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學生癡迷于電腦游戲,在電腦游戲的世界里表現(xiàn)出極高的注意力和濃厚的興趣。試想,如果學校教育也能創(chuàng)設出類似情境的,可有效激發(fā)學習者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學習情境,學生勢必也會表現(xiàn)出相同的學習態(tài)度和行為,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有效學習的發(fā)生。本文通過分析電腦游戲中所蘊含的教學理念和設計思想,重點探討在教學設計中如何更好地關注對學生主動學習和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遷移游戲中的策略,為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提供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
一、電腦游戲用于教學的理論依據(jù)
游戲是一種自愿的活動或消遣。這種活動或消遣是在某一固定的時空范圍內進行的,其規(guī)則是游戲者自由接受的,但又有絕對的約束力。[1]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學習者自愿接受游戲規(guī)則并自愿參與其中,伴有一種緊張、愉快的情感,真正體現(xiàn)“寓教于樂”的教育思想,那么教育游戲就形成了。
電腦游戲常見的游戲模式為:玩家接受任務—尋找完成任務的方法—不斷與他人交流—在虛擬協(xié)作下完成任務[2]。這種思路與基于任務的學習有著驚人的相似,將其用于教學設計時,其目的就是讓游戲活動與教學內容相結合,給學生提供一個能保持強烈學習興趣和動機的模擬教學環(huán)境,讓他們通過完成一個個虛擬的任務,主動去探索問題,學習隱含在任務中的知識與技能。
二、電腦游戲中“任務驅動”學習元素分析
本文試以“魔法小英雄”為例,分析電腦游戲中所包含的“任務驅動”教學設計思想。該游戲設計了數(shù)十個卡通人物配角以及“魔法小英雄”等一系列故事情節(jié)游戲,對其“任務驅動”學習元素分析如右表所示。
“魔法小英雄”的“任務驅動”學習元素分析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通過設計學習助手和游戲規(guī)則,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遵守規(guī)則的意識;通過游戲中關卡難度的不斷增加,更容易引發(fā)學生深度思考和渴望解決問題的欲望,培養(yǎng)了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并激發(fā)了學生不斷挑戰(zhàn)自我的勇氣和信心。電腦游戲的這些思想對于傳統(tǒng)教學設計具有較強的啟發(fā)性和借鑒性。
三、電腦游戲設計思路對教學設計的啟發(fā)
1.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是持續(xù)、動態(tài)的過程
學習興趣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行為的原動力,在教學過程的不同環(huán)節(jié)、不同階段都有其積極作用。在以往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們不僅忽略了維持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設計,也忽略了把學習興趣作為持續(xù)、動態(tài)變化的元素進行設計,致使學生習慣于在等待中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都難以調動起來。如果把游戲中關卡難度的遞進、獎懲措施、容易獲得成就感的特性在教學設計中表現(xiàn)出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將隨學習任務的難度、參與任務的要求發(fā)生改善。
2.應用問題情境來強化知識之間的聯(lián)結
“基于任務”的電腦游戲總是通過問題情境的變化來推動游戲進程,因而解決問題的策略是在問題情境中產(chǎn)生的。在傳統(tǒng)的教學設計中,教師為學生準備的一系列知識并不能幫助學生思考現(xiàn)實情境,學生也不會按照真實世界的標準理解課堂傳授的知識,常??紤]不到與其相關聯(lián)的真實世界的生活與經(jīng)驗。如果借用電腦游戲的設計思想,把一系列的概念和技能鑲嵌在故事情境中,學生既可以在不同故事情境中對這些概念進行理解,也可以運用他們的知識對故事情境提出質疑,從而通過努力解決一些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從而獲得知識,建構知識之間的聯(lián)結,獲得有意義的學習。
3.在情境的變化中提供問題解決方式的示范
教學中的多數(shù)應用性問題假定只有一個正確答案,這容易引導學生尋求唯一答案,而不會探求多種可能的答案,從而導致對問題解決本質的理解錯誤。他們常常能夠回答教師教給他們的知識內容,但缺乏在不同情境中解決具體問題的應急能力。為了緩解這個不足,教學設計中不妨借鑒電腦游戲的幫助功能,在特定的情境中為學生提供“專家示范”,以便學生在面對具體問題時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使他們在面對不同的問題情境時選擇不同的應對方案。
4.利用角色扮演激發(fā)學習者的真實感受
本文分析的電腦游戲中設計了數(shù)十個角色,各自分工明確,權利職責明確,要想獲得較高級別角色的權利,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比如通過角色扮演,玩家在游戲中可以感受到自己就是力大無比的金剛、充滿智慧的學者、拯救江湖的俠客等。游戲主角經(jīng)歷了一次次角色轉換,逐漸升級,增長攻擊力、經(jīng)驗、生命值等,從而順利完成整個游戲關卡。教學設計中也常用到角色扮演的策略,如果角色設計中更多關注角色本身在學習進程中的變化和提升,關注角色本身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以及對學習者個體的激勵作用,那么角色在具體的學習情境中就會變得更加生動和靈活,從而真正地了解問題領域。
5.提供合作學習和知識共享的機會
在一段時間內,學生為了解決一個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而協(xié)同學習,會彼此不斷溝通,共享擁有的資源、交流自己對問題的理解以及解決問題的思路,并從獲得的反饋中修改自己的思考。教學設計如果能創(chuàng)造協(xié)作學習、知識共享的機會,學生就會討論各種不同的問題解決策略的優(yōu)缺點,并在解決真實問題的背景中互動。這個過程將改變以往的學習理念,知識是在同伴的幫助下,通過交流、互動和共享而得,也使得學生能從多個角度認識和理解一個事物的特性和意義。
6.加強交互設計的操作性
電腦游戲的交互設計是指學習者使用按鍵或鼠標的行為設計、游戲界面中的熱區(qū)和按鈕設計、獎懲畫面和音效設計以及游戲者與游戲間信息的交流設計等。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要充分發(fā)揮其學習主體作用,以其原有認知結構為基礎,通過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積極主動地建構知識意義。教學設計中需要根據(jù)教學目標、學習內容和學習者特征,有效設計學習行為的實現(xiàn)方式、活動形式、獎勵機制和人機互動機制,這里需要更多地借用電腦游戲的思想,多從學習者行為操作的角度和有意義學習的角度設計交互方式和方法。
7.設計任務的遞進關系和可實現(xiàn)性
電腦游戲中的任務設計不能過于簡單,缺乏挑戰(zhàn)性,也不能超出學習者的能力范圍,讓他們產(chǎn)生受挫的感覺。按照“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基本要求,任務難度應是學習者通過自己的努力思考與探索,或在學習支持的幫助下能夠完成的。教學過程一樣,也要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在無法完成任務的時候,能夠通過及時的提示性幫助,得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避免因為任務過難,學生失去了興趣和信心。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要為學習者提供可選擇的提示性幫助信息,但不應提供明確的答案,否則學習者就會過多依賴明確的答案,失去了獨立探索空間。
總之,教學游戲可以激發(fā)學習者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的能力,尤其是游戲中提供積極的角色模型、游戲環(huán)境設計的可行性問題和真實的游戲場景設計等都將對教學過程帶來一定的沖擊和影響。教學與游戲結合的潛力有待于我們進一步認識與開發(fā),相信在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們的教學也能像游戲一樣吸引學生,使學習者在愉悅的情境中學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