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開良等
其實,我在城市里居住已經(jīng)十八年了,小時候剛來,對一切都充滿好奇和敬意。如今,我卻執(zhí)意想離開城市,因為充斥我眼球的是城管的粗暴執(zhí)法、房地產開發(fā)商的奸詐、醫(yī)生的冷漠、行政部門的不作為、人情與法的混淆、某些政府官員的高傲與做秀等等。
——徐開良
無奈的人,既離不開城市,又想逃離城市。
——欣駿
我不喜歡城市生活的理由:道路寬闊了,可還是很擁擠;雖然高樓林立,但我們買不起;商店里商品琳瑯滿目,可許多東西不是物有所值;機關里的工資很高,工薪階層收入很少,貧富差距拉大……
——南楊
城市是討生活的地方。但絕不是享受生活的地方。城市的公寓只是人生的驛站,而不是家園。
——甘傳炳
我只是個外來的打工者,可我心目中也有自己夢想的城市,首先是包容的,包容不同的藝術。包容不同的建筑風格,包容不同的人群。
——五味子
最受不了的就是一些大樓的設計者,其架勢仿佛要把城市變成試驗品,一些奇形怪狀,不好看也不實用的大廈不知道會遭到多少人的恥笑,可某些地方管事兒的還在沾沾自喜。都是這些人搞砸了城市建設。
——吳夫
當所有的城市都趨同鋼筋水泥,都走向單一的“高大全”時,城市里僅有的詩意也蕩然無存了。多年后,我們的孩子也許再也感受不到“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的恬靜;再也不能體悟“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喜悅;也許永遠也不能懂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艱辛。城市不能只有鋼筋的軀殼,還必須有田園的靈魂!
——賈桂強
城市病其實也就是人的病。
——137xxxx8944
城市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人們的心靈空間卻越來越小!
——老張
現(xiàn)在的城市,奉行叢林法則。這里涂抹著自私、冷漠、高傲、光鮮的色彩,是一個充斥著欲望的所在。這里有豐富的物質,心靈卻無所歸依!金錢沒能堆積出良善和感恩。繼地面水泥化,居住樓房化,寬馬路,大廣場之后,就是人心的硬化,情感的荒蕪!
——野渡閑樵
無論在城市還是鄉(xiāng)村,人要的都是生存。然而更多的人要發(fā)展,城市是最好的發(fā)展空間。在城市里,有幾乎一切人們想要的東西:高質量的生活,無數(shù)功成名就的機會。城市是美好的。
——木家
城市是文明進步的產物,但城市對文明的踐踏和破壞遠遠大于鄉(xiāng)村;
城市是人山人海的組合,但鬧市中的人們卻有著無窮的寂寞和孤獨;
城市里的交通方便快捷,但住宅樓上對門與對門的距離卻永遠是那么遙遠。
——醉里歡笑
城市畢竟代表了現(xiàn)代文明,在文明的發(fā)展過程中一定會有些混亂和不合理,我認為我們的心態(tài)還應保持平和。那些批評城市冷漠、抨擊城市病的人,如果都能從我做起,城市一定會有個和諧的未來。
——墨竹
理想中的城市,應該干凈而美麗——沒有刺耳的汽笛,沒有迷眼的塵埃,沒有鬧心的廣告;通衢大道與背街小巷一樣整潔有序,高樓大廈與平房小戶一樣安全舒適;人們不論來自何方、從事何種工作,都能夠彼此關愛,互相謙讓。
——江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