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聞
伙計,開什么玩笑!
美國密歇根州一家便利店遭打劫。蒙面男子闖進來揮舞手槍,要大家把錢交出來。正在便利店里采購的奧布倫見狀笑了起來。他竟然走上前去,親熱地抱住劫犯。奧布倫后來說,他以為是自己的一個老朋友在開“情景式”玩笑,于是上前招呼。劫犯也感覺莫名其妙,一時間亂了方寸,不知道該怎么辦。他把槍掉過頭來,用槍柄猛擊奧布倫的腦袋,之后奪門而逃,順手拿走了一些錢。奧布倫這時才醒過神來,還好他只受了輕微的傷,連醫(yī)院都沒有去。
魚沒釣到人卻上鉤
荷蘭一名13歲男童最近去釣魚,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釣到一名潛水男子。不幸上鉤的人名叫弗倫,當時在荷蘭南部的北海水域潛水。他說:“突然我聽到一陣怪聲,隨即就覺得嘴唇被什么猛拉了一下?!北汇^著的他,當時只在水深2米處左右,于是立即浮上水面,只見一名男孩拿著魚竿,看來也被這奇怪的收獲嚇了一大跳。他連人帶鉤去看醫(yī)生,醫(yī)生給他注射麻醉藥后,順利將魚鉤取出。
興致勃勃辦葬禮
葬禮、棺材、骨灰,在人們的印象里,這些詞語充滿了悲傷。然而,你能想像嗎?高爾夫球場上,大家穿著淺色運動衫,戴著漂亮的鴨舌帽和墨鏡。球被一個人高高擊起,又穩(wěn)穩(wěn)滾入洞中。人們放下球桿,高興地鼓起掌來。這是為已故高爾夫球發(fā)燒友舉辦的葬禮。一只粉色緞子裹著的“超大號”芭蕾舞鞋,其實是棺材……傳統(tǒng)葬禮在美國已日薄西山,取而代之的是個性化、多姿多彩的主題活動。
德國銀行有“俠盜”
在德國,一名45歲的銀行職員,把兩百多萬美元從富人賬戶轉到窮人賬戶中。
德國媒體稱他為現代羅賓漢。如果“羅賓漢”發(fā)現哪個賬戶急需資金,就會從那些“綽綽有余”的賬戶里取出一些錢,幫人家救急。經法庭調查,“羅賓漢”在劫富濟貧的過程中,沒有私吞一分錢。而且,他的這些操作一直沒有被人發(fā)現。去年,他到警察局交代了所有事情的經過。
圖說
關懷
咬牙切齒可以健身
中醫(yī)保健牙齒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叩齒,即稍微用力,使上下牙齒相叩擊。
專家說,單靠每日三餐的咀嚼,難以滿足固齒需要,尤其是當今食品“精益求精”,講求軟、酥、脆、爛,吃東西很少需要用力咀嚼,咀嚼減少是現代人牙病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叩齒用中等力度,使上下齒叩擊,每天做百次即可(可分段進行)。
辦公室的細菌比較學
美國人搞了個研究,說辦公桌上平均細菌數目是廁所的400倍。更有新意的是:女人的辦公桌雖然看起來整潔,但實際上細菌含量是男人辦公桌的3到4倍。理由是女性的桌子上通常有太多的小玩意,化妝品、零食、裝飾品……這都是絕好的藏污納垢的所在。男人們,請大聲在辦公室朗讀這一新洞見——不是為了挑起口舌之爭,而是為了吸引女同事來你桌前共進午餐。
如果你想抗衰老
英美兩國研究者認為,家務勞動可以替代健身運動。如果一個家庭主婦一周5天、每天做30分鐘中等強度的家務,可以保持身體健康。
詩人陸游可謂“家務健身”的典型。他一生顛沛流離,始終精力充沛,活到85歲。77歲那年,他脫落的頭發(fā)又長出來,松動的牙齒又堅固了。陸游的長壽與他喜歡掃地有很大關系。他晚年看書、寫作時,總要在桌邊放一把笤帚。
什么是健康的體重
我們時常感到自己被魅力十足的人包圍,其實他們中的很多人都體重不足。不要介意鏡子里的自己,因為它并不客觀。目前常用于判斷體重偏低或超重的方法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的身體質量指數(BMI—BodyMasslndex)法,計算公式為:BMI=體重(kg)÷身高(m)的平方,22為標準值,18.5和24之間也是健康的范圍。據有的研究交流,楊貴妃的BMI大約在26左右,偏重。
發(fā)現
狹路相逢紅者勝
有“好事”的英國人發(fā)現,在個人能力相近的體育比賽中,穿戴紅色服裝或裝備的選手贏得比賽的幾率較大。
他們對2004年雅典奧運會四個項目(拳擊、跆拳道、古典式摔跤、自由式摔跤)的結果進行了分析,在隨機分配紅藍兩色的比賽中,穿戴紅色服裝或裝備的選手的勝率為55%。而更有意義的一項統(tǒng)計是,在最終比分接近的比賽中,有60%多的獲勝者為紅方。
死于全球變暖
隨著全球變暖趨勢的日益加快,全球死亡率也會顯著增加。這是哈佛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的一個研究小組日前得出的結論。心臟病發(fā)作和心搏驟停是高溫下兩大致死原因??照{安裝率較低和人口密度較大的城市是極度高溫天氣中死亡率增加最多的地方。不過,空調本身會增加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因此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用胳膊追求她
心理學家尼古拉斯·古根在法國進行了一次試驗,他找了幾名帥氣的男士,在夜總會與多位女性搭訕,邀請她們跳舞。結果,在胳膊被帥哥輕輕接觸的60名女性中,65%的人同意與他跳舞;沒有任何身體接觸的60名女性中,只有43%表示同意。
古根認為,胳膊被輕觸的女性,趨向于將對方視為更有魅力和更具有支配感的人。當然他提醒說,因為文化背景不同,這一結果,可能不適合其他國家和地區(qū)。
跟著感覺走
當人們在突發(fā)事件面前需要迅速決斷時,往往都會說一句話:“相信直覺?!睕]有任何理性思考作支撐的直覺真的靠得住嗎?心理學家發(fā)現,快速的直覺反應,往往比高級認知過程作出的決定更為可靠。這個似乎與常理相違背。一般認為,一個人考慮的時間越長,那么他更應該得出準確、客觀的判斷。但是,當人們在需要迅速決定時,大腦細胞會突然變得十分活躍,大腦效率在下意識的情況下比我們認為“縝密”時更是提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