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開路]
她站在臺上,不是不規(guī)律地揮舞著她的雙手:仰著頭,脖子伸得好長好長,與她尖尖的下巴扯成一條直線;她的嘴張著,眼睛瞇成一條線,詭譎(gui mi)地看著臺下的學(xué)生;偶然她口中也會依依唔唔的,不知在說些什么?;旧纤且粋€不會說話的人,但是,她的聽力很好,只要對方猜中或說出她的意思,她就會樂得大叫一聲,伸出右手用兩個指頭指著你,或者拍著手歪歪斜斜地向你走來,送給你一張用她的畫制作的明信片。
她就是黃美廉,一位自小就患腦性麻痹的病人。腦性麻痹奪去了她肢體的平衡感,也奪去了她發(fā)聲講話的能力。從小她就活在諸多肢體不便及眾多異樣的眼光中,她的成長充滿了血淚。然而她沒有讓這些外在的痛苦,擊敗她內(nèi)在奮斗的精神,她昂然面對,迎向一切的不可能,終于獲得了藝術(shù)博士學(xué)位,她用她的手當(dāng)畫筆。以色彩告訴人們“寰宇之力與美”。并且燦爛地“活出生命的一色彩”。全場的學(xué)生都被她不能控制自如的肢體動作震懾(she)住了。這是一場傾倒生命、與生命相遇的演講會。
“請問黃博士,”一個學(xué)生小聲地問,“你從小就長成這個樣子,請問你怎么看你自己?你都沒有怨恨么?”
“我怎么看自己?”她用粉筆在黑板上重重地寫下這幾個字。她寫字時用力極猛,當(dāng)她寫完這個問題,她停下筆來,歪著頭,回頭看著發(fā)問的同學(xué),然后儼然一笑,回過頭來,在黑板上龍飛鳳舞地寫了起來:
一、我好可愛!
二、我的腿很長很美!
三、爸爸媽媽這么愛我!
四、上帝也這么愛我!
五、我會畫畫!我會寫稿!
六、我有只可愛的貓!
七、還有……
八、……
忽然,教室內(nèi)一片鴉雀無聲,沒有人敢講話。她回過頭來定定地看著大家,再回過頭去。在黑板上寫下了她的結(jié)論:
“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p>
掌聲由學(xué)生群中響起,美廉傾斜著身子站在臺上,滿足的笑容,從她的嘴角蕩漾開來,眼睛瞇得更小,有一種永遠也不被擊敗的傲然,寫在她臉上。
黃美廉是這樣看待自已的。
你是怎樣看待自己的呢?今天,我們就給了你展示自我形象的機會。
[素材原題]
說說我自己
你愿意向別人介紹自己嗎?你愿意讓別人更多地了解你嗎?這次口語交際讓我們來向別人介紹自己??梢哉f說自己的性格、愛好,也可以說說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總之,要抓住自己的特點來說,要說真話。當(dāng)別人介紹他自己的時候,要注意聽,看看對他說的有哪些補充。最后還可以評一評,看誰說的最像他本人。
在進行口語交際的時候,同學(xué)們都作了自我介紹。這次習(xí)作,根據(jù)自己說的和同學(xué)的評價,寫一寫自己,向別人展示一個真實的你。寫完以后再加上題目,如《我給自己畫張像》、《這就是我》、《愛哭鼻子的女孩》。還可以把習(xí)作讀給了解你的人,聽聽他們的意見,并認真改一改。
[技法點撥]
本次訓(xùn)練目標(biāo)是寫出“我”的特點。
任何人物都是有特點,“我”是人類社會的一面,自然也是有特點的。只不過有的人對自己的特點認識得清楚,有的人對自己的特點認識不清。而且,認識了自己的特點,如何寫出來,也是有技巧的,所以,必須進行專門的訓(xùn)練。
第一,觀察。
對自己的觀察,并不單是指對著鏡子照自己,而應(yīng)像觀察別人那樣,從外貌、言語、動作、心理活動等多方面入手。
寫外貌,可以照照鏡子,寫言語、動作等就得靠回憶了。從自己以往的所作所為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性格特點,這是觀察自我的主要內(nèi)容。當(dāng)然,也可以向父母、向同學(xué)、向老師等一切熟悉自己的人打聽自己在他們心目中的形象,以豐富自我觀察的信息。請看下例:
我愛笑
山東 王靜
提起自己的性格,我還真不好意思說呢!我是個活潑的小女孩,可是,爸爸媽媽總叫我“假小子”。不用說,我自然很調(diào)皮嘍!
