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附近新開一家豆制品店,每天現(xiàn)做豆?jié){豆腐,還有油條什么的,熱騰騰看來挺悅目。
我從那經(jīng)過,望了一眼,一個穿西裝,打領(lǐng)帶,頭發(fā)梳得倍兒亮的中年男人立即熱情招呼我,小姐,要點什么?新鮮營養(yǎng),味美公道,你吃了第一次保管來第二次。他邊說邊張開了一個塑料袋。本來不打算買的,家里冰箱里的菜都吃不完,可是待要走卻有些不好意思,人家塑料袋都替你備好了,這么走了不是涼著人家和那袋子嗎?
而且說老實話,我覺得他著實不像在菜場賣豆腐的,而應(yīng)該坐在酒店和人談項目,或者在的士上打著手機,和朋友相約上哪喝茶。站在這兒笑臉相迎大嬸大媽們,有點委屈了。
于是就買了方豆腐。又來了位大媽,他立即迎上去,說,伯母,來點什么,一邊介紹新鮮營養(yǎng)的豆制品,一邊又把一個塑料袋張開了。
我再從那經(jīng)過,他依舊熱情,不叫我小姐了,叫小妹。小妹,來點什么,豆腐,豆皮,豆花,營養(yǎng)又美味。這么一叫,我更不好意思不買了,幾塊豆腐能不給哥一個面子嗎?當(dāng)然,別的顧客他亦親熱有加,都是當(dāng)自家人的稱呼,“叔,來點什么?”,“老娘,來碗甜豆花”,仿佛都是他掏腰包請客。
可是,就有點累了,買他的東西總有點心理負(fù)擔(dān),又有點替他累,每天要招呼那么多親戚,還得帶著笑。
覺得還是對方別那么客氣的好,像菜場的一個女販,菜色倒新鮮,只每天都沒好氣的樣子,像是人欠了她菜錢沒還。我到她那買過許多次菜,每次去她像全然不認(rèn)識我,笑臉都沒一個,一副你愛買不買不買拉倒的樣子我倒愿意,因為不買也理直氣壯,就她那副臉不買也不覺得虧欠她。不過大多時買了,因為干脆,無需人情寒暄。過稱,付錢,走人。一點不拖泥帶水。
也是自己不解風(fēng)情吧,不慣那種過于溫暖的服務(wù)。陌生人一熱情我就犯窘,自己不大茍言笑,于是就覺欠著人家,只有買東西以示誠意。可是又不能天天吃豆腐。
想想,好在這事沒擱感情上。因為深居簡出,不擅交際,人又不夠活泛,也就少有異性表示殷勤。如果碰上像豆制品店主那樣的男人,非得表示些我不需要的熱情,可怎么推拒才讓雙方都不覺得尷尬呢?好在,我所認(rèn)識的不少男人都像菜場女販風(fēng)格,一分一厘都算得清,如果你沒可能成為他老婆,他是一點虧也不肯吃的。這樣好,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相互因為都不虧欠,交往起來理直氣壯,一點不拖泥帶水,粘粘糊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