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玲 李耀祥
(山東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
青少年健美操運動員運動損傷調查與分析
李國玲 李耀祥
(山東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并對2006年山東省“學校杯”中學生健美操比賽運動員運動損傷情況進行調查,了解目前青少年健美操運動員運動損傷部位情況,對致傷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預防的綜合措施,以期減少健美操教學訓練競賽中不必要的運動損傷,從而促進青少年健美操運動的健康發(fā)展。
青少年;健美操;運動損傷;預防
健美操運動是在音樂伴奏下,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有氧運動為基礎,集健身、健美、健心、娛樂為一體的屬于技術主導類表現(xiàn)難美項群運動項目,它有自己的獨特技術特點,其動作表現(xiàn)剛勁有力,動作幅度大,配合動感十足的音樂,以其獨特的魅力為廣大青少年所喜愛。但是隨著健美操運動在我國的快速發(fā)展,動作難度的不斷提高,健美操運動員發(fā)生運動損傷的機率也相應增大,青少年健美操運動員也正在為健美操運動損傷所困擾。青少年健美操運動員是國家健美操運動項目的后備人才,是促進我國健美操運動向更高方向發(fā)展的希望,也是我國在健美操運動項目重大比賽中沖金奪銀的保證,因此及時掌握青少年健美操運動員運動損傷的狀況,了解青少年健美操運動員損傷的常見發(fā)生部位,對運動損傷原因及其預防措施進行全方位研究,對預防和減少青少年健美操運動員運動損傷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1研究對象
山東省2006年“學校杯”中學生健美操比賽運動員60人。
1.2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2.1健美操運動員運動損傷部位情況分析
通過對問卷的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發(fā)生運動損傷的運動員人數(shù)是46人,占76.66%。運動損傷的身體部位見表1。從未發(fā)生過運動損傷的人數(shù)是14人,僅占21.57%,從表1統(tǒng)計結果來看,肌肉拉傷高居第一占41.18%。腕關節(jié)、踝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患病率分別為39.22%、25.49%、21.57%,分別占2—4位,踝關節(jié)和膝部患病率比較接近。肩關節(jié)和其他部位的損傷各占7.84%,并列第五位,這也充分反映了健美操運動員運動損傷主要表現(xiàn)在下肢和上肢的某些部位的特點。
表1 健美操運動員損傷部位情況統(tǒng)計分析
2.2損傷因素分析
運動損傷的成因是多因素、錯綜復雜的,根據目前國內外有關運動損傷成因的綜合研究資料顯示,運動損傷的成因一般可分為基本原因(直接原因)和潛在原因(誘因)兩個方面,健美操運動也不例外。
2.2.1健美操運動損傷的基本原因(直接原因):
1)思想上不重視,運動損傷知識缺乏;
2)準備活動運用不合理;
3)運動員自身身體訓練不全面;
4)運動負荷量及強度不合理;
5)訓練組織方法不當;
6)運動員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tài)不穩(wěn)定;
7)場地器材設施及服裝不符合要求和氣候環(huán)境條件不適宜。
2.2.2健美操運動損傷的潛在原因(誘因)
健美操運動損傷的潛在原因也就是誘發(fā)運動損傷的因素,是在健美操運動中局部負荷量及強度過大和技術錯誤等直接原因的共同作用下產生的,是由人體各部位的生理解剖特點和健美操運動項目本身技術特點所決定的。健美操運動屬于技術主導類表現(xiàn)難美項群項目,它有自己的獨特技術特點,在運動中身體各部位所承受的負荷量和強度不同,訓練方法不得當就容易引起此部位的損傷。另外根據人體腕關節(jié)、踝關節(jié)、膝關節(jié)、肩關節(jié)等局部解剖生理功能特點,在青少年健美操訓練比賽中,與周圍組織發(fā)生擠壓、摩擦、撞擊,局部組織較脆弱,抗拉或抗折能力相對較弱,在一定外力作用條件下,相對容易造成這些部位的損傷。通過對60名中學生健美操運動員的調查,曾經發(fā)生過運動損傷的占76.66%,由此可見健美操運動項目也是一個容易發(fā)生運動損傷的項目,根據表1 對運動損傷部位的調查,其中肌肉拉傷、腕關節(jié)、踝關節(jié)、膝關節(jié)、肩關節(jié)等部位損傷較普遍,這也體現(xiàn)了健美操運動項目的運動損傷特點。
表2 青少年健美操運動員運動損傷預防途徑統(tǒng)計分析
3.1改進不正確的技術動作
健美操運動在我國還處于一個發(fā)展階段,其訓練理論、訓練方法和訓練手段還是不成熟的,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技術動作掌握不規(guī)范、動作要領錯誤等現(xiàn)象尤為突出,由調查表2可知在預防運動損傷途徑中改進不正確的動作技術占66.66%,由此可見,在健美操運動中由于動作技術原因導致青少年運動損傷的機率比較高,因此提高并鞏固運動員技術動作水平是預防運動員損傷的首要途徑。
3.2合理安排運動負荷
體育運動項目中,科學合理安排運動負荷量及強度是運動訓練水平提高所必不可少的條件,健美操運動亦是如此。運動中機體所承受的生理負荷是對機體的有效刺激,是引起各器官系統(tǒng)功能產生適應性增強的原發(fā)因素,運動負荷量及強度過大,生物體對過強的刺激將不能產生良好的適應,因此可能容易導致運動損傷。經調查得知有37.25%的運動員認為科學合理的安排運動負荷是避免和減少運動損傷的有效途徑。
3.3加強自身身體全面訓練
