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圍棋是在高二。與不少朋友一樣,第一盤棋被對手滅得一塌糊涂……于是我開始下圍棋了。
第一個陪練是我高中同班同學,也是菜鳥。我們在紙上畫了棋盤,19×19的,以大黑點和圈分別表示黑白子。開始的時候我們是這樣的:4個角算1/4目,邊上的算1/2,其他算1目,然后計算勝負的時候卻是以總數(shù)361目計算的(直到高三才意識到這個錯誤,數(shù)學真是丟人)。貼目經(jīng)歷過3又1/2、4又1/2、7又1/2幾個階段。我們一直想知道中國規(guī)則和日本規(guī)則的區(qū)別,可惜我到了大學才知道。
隨后的高三我又遇到了另一個棋友,他爸爸會下棋,他也會點,現(xiàn)在來看,他大概有10級的樣子吧。第一次切磋,我被他滅了……不過很快有了轉機,我自己領悟到了搶大場,一下從輸四五十目到贏四五十目。越到后來他越贏不了。
就這樣到了大學——我一直認為大學里我長了不少棋,因為大學里每周五都有棋牌角,可以會棋友。
第一次去棋牌角的時候很郁悶。到了那里之后我就索要圍棋,于是被工作人員夸獎,說是很高雅。然后得意洋洋地找人下,結果遇見了一位金剛……后來知道,他是學校里最強的幾位學長之一,暗下估計約有業(yè)余3段吧。被虐是自然的,還被旁觀者批評棋風太浮躁(后來才知道,說話者亦是高人,約是業(yè)2)。接下來發(fā)生了很傳奇的一幕。一局棋終閑扯,說及暑假網(wǎng)上遇見本校某大一新生,彼稱會下圍棋,結果輸我9目。當下一旁閃出一人,說:“那人就是我!”結果對弈,我又敗……后來才知,我們兩人是我們院這屆圍棋最弱2人,他是有證書的業(yè)余2級。我大一下半學期對他的戰(zhàn)績是15勝13負。這還沒有結束,一旁又坐著一個瘦高個,正自打譜,邀其下棋,不允,再邀之,說:“那就指點一局吧!”當時連敗3局,信心全無,對方又看似高人,我聽了一點脾氣也沒有,倒是后來他覺得自己過分,郁悶很久。結果當然又是失敗,不過值得欣慰的是,他是業(yè)余4段,也是我們學校的年度最佳圍棋新人。
后來,又陸續(xù)認識了很多新朋友,其中不乏高手,但是,還是第一次遇到的幾人最為厲害。這些棋友教了我很多,不僅僅是圍棋——他們都是很謙遜的人,棋力越高越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