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智勇 陳志軍 王丹 陳懷祥
【摘要】 目的:探析創(chuàng)傷性脾破裂的臨床急救情況。方法:回顧性分析2014年4月-2017年4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126例創(chuàng)傷性脾損傷患者的一般資料及臨床相關資料,包括患者手術情況(手術時間、出血量等)或其他治療情況、住院時間等,并探討分析。結果:本次126例患者中,保守治療35例,占27.78%;手術治療91例,占72.22%。保守治療的35例患者中,1例因情況危及轉手術治療,1例出現(xiàn)感染。91例手術治療的患者中,單純實施縫合術治療39例,部分切除聯(lián)合縫合38例,全切術14例。126例患者均經積極治療后出院。患者平均手術時間(53.76±10.89)min;平均出血量為(785.72±187.92)ml;平均住院時間為(14.29±2.71)d。結論:創(chuàng)傷性脾破裂的臨床急救工作的開展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對癥治療,減少住院時間,提高預后,通過對實際病例的分析利于總結經驗,將臨床急救工作發(fā)揮更好。
【關鍵詞】 創(chuàng)傷性脾破裂; 臨床急救; 手術情況分析
doi:10.14033/j.cnki.cfmr.2018.5.080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8)05-0155-03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mergency treatment of traumatic splenic rupture.Method:Data of 126 cases of traumatic splenic injur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from April 2014 to April 2017 in our department and relevant clinical data including patient operation(operation time,amount of bleeding) or other treatment,hospitalization time,and analysis.Result:In the 126 cases,35 cases were conservatively treated,accounting for 27.78%.91 cases were treated by surgery,accounting for 72.22%.Of the 35 patients who had been treated conservatively,1 had undergone surgical treatment,and 1 had an infection.Of the 91 cases treated by operation,39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suture only,38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partial resection and suture,14 cases underwent total resection.126 patients were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after active treatment.The average operation time was (53.76±10.89)min,the average blood loss was (785.72±187.92)ml,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was (14.29±2.71)d.Conclusion:The clinical emergency treatment of traumatic splenic rupture effectively improve patient outcomes,symptomatic treatment,reduce hospitalization time,improve the prognosis,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ctual cases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clinical emergency work,will play better.
【Key words】 Traumatic spleen rupture; Clinical first aid; Operation analysis
First-authors address:Chongqing Three Gorges Central Hospital,Chongqing 404000,China
創(chuàng)傷性脾破裂是臨床較為兇險的疾病,由于其脾臟的特殊生理結構,其內部含有豐富的血竇血管,血流豐富,所以出現(xiàn)創(chuàng)傷性脾破裂時,容易發(fā)生快速的大量出血,從而導致患者出現(xiàn)失血性休克,因而,在患者入院后,給予迅速及時地搶救,在很大程度上不但能減少病死率,同時還能為手術贏得時間,對患者的病情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3]。因此,早確診、早手術,積極抗休克、擴容、糾正酸中毒并抗感染等是搶救成功的關鍵。本文總結了2014年4月-2017年4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接診的126例創(chuàng)傷性脾破裂患者的臨床急救情況,具體見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筆者所在醫(yī)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接診的126例創(chuàng)傷性脾損傷的患者的臨床資料,男69例,女57例;年齡12~79歲,平均(43.29±6.29)歲;致傷因素:交通因素89例,高空墜落17例,撞擊閉合性11例,尖銳物體刺入開放傷9例;受傷至就診時間0.8~5.6 h。所有患者均經CT、超聲或手術確診。按照以下脾損傷分級標準,Ⅰ級13例,Ⅱ級10例,Ⅲ級58例,Ⅳ級45例。64例合并失血休克,10例合并肝破裂,其他合并32例。入院時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躁動不安、組織缺氧、急性微循環(huán)灌注不足、面色蒼白、出汗等表現(xiàn),血壓和體溫有不同程度下降。
1.2 脾破裂創(chuàng)傷等級判定標準
根據中華醫(yī)學會外科學分會脾功能與脾臟外科學組于第六屆全國脾臟外科學術研討會對外傷性脾破裂分級:Ⅰ級:有實質性輕度損傷或脾被膜破裂,手術所見脾裂傷長度≤5.0 cm,深度≤1.0 cm;Ⅱ級:脾破傷長度>5.0 cm,深度>1.0 cm,但脾門未累及,或脾段血管受損;Ⅲ級:脾破裂傷及脾門或脾臟部分離斷,或脾葉血管受損;Ⅳ級:脾廣泛破裂或脾蒂、脾動靜脈主干受損[4]。
1.3 方法
