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我被親生父母扔在了醫(yī)院冰冷的長椅上。但慶幸的是上天賜給我一個比親生父親都要好的養(yǎng)父。
小時候家里很窮,平時幾乎吃不上肉,每到年三十爸爸就給我包餃子吃,可爸爸自己從來都不吃,我問他為什么不嘗嘗,他笑瞇瞇地說他喜歡看著我吃,他不餓,但有一次我無意間看到爸爸一個人在廚房里用熱水泡饅頭就著咸菜……
我和爸爸相依為命,感情很好,從來不會吵架,但高考填志愿時我們產(chǎn)生了很大的分歧。以我的高考分數(shù),完全可以去北京念重點大學,可我放心不下爸,寧愿選擇省內的高校。爸爸為了我一輩子沒有娶妻,如今年紀大了,一生勞苦種下一身的病,他身邊就我一個親人,我走了,誰來照顧他呢?
“去北京念書!”
“爸,我想留下來陪……”
“我不用你陪!去北京念書,念重點大學將來才能有出息!”爸執(zhí)拗地沖我喊著:“長大了就不聽話了是不是?”
就這樣我們“冷戰(zhàn)”了三天,我跟爸爸說話他根本就不理我。第四天我看爸爸臉色不太對勁,就過去問他是不是不舒服了,他卻說你長大了我的話不管用了,以后不要再跟我說話。晚上吃完飯,爸爸起身要收拾碗筷,我趕緊接過來,他卻冷冷地說“不用”。他拿著碗走到廚房門口突然打了個踉蹌,我嚇壞了馬上跑過去扶他。
爸爸累倒了,醫(yī)生說是勞累過度,并且說爸爸的心臟不太好,要注意營養(yǎng),情緒不能太激動,以免心臟受刺激。我再也不能妥協(xié)了:“爸爸,我不是不聽您的話了,您為了我操勞了這么多年,自己平時什么都舍不得吃,也舍不得穿,把好的全都留給了我,我要是去了外地,您過得更苦,身體要吃不消的啊,那樣我就算去了好大學又怎么能安心念書呢?我留在省內挺好的,想您了就回家,而且也可以減少開銷啊。”
就這樣,我留在本地念醫(yī)科,專業(yè)不錯,臨床醫(yī)學7年制本碩連讀。
爸爸為了供我繼續(xù)念書,就在我們學校附近的小館子里找了份勤雜工的工作,很辛苦,每天要干12個小時。我勸他不要去,他卻跟我拍拍胸脯說:“不用擔心,爸身體好著呢!”說這話時他眼里閃過一絲黯然,我的淚水也在眼眶里打轉。我知道他的身體一點都不好,常年的操勞幾乎要把他累垮,可是他為了我,為了我這樣一個和自己毫無血緣關系的女孩兒,他拖著本來就疲憊不堪的身子出去打工。
回到家我什么都不讓爸爸做,只讓他先在床上歇會兒。晚上睡覺前,我打來洗腳水,走到爸爸身邊,慢慢蹲下來,抬頭看著爸爸說:“今天讓我給您洗一次腳吧?”
爸爸當時愣住了,過了一兩秒鐘之后說:“不用,不用?!?/p>
“就讓我給您洗洗吧?累了一天了,燙燙腳舒服。答應了吧,爸爸,您照顧我這么多年,也讓女兒伺候您一次,好吧?”我調皮地“哀求”著。
“行,行,傻丫頭!”爸爸說完伸手刮我的鼻子。洗腳的時候爸爸說:“丫頭一回來啊,我就享福嘍!”我聽了之后心里酸酸的。
我不是父親的親生女兒,但享受到父親全部的愛。雖然他沒有帶給我豐厚的物質和名利,我卻有幸享受人間真情。我想,在我今后的人生路上,即使生活在最平凡的角落,帶著父親傳承給我的愛,心里也會充滿陽光。
(編輯/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