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笑怒罵”是個常用成語,但到了不同作者筆下,往往被寫成不同的樣兒。請看:
1.喜笑怒罵皆文章?!墩Z文學(xué)習(xí)》
2.別說其他,單揭官場腐敗,就足夠雜文家嘻笑怒罵。《文匯讀書周報》
3.匕首投槍勝于坦克重炮,嬉笑怒罵皆成絕妙文章。《文匯讀書周報》
那頭一個字,有“喜”“嘻”“嬉”三種寫法,孰是孰非,有必要辨析一番。
有趣的是,“喜”“嘻”“嬉”都能與“笑”組詞,而意義微有不同:“喜笑”側(cè)重在內(nèi)心感情的流露,“嘻笑”側(cè)重在面部表情的顯現(xiàn),“嬉笑”側(cè)重在笑鬧戲樂的嘲弄。“喜笑”一般不單用,見于“喜笑顏開”。如丁玲《果樹園》:“今天全家都喜笑顏開,當(dāng)紅鼻子老吳打鑼報告被統(tǒng)制的十一家果樹的時候,幾對靠緊了門縫聽著的耳朵都沒有聽到‘錢文貴’三個字?!薄拔Α笔菤g笑的意思,如沙汀《記賀龍》:“他嚷叫著,帶著一種感情洋溢的嘻笑?!贝送?,在文言文中,“嘻笑”還有“強笑”“嗤笑”“張口大笑”等義?!版倚Α笔菤g笑、戲樂的意思,如王潤滋《賣蟹》:“‘嘻,過濾嘴兒!’有人嬉笑起來?!?/p>
由于“喜笑”“嘻笑”“嬉笑”三個詞形似義近,受它們的影響,“嬉笑怒罵”便有了三種不同的寫法。
這三種寫法,“喜笑怒罵”的“喜”分明是錯字,“嘻笑怒罵”卻由來以久。清代李漁《閑情偶寄·詞曲上·詞采》:“照此法填詞,則離合悲歡,嘻笑怒罵,無一語、一字,不帶機趣而行矣?!睆脑~義上看,“嬉笑怒罵”是嬉戲、歡笑、憤怒、詈罵等不同情緒的表現(xiàn),當(dāng)以用“嬉”為是。洪邁《容齋隨筆·長歌之哀》:“嬉笑之怒,甚于裂眥;長歌之哀,過于慟哭;此語誠然?!蔽闹幸彩怯谩版摇弊帧?/p>
“嬉笑怒罵”語出宋代黃庭堅《東坡先生真贊》:“東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罵,皆成文章。”謂不拘題材形式,任意發(fā)揮,皆成妙文。陳毅同志為魯迅做挽聯(lián)云:“要打叭兒落水狗,臨死也不寬恕,懂得進退攻守,豈僅文壇闖將;莫作空頭文學(xué)家,一生最恨幫閑,敢于嬉笑怒罵,不愧思想權(quán)威?!边@兩段文字,光芒四射,流傳千秋。
“嬉笑怒罵”寫法混亂的局面早該結(jié)束了,還是統(tǒng)一起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