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為
作為一個時代的傳奇,一個時代的標志,吳鷹的離開,是否意味著小靈通時代的結束?
吳鷹終于選擇離開。
這是在UT斯達康陷入發(fā)展困境幾年來傳出的一個最具震撼力的消息。
6月1日,UT斯達康對外宣布,其執(zhí)行副總裁兼中國區(qū)CEO吳鷹將離職。至此,吳鷹在UT斯達康中將僅保留董事一職。對于離職原由,UT斯達康CEO陸弘亮僅以“吳鷹對于增強股東價值的戰(zhàn)略有著明顯不同的看法”做出了解釋。
時至今日,吳鷹的離去已不可更改,回過頭看吳鷹與UT斯達康的幾年風雨,不禁讓人頓生時勢比人強的感嘆。
成敗系一物時勢造英雄
沒有哪個人和公司,可以像吳鷹與UT斯達康那樣,貼切地注釋“時勢弄人”一語的深刻內涵。18年前還在紐約打拼的吳鷹遇到后來的UT斯達康首席技術官黃曉慶時,他可能還沒有想到,正是這一個相逢,會讓他一下子把握了一個歷史的機遇,從而成就了他“懷揣27美元赴美,回國創(chuàng)出億萬身家”的人生傳奇。
小靈通的技術早在1996年就被推出,但是當時不少國際巨頭均以小靈通技術落后為由,拒絕合作,其中華為、愛立信對此曾認真做過專項研究,但最終還是放棄了。兩年后,吳鷹在國際巨頭紛紛不看好的情形下,絕然斥資數千萬元發(fā)展小靈通業(yè)務,并最終一炮打響。
2000年,UT斯達康營業(yè)額高達3.69億美元,2000年3月3日,UT斯達康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登陸當天,股價一度高沖到73美元,漲幅達278%,公司市值瞬間膨脹為70多億美元,被納市戴上了“2000年第一季度10佳公司”的桂冠。
在繼美國《商業(yè)周刊》2002年評定UT為“全球IT100強”,遴選其為“全球成長最快公司”之后,作為公司創(chuàng)始人的吳鷹也自然而然成為國際商業(yè)媒體的寵兒。2003年,美國《時代周刊》更是將吳鷹與eBay創(chuàng)始人惠特曼、Google全球副總裁奧米德·科德斯坦尼、Dell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凱文·羅林斯、搜狐總裁張朝陽等14人一道,給予了隆重的特別報道。這一待遇使得吳鷹的個人聲望達到了頂峰,而在2003年,在國內“盛大中華”四大通信設備生產權貴紛紛進入企業(yè)調整與發(fā)展冬眠期的時候,UT斯達康的逆勢而上,風頭無兩,在當年絕對搶鏡。
可惜,一切來得快去得也快。屬于小靈通的東風只不過吹了短短的幾年,因其技術本身所先天具有的短板,小靈通業(yè)務的急速落敗,這令一度將所有雞蛋都放在小靈通業(yè)務上的UT斯達康決策層為之驚慌,吳鷹和他的團隊開始尋找新的出路,3G、WCDMA、CDMA2000、IPTV業(yè)務輪了一個遍,但是吳鷹再也沒有借到像小靈通那樣的東風。
UT斯達康的業(yè)務也開始出現不可避免的滑落,2006年上半年,比2005年同期僅僅增長2%。盡管從數字上看似乎仍在增長,但就行業(yè)整體而言,預期已很不看好。而UT斯達康的官方數字顯示,2005年,公司凈虧損4.62億美元。2006年僅上半年凈虧損就已突破3210萬美元。
2006年5月,UT斯達康關于“吳鷹升任UT斯達康全球CEO”的一則公告一度打消了市場的揣測;誰料10月“風云突變”,UT斯達康突然取消了這一決定,并宣稱董事會和管理團隊將會制定新的管理人員接班計劃,雖然吳鷹對此的解釋是公司另有職務安排,但一切都似乎意示著吳鷹在UT斯達康的位置已經不再那么穩(wěn)如磬石。
隨著公司的深陷困境,有關吳鷹的去留問題也隨之在各媒體報端及民間流傳,比如去年年底就有媒體言之鑿鑿地說因為公司涉及賄賂案件,吳鷹將離職,但最后也不了了之。但是其地位之搖搖欲墜已經是明眼人都看在心里的事情了。
亂麻身后事交與誰人清
對于自己的離職,吳鷹表示自己“不是逃兵”,并有聲明稱“對董事會還沒有認真討論過公司下一步戰(zhàn)略前就急于要求我離開表示不解”,同時表示“會采取積極措施為股東謀求最大利益,并貢獻自己最大努力幫助UT斯達康渡過難關”。
對于吳鷹的離開,有人如此評價:“他是個人才,他的離職確實讓人不解,不過離開也好,UT斯達康內部矛盾很多,早離開些好,有更廣闊的天空供吳鷹翱翔,肯定會有更大的成功的。讓我們祝福他?!?/p>
吳鷹在UT斯達康時的個人形象不錯,當時在國內的通訊企業(yè)中人才互相交流不少,但是對于UT斯達康,大家卻始終有一個“有仁有義”的評價,因為從UT斯達康離開的員工,只要是正當離開的,多半都會獲得按合同規(guī)定的條件,甚至有不少員工在多年以后都還可以獲得UT斯達康給他們的福利。而在UT斯達康公司做技術開發(fā)的員工,更是從公司處獲得不少的支持,因此,這些人對吳鷹的認同感不低。
但UT斯達康似乎沒有太在意吳鷹的仁義,因為在宣布吳鷹離職不久,新接班人正式揭曉。UT斯達康在公告中稱,吳鷹離職之后,UT斯達康總裁兼CEO陸弘亮將臨時兼任UT斯達康中國區(qū)主管。陸弘亮同時表示,未來幾個月里,他大部分時間都將呆在中國,把主要精力放在中國業(yè)務以及同運營商客戶建立的長期合作伙伴關系上。
對于UT斯達康而言,走一個吳鷹只是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即小靈通帶來的風光已經被徹底地丟開,這是UT斯達康要走出困境而需要做到的第一前提。
接下來,就是現在的UT斯達康需要如何走出困境,解決后吳鷹時代的一切難題。此前,吳鷹在UT斯達康一直努力主打小靈通、IPTV、手機三大業(yè)務,但是收效不大,甚至有進無出。他的離開,盡管不能說明UT斯達康將不再投入到這幾個領域,但至少說明一點,UT斯達康的董事會認為過去吳鷹的策略是有失當之處的。
說起來,陸弘亮也是UT斯達康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并且在吸引風險投資上有著自己獨到的價值與作用,其與日本軟銀的關系頗深,這也是他能夠在吳鷹之后浮出水面,順利接棒的原因之一。因此從這個信息中,我們也不妨大膽推測,UT斯達康在吳鷹離開后,是否會繼續(xù)死守這一個困境中的昔日明星一直到老?以陸弘亮在資本市場的關系和能力,是不是可以為UT斯達康的現股東們盡早到手一些實利?那么陸弘亮又有什么高招呢?是賣出還是融資,抑或有其他更絕的招術?我們不妨靜觀。
[編輯 趙代波]
E-mail:chinacbn@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