健美操項目屬于技能類表現(xiàn)難美性項群,良好的身體形態(tài)訓練、力量素質訓練、速度素質訓練、柔韌素質訓練、靈敏素質訓練、耐力素質訓練等都會影響運動員體能整體的水平,加強身體全面訓練,進一步提高自身各方面運動素質水平,有助于預防運動損傷。通過表2 可見選擇加強身體素質全面訓練作為預防運動損傷途徑的運動員占33.33%,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青少年健美操運動員已注意到自身身體素質全面訓練對于預防運動損傷的重要意義。
3.4加強對運動損傷預防知識的了解
從表2中可以看出青少年健美操運動員要求增強對運動損傷預防知識的了解占29.41%,健美操運動損傷的發(fā)生,常與教練員、運動員對運動損傷的預防知識了解不全面、不深入有著密切關系,這就要求教練員在進行訓練的同時,還要針對健美操運動損傷特點,加強對運動員的運動損傷預防知識教育,讓運動員學習好、掌握好運動損傷預防知識,重視并加強運動易損傷部位和薄弱環(huán)節(jié)的訓練,提高自身機體抗損傷能力。
3.5加強醫(yī)務監(jiān)督和自我監(jiān)督
對青少年健美操運動員運動損傷的預防,加強醫(yī)務監(jiān)督是很有必要的,在實際調查中占到了13.73%,對運動員定期進行必要的體格檢查,建立運動員健康跟蹤卡片,根據訓練比賽計劃安排以及健美操運動項目特點和運動損傷的發(fā)生特點,科學合理安排運動員的訓練、比賽。對身體狀態(tài)不佳、體檢不合格者,不允許其參加訓練、比賽;傷病初愈者參加訓練比賽要視其傷病情況進行合理安排。另外,運動員自己還要做好自我監(jiān)督,加強自我保護意識,以盡量避免和減少傷病的發(fā)生。
1)青少年健美操運動員運動損傷率較高身體部位依次是肌肉拉傷、腕關節(jié)、踝關節(jié)、膝關節(jié)、肩關節(jié)以及其他部位的損傷。
2)青少年健美操運動員損傷的主要原因有思想上不重視,運動損傷知識缺乏、運動員自身身體訓練不全面、準備活動運用不合理、運動負荷量及強度安排不合理、訓練組織方法不當、運動員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tài)不穩(wěn)定,場地器材設施及服裝不符合要求和氣候環(huán)境條件不適宜等。
3) 青少年健美操運動員運動損傷的主要預防途徑是改進不正確的技術動作,科學合理安排運動負荷量及強度,加強自身身體素質全面訓練,加強對運動損傷預防知識的了解,加強醫(yī)務監(jiān)督和自我監(jiān)督。
4) 在青少年健美操運動訓練中,運動損傷會直接影響運動員自身健康以及競技能力的提高和發(fā)展,因此,對健美操運動中的常見運動損傷一定要高度重視,要針對致傷因素切實有效地搞好預防工作,盡最大可能避免和減少其發(fā)生,從而進一步促進青少年健美操運動的健康發(fā)展。
[1] 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
[2] 趙斌.運動損傷與預防[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3] 體育保健學編寫組,體育保健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 鄧樹勛,洪泰田,曹志發(fā).人體生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 王艷.健美操運動中常見的運動損傷與防治[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4,(5):88-89.
[6] 許波.健美操訓練中踝關節(jié)損傷因素分析及預防治療[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9):121-123.
The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nInjuriesoftheYoungAerobicsAthletes
Li Guoling,Li Yaoxia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250014,Shandong,China)
By the access to the relevant documentation and the survey of the injuries in 2006 “schools Cup" middle-school student aerobic exercises competi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we could get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part on which the athletes get injured currently.So that we may analyze the injury factor and propose integrated prevention measures to reduce the unnecessary injury in teaching、training or competing.Further more,we coul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aerobic exercises for young people.
young people;aerobic exercises;physical injure;prevention
2006-10-09
李國玲(1981-),女,山東淄博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健美操教學訓練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