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網絡,便走進了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走進了經典,走進了名著,走進了各種媒體,讓我們領略高雅的精神之旅,享受獨特的人生體驗。
新課改,對一線教師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僅僅滿足于以前的知識和水平,已經不適應當前的教育形勢。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盡快解放思想,跟上時代的步伐,學會高效獲取前沿資源并利用資源,學會反思,學會探究,學會發(fā)現身邊的問題,從解決教學中的具體問題入手,努力探索低時高效的教學新路,豐富自己的教育底蘊,才會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越來越得心應手,從容自如。如何才能讓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不斷煥發(fā)出勃勃生機?我們認為只有不斷讀書學習。
我校教師的讀書活動,經歷了這樣的一個變化過程:最初,我們學校每學期為每位教師配備一本必讀書,比如《細節(jié)決定成敗》、《小故事大道理》、《學會選擇,學會放棄》、《每天進步一點點》等,每周指定一個章節(jié),教師閱讀后寫出讀書感受,學校集結成冊,相互交流。通過這樣的方式,確實讓教師嘗到了讀書的甜頭,讀書之風日漸濃厚,對教學工作起到了有效的促進作用。后來,我們感覺,這樣的讀書學習,教師缺乏自主性,不能結合自己的實際有選擇地閱讀,因此我們又改變了做法,根據學校教師群體的實際,學校建立了新書超市,購買了新課改階段的許多代表教育前沿的圖書,推薦給教師,讓大家有選擇地閱讀,邊讀邊整理讀書筆記和感受,比如我們推薦給教師的書目有:竇桂梅寫的《玫瑰與教育》、朱永新的《新教育之夢》、肖川的《教育的理想與信念》、高萬祥的《我的教育苦旅》、劉鐵芳的《守望教育》、劉儒德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鄭金洲的《教師如何做研究》以及部分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書籍。除此之外,我自己也選擇了部分學校管理方面的書籍閱讀,比如程紅兵寫的《做一個書生校長》、季蘋寫的《學校管理診斷》等。
知識經濟時代的讀書學習,有著更為廣闊的空間和寬泛的內涵。一方面,這種讀書學習,可以如我們印象中的到書店買書來讀,邊讀邊圈圈點點勾勾畫畫,也可以到圖書館,在知識的海洋中盡情暢游,汲取知識的甘露;另一方面,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fā)展,網絡已經走進我們的學習和生活,網上讀書學習已經越來越為人們所接受,成為我們讀書學習的主要方式。走進網絡,便走進了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走進了經典,走進了名著,走進了各種媒體,讓我們領略高雅的精神之旅,享受獨特的人生體驗。與書為友,書香滿懷;以書為伴,人格高雅。書本和網絡,為我們打開了豐厚的知識寶庫和浩瀚的前沿資源。近期,我們把讀書的方法進一步改進,即在原先推薦讀書的基礎上,讓教師結合網絡去閱讀,擴大自己的閱讀領域,并把閱讀的感受上傳到個人的博客上,不僅要寫感受,還要與網絡朋友交流,互相增進讀書、學習與思考。網絡讀書學習,是一個與賢者對話、與智者交友的過程,其容量和互動性更強。
在網絡讀書的過程中,教師邊讀邊出現了許多困惑,比如:發(fā)現的許多好的網站沒法整理、歸類、存儲;有時通過回復的方式交流感覺太慢等。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及時為教師解惑答疑,尋找突破口。于是,每周的周二下午,除了正常的工作安排外,我們專門開辟了“網絡科技五分鐘”講座,專門解決這樣的困惑,先后讓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師主講了“MSN互動交流軟件的使用”、“del.icio.us美味書簽的應用技巧”等,我們還專門邀請了曲志男老師為各科教師培訓了概念圖的有關原理和用法。以上這些都給教師的學習、生活帶來了空前的變革,為我們進行知識管理和終身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技術平臺,對加強與外界交流,科學進行教師自我知識管理起到了強有力的促進作用。為了強化對教師的校本研修力度,我們還利用網絡電話(skype)與北京師范大學的莊秀麗博士進行了適時在線的交流與互動,先是由莊博士為我們全體教師作了一場有關網絡環(huán)境下讀書學習的富有啟迪和教益的報告,然后,我們的部分教師就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困惑,提出了許多問題,莊博士都一一作了解答。這次的網上互動交流,讓全體教師體會到了網絡的神奇,也讓大家對網絡讀書學習產生了越來越濃厚的興趣。本學期,我們還在教師多層面讀書的基礎上,有計劃地開展了年輕教師讀書沙龍活動,讓教師把讀書學習過程中的所想所得或精彩的圖書、網站等詳細地介紹出來,相互交流、討論,彼此共享,進一步促進了讀書的效益,提升了讀書的品位。如饑似渴的讀書讓教師的教學工作充滿了理性,讓育人工作充滿了樂趣,讓教育管理工作充滿了智慧。
我們常說,教育是師生共同的生命歷程,是生命對生命的關照,是心靈與心靈的對話。只有教師解放,學生才能得以解放;只有勤于讀書勤于學習,不斷增強和豐厚自身的文化底蘊,教師才能快樂著學生的快樂、幸福著學生的幸福。腹有詩書氣自華,讓我們把信息網絡用好、用妙,讓網絡讀書成為習慣,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插上騰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