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我國工程索賠的現狀,論述進行索賠研究的必要性,如果我國索賠管理落后的現狀得不到改善,將會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關鍵詞:索賠;合同管理;國際貿易;貿易術語;承包商;業(yè)主;風險
索賠管理概況
和國際上先進國家相比,我國的建筑企業(yè)索賠管理水平都是相當落后的。在改革開放以后,在國際承包業(yè)務的開展過程中,這方面的教訓是慘重的。合同管理和索賠工作一直是我國承包管理過程中的最薄弱環(huán)節(jié)之一。我國的建筑企業(yè)無論做總承包還是分包,在合同管理和索賠方面都蒙受過巨大的損失。
1、索賠意識薄弱
對索賠和索賠的重要性認識不充分,然而,由于教訓的積累,近幾年,我國的承包商也逐漸提高了對索賠重要性的認識。一些大的工程公司成立了專門的索賠機構。
2、索賠的概念認識模糊甚至錯誤
在我國的工程承包行業(yè)中,對索賠普遍存在懼怕和羞怯的心理。不愿因索賠引起爭端,更不愿打官司,事實上,在工程合同管理和索賠管理比較發(fā)達的國家,沒有一項合同可以沒有發(fā)生索賠就結束。索賠完全是一項正當的權利要求,是在合同實施過程中的一項正常業(yè)務。有根據、有章法的索賠要求是在正確履行合同基礎上本因得到的合理償付。
3、理論研究落后,定量研究不足
由于我國的研究機構或承包商很少有專門從事索賠管理研究的。使索賠理論遠遠落后于實際的需要,尤其是索賠定量分析方面的研究,在我國尚未起步,這種狀況制約了業(yè)務的開展。
4、索賠經驗及索賠實例資料貧乏
由于我國承包商對索賠的模糊認識,往往在索賠實踐中喪失很多很好的索賠機會,不僅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也失去了索賠經驗積累的機會,很少對索賠進行系統總結,或對典型案例進行收集整理。事實上,歷史上一些典型的索賠案例是對類似工程索賠的有利依據。
索賠落后產生的不良后果
我國的合同法律環(huán)境不夠好,不能為索賠提供足夠的技術支持和程序保障。從小環(huán)境上說,工程從招投標階段開始,承包商在業(yè)主面前都處在一個很被動的位置上,承包商不敢得罪業(yè)主,害怕提出索賠會破壞兩方的關系,就這樣,索賠被人為地回避了。但是,工程進程中的各種不確定因素所帶來的損失風險并沒有消失,而且這個成本必定要有一個承擔者。表面上,這個風險成本全部由承包商承受了,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在本來利潤就很低的市場環(huán)境下,承包商在整個工程進展中承擔了巨大的成本壓力,只能不擇手段的壓低成本,甚至偷工減料或虛報工程量?;乇芩髻r的結果是,索賠的部分風險和成本轉移,推動了違法亂紀現象的發(fā)生。承包商的利潤無法在正常情況下得到保障,只能通過非正常的手段進行彌補。而這種情況下最直接的結果是工程質量的降低,進一步的作用是質量標準和法律、法規(guī)普遍的不能充分執(zhí)行。使質量標準和法律的權威性受到挑戰(zhàn)。甚至導致人們普遍認為完全的執(zhí)行質量標準是不可能的,是不近人情的??傊?,承包商和業(yè)主的風險承擔的不對稱性已經扭曲了正常的權利義務關系。在實際工程中人們更尊重習慣,而不尊重規(guī)范與法律。
索賠薄弱使我國承包商在國際承包市場喪失競爭力,并很可能在我國市場逐步開放后,在國內也處于劣勢。前面已經論述,工程索賠的薄弱導致一部分風險和成本過多的由承包商承擔,承包商要保證足夠的利潤,必然要將由此增加的費用計算在成本里面,這就導致在投標過程中的報價增加。而現在的國際承包市場低報價是中標的最大影響因素,如果強行壓低報價,即使中標,那么索賠薄弱將使工程盈利困難??傊?,如果不能利用索賠手段將一些補償性費用獨立于預算成本之外,在國際承包市場上,我國的承包商與索賠管理完善的承包商無法競爭。對于國內建筑市場,中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市場的進一步開放是必然的,隨著國內市場國際化的趨勢加重,索賠薄弱的這一系列問題在國內市場也會凸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