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德廉
在眾多的星球中,唯獨地球身披藍色,顯得那么美麗?寧靜而又生機勃勃?但是,就是這個充滿生機的地球,有沒有可能與其他星球相撞,遭到“天外橫禍”而毀于一旦呢?
隨著人類對宇宙空間的了解越來越多,發(fā)現(xiàn)的太陽系小行星和彗星多到數(shù)以億計,它們多次向地球撞來,使地球幾遭不測?人類從蒙昧中醒悟過來,驚呼地球正處在星際大碰撞的危險之中?
木星上的星際大碰撞?大爆炸
人類之所以必須嚴密關注星際碰撞,是因為這種碰撞爆發(fā)的能量之大和造成的破壞之嚴重,都是毀滅性的?這是地震?海嘯?颶風等不可比擬的?彗星和木星間發(fā)生的大碰撞就是人類親眼所見的一個生動的例子?
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照與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的排列,它排在第五,地球排在第三,兩者之間僅隔一個火星,可謂是近鄰了!可就是木星這個近鄰,1994年遭到一次天外橫禍——與一顆彗星相撞,發(fā)生了令人驚悸的大爆炸?
1994年7月17日3時半起,一顆名叫“蘇梅克-利維9號”的彗星,在木星引力的撕扯下分裂為21顆彗核,并逐個與木星相撞,至7月22日16時方告結(jié)束?這是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在太陽系里首次觀測到的星球與星球相撞事件,是20世紀驚心動魄的天文奇觀?
7月17日開始,21顆彗核在天文學家預定的時間與地點,以每秒60多公里的速度撞向木星?木星大氣因與慧星摩擦產(chǎn)生高溫而燃燒,溫度高達10000℃?木星上遍布巨大的火球和騰空而起的蘑菇云,拋射物沖上數(shù)千公里的高空?在天文望遠鏡里,被彗星撞擊過的木星的表面留下一個巨大的暗斑狀創(chuàng)面?天文學家在7月22日19時15分,從南京紫金山天文臺的望遠鏡里遙望木星時,清楚地看到木星上兩個巨大的暗斑?據(jù)天文學家介紹,其中一個暗斑直徑達3萬多公里?
這次彗木相撞釋放的能量更是驚人!每顆直徑為2公里的彗核撞擊木星,就可釋放出相當5萬億噸TNT的能量?而這次撞擊木星的直徑在2公里以上的彗核就有6顆,此外還有15顆較小的彗核?據(jù)專家測算,撞擊產(chǎn)生的總能量相當于幾十萬億噸TNT,亦即相當于幾十億顆美國1945年投到日本長崎的稱為“小胖子”的原子彈所釋放的能量?
地球會在一次大碰撞中毀滅嗎
人們在驚悸之余自然會問:木星上發(fā)生的一幕也會在地球上重演嗎?地球會在一次大爆炸中毀滅嗎?科學家的回答是:由于地球和木星同是圍繞太陽公轉(zhuǎn)的行星,不能排除有朝一日某顆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地球的危險?一旦此類事件發(fā)生,其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事實上,人類已經(jīng)多次走到毀滅的邊緣?
1937年10月的一個夜晚,當人們呼呼入睡的時候,一顆小行星悄悄地從地球身邊擦過?人們只是事后從天文望遠鏡的照片中才發(fā)現(xiàn)這一危險?德國海登堡天文臺的天文學家卡爾?利斯及其他天文學家將這顆小行星命名為海木斯,其直徑為1073米,飛行速度為每秒22公里?如果它與地球相撞,那么將會釋放相當于1000億噸黃色炸藥的能量,也就是相當于在地球上引爆500萬顆投在廣島那樣大小的原子彈?