1.3.1 急救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對其病情進行初步的評估,創(chuàng)傷等級較低的患者可先進行全面的檢查,包括B超檢查,腹部穿刺檢查,對患者的脾臟創(chuàng)傷出血的檢測結果進行傷情的判定;有合并顱腦損傷的患者進行CT檢查,對損傷情況進行判定并給予相應的治療方案;合并四肢骨折的患者進行X線檢查,對骨折情況全面了解并實施相應的手術或者固定治療;合并肋骨損傷的患者檢查是否有氣胸情況,并進行肋骨骨折的相應治療處理。
1.3.2 保守急救治療 接受保守治療的患者檢查判定脾臟破裂等級為Ⅰ~Ⅱ級,B超檢查結果顯示患者為脾臟被膜下血腫,未有大量的出血情況;或者患者脾臟破裂等級為Ⅲ級,但是患者無其他合并癥,且各項生命體征較為平穩(wěn),且經B超等檢查出血量沒有出現(xiàn)明顯的增加。患者生命體征檢測情況穩(wěn)定,沒有心衰的情況出現(xiàn);血氧飽和度指標正常,排尿量正常范圍內,沒有呼吸困難等情況出現(xiàn)。保守急救治療:首先對患者進行腸胃減壓,絕對的禁水禁食;建立有效的靜脈通路,及時進行抗感染靜脈滴注治療,補充體液,避免患者水電解質發(fā)生不平衡;并給予相應的營養(yǎng)支持,及時對氨基酸、蛋白質進行補充;并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脾臟出血情況,對血紅蛋白、紅細胞沉降率等指標做好詳細的記錄;患者需要絕對的臥床休息;患者一旦情況惡化或出現(xiàn)并發(fā)癥等危險情況及時進行手術治療;患者情況穩(wěn)定,肛門排氣后可給予流質食物的補充,少食多餐。
1.3.3 急救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1)對于Ⅱ級患者或者受傷等級為Ⅲ級脾外傷而生命體征平穩(wěn)的患者,可以給予單純性脾修補術;(2)對于Ⅱ級患者和Ⅲ級脾外傷較嚴重的患者,考慮脾臟尚可保留,而單純的修補術不能阻斷出血,或者縫合失敗、縫線張力過大造成二次撕裂,可采取脾動脈結扎術同時行脾臟部分切除術;(3)由于Ⅳ級脾外傷者的脾臟破碎難以保留,或者脾門部位撕裂難以縫合,或患者本身有凝血功能障礙難以依靠修復止血者,或患者出血迅速伴有休克必須迅速控制出血,可行脾動脈結扎后脾切除術。然后再對癥治療,同時術后進行抗感染治療,并嚴密檢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針對脾臟切除的患者需要更加重視,做好引流管、手術切口等感染情況的控制,檢測患者的實驗室微生物檢測情況,制定相應的抗感染治療方案。
1.4 觀察指標
分析患者的各類臨床資料,包括是否進行了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等。
2 結果
2.1 患者治療情況
本次126例患者中,保守治療35例,占27.78%;手術治療91例,占72.22%。保守治療的35例患者中,1例因情況危及轉手術治療,1例出現(xiàn)感染。91例手術治療的患者中,單純實施縫合術治療39例,部分切除聯(lián)合縫合38例,全切術14例。126例患者均經積極治療后出院。
2.2 手術患者實施情況
患者手術時間44~71 min,平均(53.76±10.89)min;手術操作出血量409~1 980 ml,平均出血量為(785.72±187.92)ml;患者住院時間7~22 d,平均(14.29±2.71)d。
3 討論
創(chuàng)傷性脾損傷是常見的脾損傷類型,由于脾臟的特殊生理作用,是機體內血液重要的過濾器官之一,但是其較為脆弱,加之其分布多為血液較為豐富的血管,一旦受到創(chuàng)傷性的損傷,嚴重的出現(xiàn)大量的急性出血,患者會發(fā)生失血性休克,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5-7]。同時脾臟的特殊生理性,如遇到損傷手術切除后其術后感染情況嚴重,所以對患者的治療進行保留脾臟處理?;颊叩念A后和并發(fā)癥與其受傷情況可采取的治療手段有關,傷勢越重預后越差,采用保守治療的患者感染率明顯低于手術治療,同時采用脾切除的患者兇險性感染率也明顯高于其他治療手段,特別是兒童患者的脾切除術后發(fā)生兇險性感染的概率更高[8-10]。所以在治療方式的選擇中,盡量做到在不影響患者搶救的前提下,進行保脾治療。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本次126例患者中,保守治療35例,占27.78%;手術治療91例,占72.22%。保守治療的35例患者中,1例因情況危及轉手術治療,1例出現(xiàn)感染。91例手術治療的患者中,單純實施縫合術治療39例,部分切除聯(lián)合縫合38例,全切術14例。126例患者均經積極治療后出院?;颊呤中g時間為患者手術時間44~71 min,平均(53.76±10.89)min;手術操作出血量409~1 980 ml,平均(785.72±187.92)ml;患者住院時間7~22 d,平均(14.29±2.71)d。說明創(chuàng)傷性脾破裂的臨床急救工作的開展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對癥治療,減少住院時間,提高預后,在不影響急救治療的情況下做好保脾工作,通過對實際病例的分析利于總結經驗,將臨床急救工作發(fā)揮更好。
參考文獻
[1]李亞蘭,韓小云.一例顱腦損傷合并脾破裂伴休克聯(lián)合手術的急救配合[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24):2301-2303.
[2]張國威.35例嚴重創(chuàng)傷性脾破裂急救診治分析[J].中國農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5,35(8):1074-1076.
[3]鄧雪寧.責任制護理在骨折并發(fā)脾破裂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西部中醫(yī)藥,2016,29(2):134-136.
[4]劉文斌.探討急診外科臨床急救胸腹部外傷所造成延遲性脾破裂的臨床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5,25(11):63.
[5]段小玲.外傷性脾破裂伴有失血性休克患者急癥急救的臨床治療觀察[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7(22):238-239.
[6]吳漢良.外傷性多發(fā)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的急診救治研究[C].杭州: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學術年會,2016:115.
[7]趙新昂,隋小強,程永濤,等.嚴重胸腹外傷的急診急救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5):19.
[8]張立名.280例多發(fā)傷患者的急診救治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7,15(6):100-101.
[9]莫鋒,孫冬林.乙型肝炎與肝硬化脾切除后淋巴細胞亞群變化[J].現(xiàn)代儀器與醫(yī)療,2016,22(4):87-89.
[10]陳睦龍,孫義華.外傷性脾破裂的急救觀察[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5,25(5):108-109.
(收稿日期:2017-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