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錫星
1997年東南亞的金融危機在印尼引發(fā)了一場民主化浪潮。
印尼民主轉型速度之快令人始料不及,但民主實踐的前景面臨挑戰(zhàn)
1997年始于泰國的金融危機,在1998年初正面襲擊印度尼西亞。這場風暴在印尼引發(fā)了一股民主化浪潮。在這一浪潮的沖擊下,經(jīng)營32年的蘇哈托強權統(tǒng)治轟然崩塌。持續(xù)惡化的印尼金融危機與經(jīng)濟形勢是導致蘇哈托辭職的最直接原因。蘇哈托被迫辭職,標志著印尼一個舊時代的結束,一個民主轉型新時期由此拉開序幕。
“第三大民主國家”的速成
沒有人料到蘇哈托政權垮臺如此突然,同樣沒有人料到印尼民主轉型的速度如此之快。
印尼的民主改革進程,大體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哈比比執(zhí)政時期,印尼開始了第一階段的憲政改革。改革措施包括釋放政治犯;首次修改憲法,頒布新的政黨法,解除黨禁;恢復言論集會、游行自由等基本人權;舉行自由公正的選舉;大大增加了立法機構內的選舉成員,同時也減少了軍隊代表的數(shù)目;總統(tǒng)的任期作了最多兩屆的限制等等。在這些改革基礎之上,印尼在1999年成功地進行了30多年來第一次自由的議會選舉和總統(tǒng)選舉,這無疑是印尼在民主化道路上的一次飛躍。
第二階段的民主改革是在瓦希德和梅加瓦蒂出任總統(tǒng)時期醞釀并實施的。這次改革的成果集中反映在先后3個憲法修正案和印尼國會2003年7月通過的一系列法律上。根據(jù)這些新法律,今年4月,印尼舉行了充分自由民主的國會和地方代表理事會成員的選舉;7月舉行了印尼歷史上第一次總統(tǒng)直接選舉。印尼憲政民主又向前跨進了一大步。
印尼近幾年憲政改革的突出進步主要反映在五個方面:
第一,人民大眾的政治參與程度大大提高了。反觀蘇哈托的“新秩序”時代,人民大眾在政治參與方面受到很多限制;第二,各項人權有了法律上的保障?!靶轮刃颉睍r期,人民沒有充分的結社、集會、出版、言論、信仰等自由,種族歧視普遍存在,非當?shù)孛褡寰用竦墓窈戏ǖ匚坏貌坏奖U?;第三,法制化和程序化程度大大提高?!靶轮刃颉睍r期,蘇哈托利用軍隊和它的御用政黨“專業(yè)集團”實行強人政治。作為總統(tǒng),蘇哈托實際上控制著一切權力,政治動作過程往往是黑箱操作,一切法律程序都形同虛設??偨y(tǒng)選舉方式不是通過秘密的無記名投票,而是采取鼓掌通過的方式;第四,軍警和官僚機構中立化,完善了政黨政治。根據(jù)西方民主憲政模式和文官至上原則,堅持軍隊職業(yè)化和非政治化,在政黨政治中軍隊和警察保持中立,不參與政黨政治和參加競選,不能擔任議員等公職;第五,突出了權力的分散和制衡?!靶轮刃颉睍r期,印尼的政府制度奉行總統(tǒng)制,但是這種總統(tǒng)制同美國三權分立式的總統(tǒng)制大不相同。它的總統(tǒng)制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權力高度集中于總統(tǒng),總統(tǒng)的權力很難制約。
所有這些改革標志著印尼在法律層面的民主已經(jīng)接近了西方的標準。難怪有人將印尼稱為世界上“第三大民主國家”。
艱難的民主實踐
民主化在印尼社會顯示了初步成效。自蘇哈托垮臺以來,印尼政府經(jīng)歷了哈比比-瓦希德-梅加瓦蒂三屆政府的變動,這三次政權更迭雖然伴隨著街頭抗爭和社會動蕩,但總的說來權力轉移基本上沒有脫離法律程序和民主游戲規(guī)則的軌道。
此外,人民大眾的人權得到了初步的落實,人們不必擔心政治迫害,可以隨便批評總統(tǒng)等政府官員,各種媒體可以自由發(fā)表政治言論。在人權方面,表現(xiàn)最為突出的是華人政治地位的變化。敵視和歧視華人的許多法律已被廢止,華人也可以放心大膽地弘揚自己的文化,發(fā)行報刊,開辦華校,甚至華人的春節(jié)也被確立為全國法定假日。
然而,民主實踐的過程也伴隨著許多的困難。首先,印尼經(jīng)濟長期低迷,回升乏力,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貧困問題有所惡化。雖然經(jīng)濟狀況不佳的一個重要原因是1997年的金融危機,但同馬來西亞的情況相比,顯然民主的印尼政府不如威權的馬來西亞政府能更有效地治理經(jīng)濟。
同“新秩序”時期相比,印尼的政治更加動蕩,亞齊獨立運動鬧得如火如荼;安汝和馬魯古地區(qū)的伊斯蘭教同基督教沖突愈演愈烈。動蕩之中,人們普遍缺乏安全感。此外,民主政府上臺后,信誓旦旦要懲治腐敗,然而,不僅原來的腐敗沒有懲治,自身也被腐敗所俘虜。瓦希德上臺不久就被貪污丑聞弄得焦頭爛額,而且最終被國會彈劾。梅加瓦蒂的斗爭民主黨在腐敗問題上也備受指責。印尼被“透明國際”列為世界上少數(shù)幾個最腐敗的國家之一。
困境之中,民眾的懷舊情緒油然而生。據(jù)一個民意調查,58%的受訪者認為,在蘇哈托時代他們的生活條件更好一些。人們開始希望看到一個像蘇哈托一樣強有力的領導人。2004年的議會選舉和總統(tǒng)選舉印證了印尼人的心理和愿望,軍事強人蘇西洛在總統(tǒng)選舉中遙遙領先。他們已經(jīng)看到,印尼面臨的社會問題太多,需要一個強勢政府才能解決這些難題。人們期待著蘇西洛這個“不獨裁的強人”,能將印尼帶出困境。
無疑,如何在鞏固民主成果的同時,建立一個清明而有效率的政府,是今后印尼民主實踐過程中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
(作者系廣州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