悲哀,此時的我發(fā)現(xiàn)了母親的偉大——從來都是那么偉大!母親將所有的言語都安置在她希望的眼神和一個勝利的手勢里。進了學校我加緊步伐向考場跑去,我聽到了母校為我的吶喊:“加油!”
初三隨著中考的最后一道鈴聲結(jié)束了,一切都結(jié)束了。我很順利地進入了我所選擇的學校。我不斷地跳躍在清晨和傍晚之間,來不及尋找真正的自己,只剩記憶。
[武漢市外國語學校高三(10班)指導(dǎo)老師:陳敬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