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蒲柳
曾躋身于新時期詩界少壯派的作家錢萬成先生,近年來又創(chuàng)作了大量散文,詩與散文對接,嬗變?yōu)檎芾砼c激情的切換,從而形成作家的一種獨特風格,既融合敘事、寫人、抒情、狀物,又注入了針砭與批判的文化元素,讀將起來,如沐春風,切中肯綮之感油然而生。
最近,作者有《錢萬成散文選》出版,我們從中選出《朋友》、《鏡》、《男人與女人》、《說人》、《說愛》、《說路》、《論善惡》、《論父子》、《論女人》九篇。激賞這些情真意切的作品,能品讀出朋友的真諦,體味到鏡子的諸多哲理,感受到男人與女人的是是非非,理解人性的點點滴滴,愛的蘊含豐富多彩,人生道路崎嶇坎坷,善與惡的辨證法則,父子之間的情與理,女人的心路歷程……這些呆板的概念在作家的筆端流淌出動人的音符。人來到這個世界,就無法回避這些不可逾越的時段,順應潮流者度過愉快而有意義的一生,逆人生之規(guī)律者可能命運多舛。
就說“朋友”吧。大約每個人都有一個或幾個甚至更多,但似乎很少有人去驗證自己到底是幾個人的朋友。因為“朋友就像一棵樹,沒有朋友,人生就少了一道風景;朋友就像一束花,沒有朋友,生活就少了一份溫馨”。一個人的“風景”愈靚麗,朋友的純度便越高;其“溫馨”的感受愈濃,朋友的情誼便愈深厚。否則,朋友變成“女人的項鏈”或“廉價的鞋子”,那還是“朋友”嗎?記得少年時,甭說每天,便是一年,也聽不到幾次“朋友”這個詞兒,可如今,不論在賓館還是在會場,不論是車站還是馬路,“朋友”之聲不絕于耳,但是能夠成為“沒有血緣的兄弟”者有幾何?能夠“同甘共苦”、“共享快樂”者又有幾何?“朋友”貶值到每個人隨時都可以掏出一大把的今天,不知是社會的虛偽還是時代的疾患使然?
再說“愛”吧。愛,可能已成為當今使用頻率最高的詞,不是嗎?十首歌曲最少有九首半唱的是愛,那半首雖未出現“愛”,但很可能用“熱吻”、“相擁”代替;近些年來的電視劇,也達到無愛不成戲的格局。但,假如給出一份隨機調查,讓整日說愛、唱愛、寫愛的人回答什么是愛,能回答說“愛是一種機緣”、“愛是一種默契”、“愛是一種奉獻”、“愛是一種癡迷”者,我想很可能寥若晨星,其依據是父子、母女、兄弟、夫妻、情人之間往往為一點點小事而反目甚或走上法庭的社會新聞多如牛毛?!墩f愛》詮釋得入木三分,沁人心脾。
人們天天走路,可對“路”的感悟有幾多?人,自邁開雙腳能自己行走起,一生中將走多少路?而人生之路,每人一條,十個人十條人生之路,一百個人一百條人生之路,一萬個人一萬條人生之路,為什么同一個起點,而終點卻千差萬別;人生之路,各有千秋,可是有幾人參考過、比較過、總結過別人之路與自己之路?《說路》感悟得深沉而別具一格。
男人在這個世界上可謂出盡了風頭,國王、皇帝、總統(tǒng);發(fā)明家、航海家、數學家、探險家;戰(zhàn)斗英雄、抗洪英雄、爆破英雄、傳奇英雄……然而真正讀懂女人者幾何?女人是“一種特殊的音樂”、“一幅深奧的油畫”,女人“柔情似水”、“心細如沙”、“變化莫測”;“女人在很多時候都是精神病患者。因為她們常常生活在幻境之中。她們把臆想作為現實,把痛苦或歡樂無限地夸大。但一旦從幻夢中醒來,卻又常常追悔莫及?!边@個分析與論證可謂經典?!都t樓夢》、《安娜·卡列尼娜》等經典對女人的刻畫與描寫堪稱絕響,錢萬成的論證令人拍案叫絕?!耙粋€高尚的男人和一個庸俗的女人生活在一起,也會變得庸俗;一個庸俗的女人和一個高尚的男人生活在一起,她卻絕不會變得高尚。”這個論斷,凡是有些人生經驗的人,都會認同吧。
這種“袖珍哲理”式雜文,一般地講一篇作品一個題旨,由表及里、由淺到深、全方位地舉證、論述,哲理性較強,讀后如醍醐灌頂、恍然大悟,并長久地刻錄在記憶的屏幕上。
“袖珍哲理”式雜文短小精悍,言簡意賅,一般只有三五百字;比喻恰切新穎,形象生動鮮活,語境優(yōu)美嫻熟。它與一般的雜文相比,閑筆也是綠葉,無聲勝過有聲,雖然講的是哲理,但它又是寓理于情,寓理于美的。讀這樣的雜文,往往給人以一當十之感。而創(chuàng)作這類雜文又十分不易,這需要學養(yǎng)、人生經驗、歷史知識、社會學精髓、創(chuàng)作激情和雜文理念等。
我勸朋友們多讀“袖珍哲理”式雜文。雜文作者參閱、借鑒這類雜文,將會使你的雜文創(chuàng)作更有美學價值和深刻意蘊。
2007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