1989年3月底,一顆前所未知的小行星差點與地球相撞?后來這顆小行星被命名為1989FC,它的直徑為1600米?如果它晚6個小時穿過地球軌道,那就正好與地球相撞?如果不幸成為事實的話,那么地球?qū)教幨切苄芰一?連續(xù)高溫,地震?海嘯此起彼伏?可怕的類似“核冬天”的慘景也會出現(xiàn):地球被厚厚的塵埃和濃煙所籠罩,見不到太陽,大地一片漆黑?氣溫急劇下降,洪水泛濫成災,颶風肆虐,大批動植物被凍死?人類也將面臨滅頂之災?
多年來,關于小行星撞擊地球的警訊不絕于耳?2006年12月24日,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一顆名為“阿波菲斯”(希臘語,意為“毀滅之神”)的小行星已經(jīng)進入了美國宇航局(NASA)的視線?這顆小行星將于2029年運行至離地球只有2.2萬英里處,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很有可能撞向地球?
另外,小行星的“彈子游戲效應”可使更多的小行星靠近地球,增加了他們碰撞地球的機會?在火星與木星之間有一個小行星帶,這些小行星分成數(shù)個環(huán)運行?這些小行星互相撞擊之后,即掉到距地球更近的一個環(huán)上,這就是所謂“彈子游戲效應”?由于這個效應,使很多小行星不斷來到地球軌道上,這樣就大大增加了他們與地球相撞的機會?
據(jù)美國航空與宇航局1992年統(tǒng)計,運行路線與地球軌道交叉?直徑大于800米的小行星有1000~4000顆,直徑在90米以上并與地球軌道交叉的有30萬顆之多?其中還有50顆直徑自5~50米的小行星,它們與地球的距離比地月距離還近?除小行星外,太陽系中還有數(shù)以億計的彗星?地球在分布如此眾多的小星星的空間中穿行,發(fā)生偶然的碰撞就毫不奇怪了?
至于遍布世界各地的隕石坑,則是地球遭到小行星?彗星撞擊的證明?在美國芝加哥以南100公里處,可以看到一個直徑為13公里的隕石坑?經(jīng)測定,這是3億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所造成的?在衣阿華州曼森附近的一片莊稼地里,也有一個直徑為35公里的隕石坑?其中最著名的是20世紀90年代找到的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沖積層下的隕石坑,直徑180公里?根據(jù)撞擊物理學原理,對于較大的撞擊坑來說,坑的大小是撞擊物的20倍,由此推算出這顆小天體的直徑約為10公里?這次撞擊產(chǎn)生的能量約為160萬億噸TNT爆炸所產(chǎn)生的能量,相當于地球表面上每平方公里爆炸一顆氫彈,從而造成物種大量滅絕?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世界找到這種大隕石坑不下100處?
總之,地球在廣袤幽遠的宇宙中漫游,猶如一葉扁舟飄忽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之上,時而會遇到風暴,時而又會碰到暗礁?水雷?地球之旅,也絕非永遠都是平安的?
科學家在設法拯救地球
不斷發(fā)生的天體撞擊事件,引起了科學家的嚴密關注?人類再也不能漠視自己面臨的危險了?1993年5月,一個國際專題討論會在意大利召開,并通過了關于小行星?彗星撞擊地球危險性的《埃里斯宣言》?這標志著科學家已行動起來,正在運用自己的學識來拯救地球?
作為拯救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加強對天體的觀察,對潛在的危險天體逐個記錄在案,并監(jiān)視其運行情況,如果他們一旦危及地球,人們便有充分的時間來實施拯救方案?
1967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包?薩道夫教授向他的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如果6個月以后,一顆直徑為1600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那么該怎樣拯救地球?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說,用核導彈在空中炸毀小行星,使它改變原來的運行方向?薩道夫教授認為這樣有90%的成功可能性?此外,科學家還提出向危險天體發(fā)射太陽帆,讓太陽帆接受太陽發(fā)射的粒子流,使來犯行星改變運行方向,從而避免與地球相撞?
怎樣避免小行星和彗星撞擊地球呢?這是一個難題,科學家在這方面的工作還剛剛開始?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一定會有更多的辦法來拯救地球和人類文明?1994年全世界科學家相互合作,成功地組織了對木彗大碰撞的預報與觀測,就是這種力量的一種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