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配鎖匠應邀提供上門開鎖服務,盡管是千謹慎萬小心,還是被“忽悠”著開了他人店鋪的鎖,成了“幫兇”,最終遭到巨額索賠。2007年3月18日,這一離奇索賠案在江蘇省無錫市中級法院終于塵埃落定了。
凌晨上門服務 忽悠成了幫兇
現(xiàn)年40歲的孫曉彬是江蘇省宜興市有名的修鎖能手,技藝精湛,服務熱情,不但在街頭設有專門的修鎖攤點,還提供24小時上門修鎖、開鎖服務項目,一來可以多賺點錢,二來把能解他人所急作為自己的一大樂趣,在宜興市贏得很高的口碑。
2006年7月25日凌晨5點左右,尚在夢鄉(xiāng)中孫曉彬突然被一陣手機鈴聲驚醒:“孫師傅,我的門鎖打不開了,想請你到宜城街道大統(tǒng)華后面的安利店來開鎖?!薄昂玫模悴灰?,我一會兒就趕到。”孫曉彬不假思索立即答應,并一骨碌翻下床,匆匆趕到電話中約定的宜城街道銀豐大廈門口,找到了打電話的人,然后兩人一起來到位于宜興市宜城街道光榮東路的至臻日用品商店(以下簡稱至臻商店)門口。
到了至臻商店門口,打電話人對孫曉彬說:“我是這家商店的店主,要到無錫開會,但鑰匙忘在店內了,請你幫我將門鎖打開?!薄拔以趺粗滥闶遣皇堑曛鳎阌惺裁醋C件證明嗎?”見孫曉彬提出要核對證件,打電話人答道:“我有身份證啊。”遲疑了一下,打電話人繼續(xù)答道:“不過,身份證在店內。這樣,你幫我把門鎖打開后,我再拿給你核對?!睂O曉彬想想只能這樣,便與打電話人談好價格后,為其打開了至臻商店的店門。
打電話人進店后,向孫曉彬提供了姓名為蔣六謙,地址為興化市舜生鎮(zhèn)蔣鵝村三組189號的身份證一張。孫曉彬將身份證登記后,還是有點不放心,即到至臻商店西側撥打至臻商店門口牌上登記的電話號碼,電話沒人接聽,孫曉彬于是回到自己店里。
回到店后不久,孫曉彬接到到了自稱是至臻商店店主的丈夫錢高峰的回電,孫詢問其是否認識蔣六謙,錢稱不認識。此時,孫曉彬預感事情不妙,后脊梁沁出一片冷汗,急忙將事情的前前后后告訴了錢高峰,并要求錢高峰去店內看看情況。
商店物品被盜 配鎖匠遭到索賠
周玉芬是至臻商店個體業(yè)主,從事安利產品現(xiàn)貨供配。7月24日,錢高峰為妻子到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無錫店鋪提了價款達7.8萬余元的貨,提貨后于當晚19時許返回至臻商店,當日未能出貨。一夜下來,竟發(fā)生如此離奇的事情,錢高峰感到十分的震驚,相約與孫曉彬急匆匆地趕到了店內。
雙方到店后,發(fā)現(xiàn)店內貨物被盜。錢高峰立即打電話把妻子周玉芬也叫到店內。7時55分,周玉芬向公安機關報案,便向公安機關申報失竊財產有人民幣200元及累計價值達5.8萬余元的物品。后公安機關向錢高峰作調查時,錢高峰又稱失竊物品價值7萬元左右。
公安機關接到報告后,立即展開偵破工作。怎奈孫曉彬提供的線索有限,致使案件一直未能偵破??墒?,周玉芬損失已客觀存在,而且不是小數(shù)目。不能因為案件偵破不了,自己的損失就該不了了之。于是,周玉芬多次找到孫曉彬,要求賠償自己的損失。孫曉彬對發(fā)生這樣的事也感到十分的委屈,見周玉芬又找上門來,更是感到懊惱。開始,他讓周玉芬等一等,等公安破了案再說??墒?,孫曉彬見周玉芬三番五次找上門來要錢,心中的怨氣便發(fā)了出來,兩人便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吵。最后,孫曉彬以自己沒有偷周玉芬的東西為由,拒絕了周玉芬的所有要求。
周玉芬見孫曉彬如此態(tài)度,也十分氣憤。在索要無果的情況下,周玉芬決定通過法律的途徑為自己討還一個公道,于是,她便來到了宜興市法院,一紙民事訴狀,將孫曉彬推上了被告席。要求孫曉彬賠償自己經(jīng)濟損失人民幣9.4萬余元,并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孫曉彬對自己被推上被告席感到很冤,他說:“我是在核對要求開鎖人身份后才打開至臻日用品商店店門的,且在開鎖前后均撥打了店門口的電話,但沒人接聽?!睂τ谥苡穹姨岢龅馁r償數(shù)額,孫曉彬心想,現(xiàn)在案件沒有破獲,數(shù)額都是周玉芬自己報的,她究竟失竊多少物品,誰也不知道,不能她說多少就是多少。于是,孫曉彬向法庭提出,周玉芬主張的損失無證據(jù)證實,該案已經(jīng)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應先刑后民。
審理中,周玉芬主張,當時向公安機關報案時,申報的被盜財產只是店內存貨,并不包含2006年7月24日進貨的被盜財產在內,但未提供證據(jù)證明該主張。
法院一錘定音 審核不嚴擔責
