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膳食對人的健康特別重要,可以讓你不胖也不瘦,膽固醇不高也不低,血黏度不稠也不稀……可如何做到呢?請記住十個字:“一、二、三、四、五、紅、黃、綠、白、黑”。
“一”
每天喝一袋牛奶。中國人的膳食有很多優(yōu)點,但缺鈣,中國人差不多90%缺鈣。為什么呢?每人每天需要800毫克鈣,而我們的膳食里僅有500毫克鈣,而每袋牛奶約有300毫克鈣,所以每天喝一袋牛奶,正好補齊需要的鈣量。德國聯(lián)邦牛奶研究所所長黑申教授列舉出了牛奶的諸多好處:防治中風、高血壓、心臟病;阻止人體吸收有毒物質(zhì),如鉛、鎘;脫脂奶和酸奶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提高大腦工作效率;可美容;具有催眠作用……
“二”
二句話,即飯前喝湯和飯后喝湯。身體的胖瘦有時與喝湯關(guān)系密切。目前有個流行的說法,叫做“飯前喝湯,苗條健康”,但這要因人而異。因為飯前喝湯,湯到胃里,通過胃黏膜,再通過神經(jīng)反射到腦干食欲中樞,使食欲中樞興奮性下降,食量就自動減少1/3。若飯后再喝湯,此時胃已被撐得很大,又加上湯里有脂肪、蛋白質(zhì)等,使得熱量劇增。所以,胖人想變瘦,飯前喝湯;瘦人想變胖,飯后喝湯。
“三”
三份高蛋白,即每份可以是瘦豬肉50克;或雞蛋一個;或豆腐100克;或雞鴨肉100克;或魚蝦100克。人不能光吃素,也不能光吃肉。蛋白質(zhì)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蛋白質(zhì)過多,會引起消化不良,造成腸道毒素太多;但蛋白質(zhì)太少,則會造成營養(yǎng)不良。動物蛋白主要以魚類蛋白為最好。人吃魚越多,動脈粥狀硬化、冠心病、腦卒中越少。而植物蛋白以黃豆為最好。黃豆蛋白具有雌性激素的作用,不但是健康食品,還可以幫助婦女減輕更年期綜合癥。
“四”
四句話,即“有粗有細,不甜不咸,三四五頓,七八分飽”。每天的主食應注意粗細糧搭配,一般每星期吃三四次粗糧,如棒子面、老玉米、紅薯等粗細精搭配營養(yǎng)最合適。不甜不咸是指“清清淡淡才是真”。北方人患高血壓病的多于南方,是因為口重。目前北京人日均食鹽12~14克,其實6克就行。三四五頓是指每天就餐的次數(shù)。另外,絕對不能不吃早餐,或只吃兩頓。七八分飽是指當你離開飯桌時還有點餓,還想再吃。古今中外,延年益壽的辦法不下幾百種,但真正公認最有效的只有一種,那就是進食時以七八分飽為宜。中醫(yī)有句老話:若要身體安,三分饑和寒,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五”
500克蔬菜和水果。人們常用“談癌色變”來形容癌癥的可怕,而預防癌癥的最好辦法,就是經(jīng)常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如河南省的林縣,得食道癌的人很多,后來補充一些維生素、硒、新鮮蔬菜和水果,食道癌患病率明顯下降。因此,經(jīng)常吃些蔬菜和水果,可有效預防癌癥。
“紅”
紅色飲品。男性每天吃一個西紅柿,患前列腺癌的幾率可減少45%。熟吃西紅柿則更好,因為番茄紅素是脂溶性的。如果是沒有脂肪肝、冠心病的健康人,可以少量喝點紅葡萄酒,每天50~100毫升,以助消化。但若是情緒低落者,炒菜時可適當加點紅辣椒,它能刺激體內(nèi)產(chǎn)生內(nèi)啡呔,使人改善情緒,減少憂慮。
“黃”
黃色的蔬菜。如胡蘿卜、老玉米、南瓜等,黃色蔬菜含維生素A多。如果缺少維生素A,小孩免疫力會下降,易感冒發(fā)燒,患扁桃體炎;中年人易得癌癥,動脈硬化;老年人眼發(fā)花,視力模糊。因此,要想及時地補充維生素A,不妨多吃點黃色的蔬菜。
“綠”
綠茶。飲料里茶最好,而茶葉中綠茶最好,綠茶含有多種抗氧自由基物質(zhì),可以減緩人的老化。在福建武夷山,人們把高壽、長壽者叫茶壽,意即喝茶能讓人長壽。不管怎么說,喝茶能夠減少腫瘤,防止動脈硬化,這是肯定的。
“白”
燕麥粉、燕麥片。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每天早餐吃燕麥面包,甚至在出國訪問時,其早餐食譜都沒有變。國民黨元老陳立夫活了100多歲,他每天早上吃燕麥粥。燕麥粥不但降膽固醇、甘油三酯,還對治療糖尿病、減肥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時,燕麥粥能健胃潤腸,對便秘者很有好處。
“黑”
黑木耳。吃黑木耳可以降低血黏度?,F(xiàn)在不少老人得癡呆癥,其實這個癡呆是由于血黏度太高,很多毛細血管或小動脈被堵塞,導致腦子變傻或失憶。研究證明,人吃了黑木耳,可以使血液稀釋,不容易得腦血栓、老年癡呆癥和冠心病?!?br/> ?。孛羲]自《決策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