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站在2007年的尾巴上,我們如此的期待2008年,2008年奧運會,中國的盛會,世界的盛會,在這個盛會到來之前,我們?yōu)榇蠹页尸F(xiàn)一些鮮為人知的奧運故事,讓這些故事伴隨我們一起迎接2008年北京奧運會。
2004年始,我們的心便交給了令人向往的2008年。奧運會讓整個2008年都如此生動,如此令人期待!然而激情奧運背后的故事,依然,讓我們歡笑,讓我們感動,讓我們一起期待美好的2008。
奧運會趣味篇:
下面,我們一起回首往年發(fā)生在奧運會中的趣聞。今天的奧運會是一場高科技的運動,可是在以前,奧運會不僅科技含量低,甚至還很寒磣,于是就留下了下面的趣事。
唯一沒有決出冠軍的比賽
1912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第5屆現(xiàn)代奧運會上,曾有過一場沒有決出冠軍的摔跤比賽。
當時,摔跤比賽只設有古典式摔跤一個項目。經過6天的激烈角逐,兩名運動員從來自11個國家的29名選手中脫穎而出,進入了該項目82.5公斤級的最后決賽。在決賽中,比賽雙方旗鼓相當,拼斗9個小時,依然分不出勝負,致使場外的觀眾逐漸喪失了觀看比賽的耐心。后來兩名運動員的體力消耗殆盡,比賽卻仍是沒有盡頭的僵局。最后,裁判只好宣布停止比賽。由于雙方勢均力敵,而當時又沒有并列冠軍的規(guī)定,裁判員只好判定兩名運動員并列第二名。于是這場比賽就成了百年奧運史上唯一場沒有決出冠軍的比賽。
趣聞星級:★★★★★★
54年跑完馬拉松的選手
奧運史上用54年才跑完馬拉松比賽的運動員是日本運動員金粟四三。他的成績竟是54年8個月又6天再加上8小時32分20秒。
在1912年第5屆瑞典斯德哥爾摩的馬拉松賽場上,金粟四三一直跑在后面,由于天氣太熱,又累又渴的金粟四三實在受不了了,于是便跑向路邊的一幢房子休息,不想一下睡著了,醒來時比賽早已結束。漫長的54年過去后,1966年金粟四三以76歲的高齡到瑞典故地重游,在奧林匹克運動場象征性地跑到了終點。如果從1912年算起,到1966年金粟四三竟用了54年才跑完馬拉松比賽的全程!
趣聞星級:★★★★★☆
游泳比賽南瓜當泳道標記
1896年第一屆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希臘雅典開幕。由于當時還沒有游泳池,游泳比賽的場地成為棘手的難題。大家為此爭論不休。最后決定在皮萊烏斯附近的齊亞灣的冰冷海水里進行。
這屆奧運會游泳比賽的泳道堪稱一絕,竟然是用水面上漂浮的南瓜作為泳道標記。并且泳距也未經測量,完全憑發(fā)令員的感覺進行估計。令人捧腹的還不止這些,比賽的方法更加令人驚嘆。比賽組織方先用小輪船把運動員們載離海岸,發(fā)令員覺得距離合適了,便發(fā)令讓選手游回岸邊。比賽對選手沒有任何要求,無論他們泳姿如何,全憑他們自由發(fā)揮,最終以到達岸邊的先后決定名次。報名參賽的有9人,游到終點時發(fā)現(xiàn)只有5人堅持下來。
趣聞星級:★★★★★
奇特的起跑姿勢
田徑賽場上,塵土飛揚,笑聲陣陣,在稍有斜坡的跑道上,正在舉行100米決賽。在5個決賽者中有一位來自美國的運動員托·伯克,他穿著與眾不同的背心和褲衩,與其他穿著過膝短褲的運動員相比,伯克的裝束引來了觀眾席上的陣陣嘲笑聲,觀眾中的女性甚至掩臉不敢正視。
在決賽時,運動員有的幾乎是直挺挺地站著,有的彎著腰,唯有伯克采取了近似蹲踞式的起跑姿勢,這又引起了觀眾的好奇和哄笑。然而,伯克對此置若罔聞,以12秒整的時間奪得了現(xiàn)代奧運會 100米的第一個冠軍。伯克還以54秒2的成績奪得了400米跑的桂冠,觀眾們這才驚呼:“飛毛腿,第一位飛毛腿?!?/p>
趣聞星級:★★★★☆
不靠技術,比運氣
第二屆奧運會在巴黎舉行,同時這里也正在舉行國際博覽會,東道主把一些項目穿插在其中進行。
