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者
張伯苓先生曾言:“我不給孩子留財產(chǎn),我給他們留德?!?/p>
陶行知曾對常見的教育家進行過分類:“一種是政客的教育家,他只會運動,把持,說官話;一種是書生的教育家,他只會讀書,教書,做文章;一種是經(jīng)驗的教育家,他只會盲行,盲動,悶起頭來,辦……辦……辦。第一種不必說了,第二第三兩種也都不是最高尚者?!?/p>
梅貽琦說:“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p>
蔡元培說:“一已之學說,不得束縛他人;而他人之學說,亦不束縛自己。誠如是,則科學、社會等等,均將任吾人自由討論矣。”
傅斯年說:“蔡元培先生實在代表兩種偉大文化,一日,中國傳統(tǒng)圣賢之修養(yǎng);一曰,西歐自由博愛之理想。此兩種文化,具其一難,兼?zhèn)溆炔豢捎M。先生歿后,此兩種文化,在中國之氣象已亡矣!”
三十一歲就當清華大學校長的羅家倫說:“我們抗戰(zhàn),是武力對武力,教育對教育,大學對大學,中央大學所對著的是日本東京帝國大學?!?/p>
孔子曰:“有教無類?!?/p>
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
有人說:“你要為國家犧牲你的自由”,胡適說:“爭取你個人的自由,就是爭取國家的自由。一個真正的開明進步的國家,不是一群奴才造成的,是要有獨立個性,有自由思考的人造成的?!?/p>
陳獨秀說:“蓋教育之道無他,乃以發(fā)展人間身心之所長而去其短,長與短即適與不適也?!?/p>
王國維說:“無高尚偉大之人格,而有高尚偉大之文章者,殆未之有也?!?/p>
梁啟超說:“亡而存之,廢而舉之,愚而智之,弱而強之,條理萬端,皆為本于學校?!?/p>
蔣介石的“文膽”陳布雷向蔣建議應該派一位德才兼?zhèn)涞膶W者去擔任浙大校長,并推薦了留美回國的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蔣介石讓陳布雷去找竺可楨談,竺可楨說:要我擔任浙大校長必須依我三個條件:一、校政由我全權負責,外人不得干預;二、所需經(jīng)費必須保證供給;三、只擔任一年。
蔣夢麟說:“我在大學中搞了幾十年,經(jīng)過許多風潮,發(fā)現(xiàn)了一個規(guī)律:一個大學中有三派勢力,一派是校長,一派是教授,一派是學生,在這三派勢力中,如果有兩派聯(lián)合起來反對第三派,第三派必然要失敗?!?/p>
[選自2006年10月7日《教育樂客》]
題圖/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