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鄰
維·羅斯為他的《告別薩特》一書起了一個莊重、肅穆的書名,就他來說,這種方式只與“崇敬”有關(guān)。但波伏娃,這位與薩特私生活極為密切的女人,卻用了《柔和之死》這樣一個充滿溫情的書名命名了薩特的死亡。比起《告別薩特》一書,在《柔和之死》這樣一個書名下,波伏娃卻近乎冷靜、甚至是冷酷地極為真實地描述了薩特從精神到肉體的整個衰頹過程。
與一般人相反,是對薩特從精神到肉體都有著無微不至了解的這個女人,這個“可怕”女人的記述猶如看護一般的精細:
薩特在醫(yī)生的要求下戒了煙;
截去腳趾;
截去雙腿;
嗜酒如命的薩特因醉酒躺臥在地毯上;
無腿的廢人;
廢人(換一種不人道的說法是叫做瞎子);
若干個小時不醒人事……
波伏娃這樣的細節(jié)描繪甚至引起了普遍的憤怒。她自然清楚這一點,這個非凡的女人自知很少會有人理解她,但她決意做下去。她清楚地表明她要把殘疾、無助、被動也一并算做薩特這個光彩照人的人身上的一部分,算做現(xiàn)實的一部分。波伏娃近乎干澀的考究之筆,雖然可能與她“可怖”的癖好有關(guān),但可能更與現(xiàn)實有關(guān),與波伏娃更為深入地理解這個世界有關(guān)。這面冰冷的鏡子,波伏娃不愿放棄。她不僅親眼目睹病人痛苦的情狀,而且也能把種種現(xiàn)象轉(zhuǎn)譯為芭蕾、宮廷大禮、死者之舞。這個陰森可怕的歡樂女神!
世界需要這樣的人,不斷為我們展現(xiàn)我們所看不到的,甚至是我們所不愿看見的。我們需要看見這些,并且在這些陰影下真誠、勇敢地生活。
(劉祥熙摘自《凝視與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