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我剛來深圳工作時,見到南國各種各樣艷麗的花,很是驚嘆,久居北方的我實在不敢相信它們是真花,竟會不由自主地去摸一摸以鑒別真?zhèn)巍?/p>
“不用去摸,”旁邊一位看似園丁的老人說話了,“這是真花。”
“為什么您這么肯定?”我有些不相信。
“你看,它們的葉子有的已經(jīng)干枯了,花朵邊緣也有些枯萎的痕跡。真的東西都是有些瑕疵的?!彼⑿χf。
我仔細一看,果然發(fā)現(xiàn)盛開的大花朵旁垂下的葉子有幾片已經(jīng)蔫了,邊緣的幾朵小花也顯得有些衰敗。
確實,真的東西都是有瑕疵的。老人的話道出了一個真理。
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chuàng)新!對教師來說,修養(yǎng)是教育的載體,境界是教育的起點,人格是教育的風帆。教育是師生間的心靈溝通。每位教師都要與學生平等溝通,建立起師生間的理解和信賴,贏得學生的愛戴,為學生營造寬松愉悅的成長環(huán)境,善待學生的缺點和不足,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學生的不成熟,并給予點撥,對他們的成長與進步給予贊揚和激勵,用成功的教育收獲教育的成功。
每個學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師的理解,希望老師能傾聽他們的心里話,為他們排憂解難。適時的傾聽,平等的交流,勝似長篇大論的勸說。老師只有放下架子,信任學生,真誠地傾聽學生的心聲,才能真正實現(xiàn)心與心的溝通。寬容的教育氛圍有利于學生的全面成長和個性發(fā)展。
在日常教育教學中,經(jīng)常在重復著這樣的情景:學生用了一節(jié)課時間完成了一幅作品,到了評價環(huán)節(jié),很多同學見到差一點的作品就“哦”聲一片……這種現(xiàn)象不得不讓我們反思:到底是什么讓我們的學生變得如此狹隘,如此缺乏寬容?
有一次,課堂上一個男生犯了錯誤,老師狠狠地批評了他。后來,老師讓每個同學以匿名的方式傳上來一張小字條,談一下自己對此事的看法。有幾張字條的內(nèi)容基本相同,大概意思是:學生犯了錯誤,老師應該給他機會讓他改正,不要動不動就發(fā)脾氣。做老師的,此時難道不應該受到深深的震撼,從而感到自責嗎?到底是誰缺乏寬容?很多時候,先是老師缺乏寬容,然后才造成學生缺乏寬容。
西方有一句格言說得好:孩子一時的過失,連上帝都會原諒的。作為老師,我們?yōu)槭裁床粚⒆佣嘁恍┳鹬睾蛯捜?,善待學生一時犯下的錯誤,并加以積極的引導呢?
教育是一個艱辛、漫長而又復雜的過程。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善待學生的瑕疵,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孩子是人,而不是完美無瑕的鉆石。
善待學生的瑕疵更是老師走進學生心靈的捷徑。我去年任教高一年級的一個班,很喜歡這個班上的學生,學生也非常樂意上我的課。一個學期結(jié)束,班主任與我交流時,我由衷地告訴他班上有好多個難得的人才。班主任聽了我的介紹后,很不以為然,說我心目中的人才個個像刺猬,缺點十分明顯:有的倔強,一意孤行;有的高傲,目中無人;有的馬虎,粗心大意;有的愛看課外書,看得天昏地暗;有的上課走神,身在曹營心在漢……聽了他的話,我總算明白為什么很多學生對他這個班主任敬而遠之了。其實學生的種種缺點,是他們不成熟的年齡階段特有的表現(xiàn)。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又哪會有如老師設想中一般完美無缺的學生?我不知道這位班主任對優(yōu)秀學生的定義是什么,但是我想這個優(yōu)秀是難得完美的。
假如學生是一只船,做老師的就應做指南針為他導航。在了解學生個性差異的基礎上因材施教,是高明老師的高明做法。學生不會樣樣皆差,總有其優(yōu)秀的地方。作為老師,讓學生把優(yōu)點發(fā)揚光大是理所當然的事,而如果能讓學生的缺點經(jīng)過打磨也閃出耀眼的光芒來,那就難能可貴了。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一個挑水工有兩個水罐,一個水罐有一條小小的裂痕,而另一個水罐完好無損。完好的水罐總能把一罐水從遠遠的小溪運到主人家里,但那個有裂痕的水罐在到達目的地時,里面總是只剩下半罐水了。有裂痕的水罐因為自己天生的缺陷而感到十分慚愧,心里一直很難過。兩年后的一天,它在小溪邊對挑水工說:“我為自己感到慚愧,我想向你道歉?!碧羲ふf:“在我們回主人家的路上,請你注意小路旁的那些美麗的花兒?!碑斔麄兩仙綍r,那個有裂痕的水罐看見太陽照著小路旁美麗的鮮花,這美好的景象使它感到非??鞓贰L羲ふf:“難道你沒有注意到,剛才那美麗的花兒只長在你這一邊?那是因為我早知道你有裂痕,然后利用了它。我在你這邊撒下了花種,每天我們從小溪回來的時候,你漏下的水就澆灌了它們。兩年中,我經(jīng)常摘下這些美麗的鮮花去裝飾主人的屋子?!?/p>
看,有瑕疵的水罐成就了美麗的鮮花,瑕疵有時也是這么有用呢!請善待學生的瑕疵吧,需知有時這些不完美很可能是他們進步的動力,甚至未來的閃光點呢!
善待學生的瑕疵,就是要充分認識學生是“未完成的、有待發(fā)展的人”,作為學生,必然是有缺點的,要尊重、善待學生的缺點,擯棄那種動輒訓斥和處罰的“心靈施暴”之舉,努力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育。
善待學生的瑕疵,就是要學會把自己當做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走進學生的心靈,與學生共度生命的歷程,與學生共創(chuàng)生命的體驗,讓每一位學生煥發(fā)生命的活力。
(責編 曉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