田徑賽場被安排在地區(qū)狹小,跑道崎嶇不平,土質松散,草木橫生的布隆斯基林區(qū)舉行。場內長滿大樹,投擲出去的鐵餅、鏈球常常遭遇大樹的阻礙。誰能穿過樹杈之間的空隙,將鐵餅投出去,誰就能投得最遠。
上屆冠軍美國選手加列特投出的鐵餅“屢投屢中”,全打在樹杈上,結果成績平平。匈牙利選手鮑埃爾運氣不錯,鐵餅正好從幾個樹杈之間穿了過去,盡管也沒有多遠,可是因為其他選手的鐵餅幾乎全打在了樹杈上,所以他最后拿了冠軍。
趣聞星級:★★★★
撐桿與爬桿
在第三屆奧運會時,國際田聯(lián)還沒有成立,規(guī)則也未統(tǒng)一。比賽使用什么招式的都有,大家各顯其能,花樣百出。撐桿跳高時各人過桿動作更是五花八門,令人嘆為觀止。輪到日本選手富達依試跳時,只見他從容不迫地走到橫桿下,把撐桿一端深深地插入沙堆,然后抓住豎直的撐桿爬到頂端,越過桿跳下來。他的爬桿跳高動作,弄得裁判員不知所措,觀眾目瞪口呆,成績未被承認。裁判員們商量一陣后告訴他,應當手持撐桿加以助跑起跳的成績才有效。富達依似乎明白了,只見他手持橫桿,稍加幾步助跑,然后又喜劇重演,并獲得最好成績。評委會最后決定不承認他的成績,并規(guī)定撐桿跳高必須先有一段距離的助跑,單腳起跳后躍過橫桿,不得使用雙手交換上爬。
這個規(guī)定一直沿用至今。比賽過后大家才明白,原來富達依是日本有名的雜技演員,所以他能在豎直的撐桿上雙手交替往上爬,這對一般人來說則非易事。
趣聞星級:★★★☆
黃蜂“出力”奪桂冠
在羅馬奧運會公路自行車賽上,爭奪非常激烈,在離終點最后一圈的時候,誰都無法判斷哪一個隊將摘取桂冠。就在這緊要關頭,意大利選手巴依雷蒂的右腿突然被黃蜂狠狠地蜇了一下,他擔心由于這一蜇可能會引起右腿肌肉麻痹,于是拼命蹬車向終點沖刺。他的隊友們也緊緊跟著,寸步不離。這樣,意大利自行車隊第一個到達終點,贏得了冠軍。
趣聞星級:★★★☆
銀銅各半的獎牌
1936年第11屆奧運會的撐桿跳高比賽堪稱撐桿跳高史上“最長的一頁”,從當天下午開始一直持續(xù)到晚上9時,才決出冠軍的歸屬,美國選手海多斯用了七個多小時才力挫群雄,以4.35米榮獲冠軍??墒莵嗆姷淖挥烧l來坐又讓人大傷腦筋:日本的西田修平、大江季雄和美國的塞夫頓成績相同。按規(guī)則,他們3人必須繼續(xù)比賽以決出名次。結果兩名日本選手的成績又相同,塞夫頓則被淘汰出局。為了決出第二名,西田修平和大江季雄只得繼續(xù)比賽。由于時間已是深夜,比賽不得不停下來,裁判委員會經過商量,決定第1次試跳4.25米成功的西田修平獲銀牌,大江季雄獲銅牌。但第2天發(fā)獎時,西田修平卻發(fā)揚風格,讓自己的隊友大江季雄站在第2名的位置上。
奧運會會后,兩人將自己的獎牌切開,再焊成銀銅各半的獎牌。每人各保留一塊銀銅各半的特別獎牌。在奧運史上傳為佳話!
趣聞星級:★★☆
奧運會感人篇:
奧運會不僅僅是一場角逐名次的比賽,還是一場洋溢著溫情的比賽,其中潺潺流動的真情,讓我們感動著,欽佩著。
希臘舉重運動員迪馬斯的兩枚獎牌
獲得三次奧運舉重冠軍的希臘運動員迪馬斯希望在家鄉(xiāng)父老面前,用一枚金牌為自己的運動生涯謝幕。然而他只獲得了銅牌。在頒獎儀式上,在宣布了他的名字和獎項后,全場觀眾起立鼓掌長達十幾分鐘,向他們心目中的英雄表示敬意。迪馬斯說,這次我獲得了兩枚獎牌,一枚銅牌,是賽會頒發(fā)給我的;一枚金牌,是我的人民頒發(fā)給我的。
感人星級:★★★★★
捐出金牌救助白血病兒童的波蘭女運動員
波蘭女運動員奧蒂麗亞·杰德捷澤扎克獲得了雅典奧運會女子200米蝶泳的金牌,她也是波蘭在游泳項目上的第一位奧運冠軍。但更為可貴的是,她把這枚金牌拍賣了,并將拍賣所得捐獻給了兒童醫(yī)院用于救治白血病兒童。
感人星級:★★★★☆
千百年來,奧運會一直以一個不斷發(fā)展的蓬勃姿態(tài)向前行進著,在奧運會的涓涓歷史中,除了上演著一幕幕斗志昂揚的賽事,還無時不刻地發(fā)生著鮮為人知的故事,或許讓我們歡笑,或許讓我們感動,卻都是運動員的真實展現(xiàn),唯有珍藏,細細品味,才覺刻骨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