宜興法院經(jīng)審理后認為,公民的財產受法律保護,任何人不得侵犯。孫曉彬作為具備開鎖能力的人員,其為他人開鎖前應對要求開鎖人員的身份進行核實,如未盡到該義務造成他人財產損失的,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孫曉彬辯稱已對要求其開鎖人員的身份證進行核實摘抄,并向店主進行電話核實,只是電話一直無人接聽,故其已盡到了核實義務,對盜竊事件的發(fā)生不存在過錯。但從庭審查明的事實來看,孫曉彬通過核對要求其開鎖的人員的身份證未能確認該人即為至臻商店店主,其依照至臻商店門口電話與店主聯(lián)系也是在打開商店大門之后,且電話也未能聯(lián)系上,客觀上也未能阻止損失的產生。故孫曉彬在本案中的過錯行為本院可予確認,該過錯行為直接導致了原告的財產損失。雖本案所涉盜竊案件仍未能偵破,但并不影響孫曉彬對至臻商店貨物損失應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2006年12月28日,宜興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判決孫曉彬賠償周玉芬損失人民幣58132元。
一審判決后,孫曉彬不服,向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在上訴的過程中,孫曉彬又以雙方已達成和解協(xié)議為由,申請撤回上訴。
2007年3月8日,無錫中院經(jīng)審核,裁定準許孫曉彬撤回上訴。
法官點評:開鎖服務須謹慎
現(xiàn)實生活中,相信不少人都遇到過出門時將鑰匙忘在家里而無法進入家門的尷尬事情,這個看似平常的小事,卻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因此,一個頗受爭議的行業(yè)——開鎖服務也就應運而生了。一方面,當人們忘記帶自己家門的鑰匙、“有家難歸”時,開鎖服務可解燃眉之急;另一方面,這種需要又可能為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機,正如本文中的不法分子,冒充丟失鑰匙的屋主或者車主,借鎖匠之力施展“乾坤大挪移”者不乏其人,委實令人擔心。
開鎖公司是近幾年出現(xiàn)的新事物,在我們的周圍,撲面而來的各類廣告中,不乏開鎖公司廣告。不少居民小區(qū)的住戶門前、樓梯間也充滿著“上門開鎖”、“專業(yè)開鎖”這樣的廣告標簽??吹介_鎖公司能不損毫發(fā)地將任何類型的鎖打開,人們在情急之中接受方便服務的同時,也可能對他們的“高技術”隱隱產生一絲不安。而對于開鎖者來說,也存在著高風險,如果開鎖者沒有盡到核實雇主身份的義務,導致公民財產受到損失的,就要承擔負相關的民事賠償責任。
有關專家指出,以前開鎖業(yè)屬特種行業(yè),從事開鎖業(yè)需有特種行業(yè)許可證才能在工商部門辦理營業(yè)執(zhí)照。如今,根據(jù)國家有關部門新的規(guī)定,開鎖業(yè)不再納入特種行業(yè)的管理范疇,如何管理亟需規(guī)范。按規(guī)定開鎖公司應在取得營業(yè)執(zhí)照15日內到公安部門備案。但是事實上多數(shù)開鎖公司并不遵守這一規(guī)定,更有大批地攤式的流動性較大的開鎖人員加入到開鎖服務行業(yè)中來,加上現(xiàn)在還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guī)來規(guī)范此行業(yè),缺乏執(zhí)法依據(jù),公安部門也很難將該行業(yè)真正管理起來。
鑒于目前開鎖市場非常混亂,一些地攤式的流動性較大的開鎖人員和部分經(jīng)工商部門注冊的合法公司魚龍混雜,市民在急需開鎖時,面對鋪天蓋地的開鎖廣告無從選擇,有些甚至上當受騙。有法律人士為此支招:首先要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或者規(guī)章制度,建立嚴格的準入制度,對相關人員實行嚴格的審批、考核和備案。其次,必須加強對從業(yè)人員的監(jiān)控和管理,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嚴密開鎖程序,接到開鎖服務的電話或傳呼后,必須報告公安機關,開鎖時須有居委會或派出所民警在場等;機動車開鎖還需要有駕駛執(zhí)照、機動車行駛執(zhí)照和申請開鎖人的身份證;如果是單位開鎖,還應有單位保衛(wèi)部門出具的證明。第三,應當向正規(guī)開鎖公司申請開鎖服務。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財產的損失。
(文中人名系化名)
編輯:孫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