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演講稿也叫演講詞,是指在群眾集會上或會議上發(fā)表講話的文稿。演講稿是進行宣傳經(jīng)常使用的一種文體。演講的作用是表達個人的主張與見解,介紹一些學習、工作中的情況、經(jīng)驗,以便互相交流思想和感情。
演講稿的主題要鮮明,例證要動人,感情要深厚,結(jié)構(gòu)要清晰、完整,并注意起伏,語言力求靈活、樸實、形象、幽默,并善于運用警句。
【注意事項】
要寫好一篇演講稿,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了解對象,有的放矢。
演講稿是講給人聽的,因此,寫演講稿首先要了解聽眾對象: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況、文化程度、職業(yè)狀況如何;了解他們所關(guān)心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等等。不看對象,演講稿寫得再好,即使說得再天花亂墜,聽眾也會感到索然無味,無動于衷,這自然也就達不到宣傳、鼓動、教育和欣賞的目的了。
二、觀點鮮明,感情真摯。
演講稿觀點鮮明,顯示著演講者對一種理性認識的肯定,顯示著演講者對客觀事物見解的認知程度,能給人以可信性和可靠感。演講稿觀點不鮮明,就缺乏說服力,就失去了演講的作用。
演講稿還要有真摯的感情,這樣才能打動人、感染人,有鼓動性。因此,演講稿要求在表達上注意感情色彩,把說理和抒情結(jié)合起來,既有冷靜的分析,又有熱情的鼓動;既有所怒,又有所喜;既有所憎,又有所愛。當然,這種深厚動人的感情不應是“擠”出來的,而要發(fā)自肺腑,就像泉水噴涌而出。
三、行文變化,富有波瀾。
構(gòu)成演講稿波瀾的要素很多,有內(nèi)容,有安排,也有聽眾的心理特征和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
如果能掌握聽眾的心理特征和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恰當?shù)剡x擇材料,安排材料,會使演講在聽眾心里激起波瀾。換句話說,演講稿要寫得有波瀾,主要不是靠聲調(diào)的高低,而是靠內(nèi)容的有起有伏,有張有弛,有強調(diào),有反復,有比較,有照應。
四、語言流暢,深刻風趣。
要把演講者在頭腦里構(gòu)思的一切都寫出來或說出來,讓人們看得見,聽得到,就必須借助語言這個工具。因此,要提高演講稿的質(zhì)量,應在語言的運用上狠下一番功夫。寫作演講稿在語言運用上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要口語化。這里講的“口語”,不是日常的口頭語言的復制,而是經(jīng)過加工提煉的口頭語言,要做到邏輯嚴密,語句通順。
(二)要通俗易懂。演講要讓聽眾聽懂。如果演講的語言講出來誰也聽不懂,那么這篇演講稿就失去了聽眾,因而也就失去了演講的作用、意義和價值。為此,演講稿的語言要力求做到通俗易懂。
(三)要生動感人。好的演講稿,語言一定要生動。如果只是思想內(nèi)容好,而語言卻干巴巴的,那就算不上是一篇好的演講稿。
五、結(jié)尾要簡潔有力,余音繞梁。
結(jié)尾是演講內(nèi)容的自然收束,怎樣才能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呢?美國作家約翰·沃爾夫說:“演講最好在聽眾興趣到高潮時果斷收束,未盡時戛然而止?!边@是演講稿最妙的結(jié)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