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星期前,在窗沿下,我種了一顆豆。
隨著水一點點滲入,那些原本隆起的人造土立刻凹陷了下去。從那天起,我每天澆一點水,想著它能早點長出黃綠的芽。
上一次培育這樣一個小生命大約是在十年前。我在花盆里撒了一片雞冠花的種子,早晚兩次,很用心地照顧它。盆里長出了雜草,我把它們當作花苗,卻忽略了花盆一角長出的真正的苗。因為和鮮綠的雜草不同,那花苗又黑又瘦又小,兩片葉耷拉著,反而像是一株營養(yǎng)不良的草。我播下那么多種子,只有一顆發(fā)了芽,可就這棵獨苗,也沒能幸運地長大開花。
兩個星期過去了,不知道這顆豆子會不會重復雞冠花的命運。但愿它能讓我真正體驗一次生命綻放的驚喜。一直以來,我都希望把蘋果核、西瓜籽一類的東西收集起來,然后找個地方把它們埋了,等它們發(fā)芽、開花、結果,不管芽是否粗壯,花是否美麗,果實是否甜美。我要的只是見證生命的成長。我發(fā)現,這么多年來,似乎沒有可以見證時間走過、生命流逝、心靈成長的紀念品,沒有什么伴隨我一直走到現在。也許見證別的生命成長是一個銘記自己的不錯的方式。你必須對另一個生命負責,這是一個充滿溫情的生活的動力。
我還在等這顆豆發(fā)芽。面對這些東西,人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生命了。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生命的本質逐漸成了次要因素,而過程成了生命的全部意義。我一個人對著它們——豆子,這個時候,我想起了那句禪語“種子發(fā)芽前是花,發(fā)芽后是葉”,我看見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