我呀,特別愛笑,我的笑聲可謂是“驚天動地”,讓人“聽而生畏”。大概是我天生就愛笑的緣故吧,在任何場合,我都能笑得開心,笑得痛快,笑得無所顧忌。為了這,我不知受了爸爸媽媽多少批評。但我并不因此而“改過自新”。我想,彌勒佛也愛笑,有道是“慈顏常笑”,多有趣。
我也在慢慢體會笑口常開的樂趣。
本文的人物特點是“愛笑”。
小作者用了一連串的形容詞、成語來形容自己怎么愛笑,如“驚天動地”、讓人“聽而生畏”、笑得“開心”、“痛快”、“無所顧忌”等,排比手法的運用也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自己的特點。
第二,選材。
當(dāng)你確定了自己的特點之后.就應(yīng)該圍繞這一特點選擇最能表現(xiàn)這一特點的材料。
比如你是個急性子的孩子,就得舉平時怎么風(fēng)風(fēng)火火地做事的例子;假如你是個熱心腸的孩子,就得舉平時怎么助人為樂的好人好事……事例不一定要很多,但要能說明問題。一般來講,一兩個就夠,兩三個也行,但個個都要與“我”的特點有關(guān)。請看下列:
自我介紹
湖南 林 妹
我叫林妹,大家可不要聽錯,是林妹,而不是《紅樓夢》里的林妹妹(林黛玉)。我呀,柳葉眉,水靈靈的大眼睛,小嘴唇粉嘟嘟的,水蜜桃似的。
我是在農(nóng)村長大的,可“兇”啦,班里的同學(xué)都怕我。文娛節(jié)那天,坐在我前面的是調(diào)皮大王——黃勇。這個男同學(xué)平時沒事找事,常惹我們女同學(xué)生氣,我可不怕他。這不,他正在嬉皮笑臉地學(xué)著賈寶玉的腔調(diào):“林妹妹……”一聽到“林妹妹”三個字,我知道他要捉弄我,我一個箭步?jīng)_上前,抓住他大聲嚷道:“你敢!”說著還故意伸出了手掌。黃勇怕同學(xué)們笑話,連連討?zhàn)?,我才放了他,并警告他:“下次你再提到‘林妹妹’這三個字,看我不封了你的嘴!”
我雖然潑辣,其實也愛哭,還真是一個名符其實的“林妹妹”呢!
我愛哭,可也愛笑,我愛聽笑話,愛看喜劇性的電影。只要遇到好笑的事情,我總會笑得前仰后合。有時候,還笑得直流眼淚呢!
小作者寫出了自己的特點:性格潑辣、愛哭愛笑。
文中用了一個具體事例,讓人一看就明白:是夠“兇”的,連調(diào)皮大王都怕!
這樣的舉例,一個就夠。
第三,剪裁。
在選材的過程中,你已經(jīng)確定了要寫哪些事例。這些事例選寫哪個,后寫哪個,哪個用的筆墨少些,都需要進行專門的研究。這一過程,即為剪裁。
一般地講,材料與人物特點的緊密程度是不一樣的。材料與人物特點的關(guān)系最近的,可多用些筆墨;與人物特點的關(guān)系稍遠一些,就可以少用些筆墨。根據(jù)這一原則來確定材料的詳略。
[佳作品味]
我愛別出心裁
廣西 龍隆雷
我是個愛別出心裁的孩子。有一天中午爸爸媽媽有事不能回來,我可高興了,心想,這下可以展示我新學(xué)的熬(ao)粥的本領(lǐng)了。得做個新鮮的,好讓他們瞧瞧。可是做什么呢?我又犯難了:大米粥、小米粥、綠豆粥、八寶粥、紅棗粥……我都喝過。唉,好像還沒喝過白面粥。對!就做這個,爸爸媽媽肯定也沒喝過。嗯,看著吧,也讓他們嘗嘗我的手藝。
想好了,我便開始動手了。首先,我往鍋里放了一小碗白面,和勻。然后,倒上半鍋水,放在火上,開始熬。我便坐在一邊耐心地等待了。誰知,這“粥”卻越熬越稠,連勺子都粘在里面了。唉呀!這下可完了?!笆遣皇撬拥蒙倭?”我有些不知所措了,趕忙往里加水。加了水,果然有些起色,“粥”慢慢地變稀了??墒沁^了一會兒,就變得比以前更稠了。我把鍋端了下來,心想:先嘗嘗再說??蓻]想到,我一喝就粘在嘴上了,我的心怦怦(Deng)地跳著,真不知道該怎么辦……
晚上,媽媽回來了。她看了看放在桌子上的白面粥,又看了看站在一旁的我,好像一切都明白了,撲哧(chi)一聲笑了:“瞧你,還想做個新鮮的啊?哈哈……”
[亮點提示]
小作者為了表現(xiàn)自己的“別出心裁”,特別舉了“熬白面粥”的例子:“大米粥、小米粥、八寶粥、紅棗粥……都喝過,就是沒喝過白面粥。對,就做這個……”——這段心理描寫很傳神。
[熱點演練]
練習(xí)一 閱讀下列片斷,分別說說每個事例可以用來說明“我”的什么特點。
其一:記得有一次,老師提出一個問題:“斯巴達克是個什么樣的人?”全班鴉雀無聲,只有我舉手,老師讓我回答。我一口氣說了幾分鐘,把我對斯巴達克的全部了解說了出來。在一陣熱烈的掌聲中,我滿意地坐下了。從此,我成了班上的高級“知識分子”。
其二:班上百分之九十的同學(xué)都是我的好朋友,每年一次的野炊,想同我“合伙”的同學(xué)特別多,所以每次我這個組總是個“大家庭”。我平常不愛和同學(xué)鬧矛盾,別人逗我,我一般都不會計較。如果玩笑開得過分了,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我也會“動手動腳”,但遇上“野蠻”的同學(xué),我會“好漢不吃眼前虧”,打不過,就“撤退”。
其三:在一次“學(xué)英語有沒有用”的辯論會上,我獨領(lǐng)風(fēng)騷,為反方獲勝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擊敗了原來占有絕對優(yōu)勢的正方,還被評為“最佳辯手”。
練習(xí)二 某同學(xué)的特點是勤學(xué)好問。以下事例中哪些是典型的?請說一說。
①每天晚上都要看新聞聯(lián)播。
②每天臨睡前還要背一首古詩。
③每天早起念英語。
④每天午飯后和同學(xué)下圍棋。
⑤作業(yè)中有不會的地方一定要弄懂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