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臨武縣原副縣長陳紀忠,上任57天就翻身落馬,并因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而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涇原縣原副縣長馬發(fā)旺,2004年5月17日走馬上任,6月7日以涉嫌貪污罪被刑事拘留,“履新”僅僅二十多天。
某些領導干部的任期“短命”現(xiàn)象,令人深思。一方面,這是由于反腐利劍高懸,反映了我黨懲治腐敗的決心和力度。貪官們納賄于暗室,滿以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但百密一疏,終歸要露出破綻,正如陳毅詩所言:“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北M管貪官落馬有時看似偶然,其中有的是小偷“偷”出來的,有的是情人“抖”出來的,有的是拔出蘿卜帶出泥“帶”出來的……但偶然性中包含著必然性,當犯罪者伸出貪賄之手時,也就一腳踏進了地獄之門,“短命”是勢所必然。
另一方面,這一“短命”現(xiàn)象直接拷問著我們對領導干部的考核和任用,是不是在哪里出了問題。媒體報道過的不少貪官,在他們沒有倒臺之前,當?shù)孛耖g對他們的問題就有各種傳言,盡管如此,他們卻往往能夠平步青云,職務越升越高。對此,人們不禁要問,是誰給他們加官晉爵?該不該承擔“用人問責制”?
如今一些地方用人,還存在一些與黨的干部選拔任用制度相悖的問題。有的領導者喜歡“同而不和”,熱衷于經(jīng)營“小圈子”,任人唯親,排斥異己;或是專斷獨行,置民主原則和群眾呼聲于不顧,一人說了算;或是某領導“提名”,余者隨聲附和,組織考察走過場;更有甚者賣官鬻爵,拿干部提拔調(diào)整做交易,致使一些人得以“帶病升遷”。之所以任期不到就“短命”翻車,蓋由于其人原本就“病入膏肓”也。這對貪官來說,自是咎由自取,而對用人者和組織部門而言,其用人失誤該問何責?是失察瀆職還是別有所圖?
“短命”的領導干部,令我不禁想到清朝康熙年間禮部尚書湯斌的一則軼事。說的是南昌縣某人,一天偶爾經(jīng)過京城延壽寺街,看見書鋪中有一個少年用幾枚錢買了一本《呂氏春秋》。恰在這時有一枚錢落在地上,某人暗中用腳踏在錢上,等少年走后就俯身拾起這枚錢。旁邊坐著一位老翁,盯著看了很久,忽然起身問了某人的姓氏大名后,冷笑一聲離去。后來,這某人以監(jiān)生的身份進入謄錄館任職,赴吏部應選得到江蘇常熟縣縣尉的官職,整裝赴任,投書請求謁見上司湯斌。
當時湯斌正任江蘇巡撫,結(jié)果某人請求十次也得不到一次接見的機會。門衛(wèi)傳達湯斌的命令:你不必前去赴任,你的名字已經(jīng)寫進彈劾的奏章了。某人問:“大人彈劾我什么罪?”回答:“貪錢?!蹦橙怂尖猓骸拔疑形锤叭危趺磿汹E證?一定是弄錯了?!北阏埱螽斆骊愂?。門衛(wèi)進去稟報后,又出來傳達湯斌的命令:“你不記得從前書鋪中的事了嗎?為秀才時尚且愛一錢如命,今僥幸做地方官,能不探囊篋,為紗帽下之劫賊乎?(能不絞盡腦汁貪污盜竊,成為一名戴烏紗帽的強盜嗎?)請馬上解下官印離開,不要使當?shù)乩习傩找驗槟愕呢澪凼芸嗤纯??!甭犃诉@番話,這個人才想起以前在書鋪中叩問姓名的老翁,就是巡撫大人湯斌,于是滿面羞愧棄官而去。
這件事載于《諧鐸》一書。故事中的年輕人,就因平時不注意嚴格自律,曾經(jīng)貪過一枚錢,結(jié)果剛剛被任命了官職,還沒有到任就被巡撫湯斌彈劾罷了官,可真夠“短命”的了。然而,惟其有了湯斌的嚴格把關,才避免了這個人的“帶病上任”,這也稱得上是一則“關口前移”的察人佳話吧。盡管湯斌的發(fā)現(xiàn)純屬偶然,但他要求官員廉潔自律、絕不任用徇私貪墨之徒的原則精神卻值得借鑒。
今天我們對官員的考察選任,總該比湯斌更科學更全面更慎重更嚴密吧。不能僅靠組織部門的眼睛,還應該依靠群眾的眼睛,拓寬尊重和聽取民意的民主渠道,加強用人的責任追究,才能防止某些人的“帶病上任”,避免如陳紀忠之類“短命”官員的出現(xiàn)。
編輯:韓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