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 靜
一
每年兩會要來,都有各形各色的節(jié)目與信箱開通,盡兩會與民眾溝通之責。但十數(shù)天后。統(tǒng)統(tǒng)關(guān)掉。
每次這種眾聲喧嘩之后,一下子龍頭關(guān)得那么徹底,關(guān)得滴水不漏,讓我這個身在媒體的人,也覺得荒誕。
朋友在MsN上說:“你可以了解一下美國的C—SPAN,看看人家美國記者怎么報道國會?!?/p>
電視臺?
我只聽熟了CNN,ABC,CBS,PBS,F(xiàn)OX,C……什么?
二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時候,美國議員埃里奧特說:“我不相信公眾對我們政府的信心會有所改變,除非他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們在做什么和我們怎么做?!?/p>
他的意思是,信任必須建立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而理解從哪兒來?來源于公眾對政府的目的和行為的清晰的認識。他說:“電視攝像機,我相信,可以提供這一清晰的認識。”
C—SPAN(有線衛(wèi)星公共事務(wù)網(wǎng))就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誕生。以報道國會事務(wù)為主,一共擁有三個電視臺、一個電臺和一個網(wǎng)站。
它最基本的一項任務(wù),就是向觀眾提供美國參、眾兩院以及其他討論決定公共政策的機關(guān)自始至終的工作過程。
他們做的事情再簡單不過了——在這些地方架起攝像機。把公共決策的全程錄制下來,在自己的有線頻道全程播出。
它的創(chuàng)始人拉姆說:“我們的任務(wù)是為我們國家的人民提供一個機會來從頭到尾地觀察某些重大事情。”
三
C—SPAN很有意思。
它的工作人員把自己界定為記者,但在他們的工作表里沒有“編輯、評論或者分析”。
C—SPAN的工作人員從不對攝像機中的場景進行剪輯、評論。它強調(diào)要把事實和意見分開。記者即使面對攝像機也從不報告自己的姓名,而是通過報道開始前的旁白或中間打出的標識來區(qū)分不同的報道者。
這是他們的價值觀——盡量不以單個記者、編輯的個人喜好來影響新聞的取舍。而是真正成為“交換評論和批評的論壇”。
拉姆所創(chuàng)造的是一個沒有剪片房的網(wǎng)絡(luò),他說:“C—SPAN是僅有的能夠讓有些人站在麥克風前,不受干擾地表達他的思想的地方。”
每天早上有幾個小時的“call-in”,公眾打電話進來.分共和、民主、獨立三派,就時事進行討論,與記者和政治人物交談。
拉姆說:“我所做的只是幫助你在場?!?/p>
四
朋友把它的網(wǎng)址發(fā)來http://www.c—span.org/,說“注意它的網(wǎng)址是‘.org,美國只有非營利機構(gòu)才能用0rg”。
這樣一個報道公共事務(wù)的電視臺,不是由政府資助的,也沒有像cNN、cBs那些有線電視網(wǎng)一樣,有大的壟斷財團的支持,它甚至沒有商業(yè)廣告。
C—SPAN的全部收入來源于當?shù)亓偃f有線電視用戶。
“作為各有線、衛(wèi)星電視公司經(jīng)營的基本條件之一。它們必須把c—sPAN放在‘基本付費頻道里,這是法律要求。”朋友說。
這就決定了C—SPAN的新聞取材、新聞制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用戶為中心來運作的,不受政治勢力的左右,也不被壟斷財團控制,有機會形成真正的“意見自由市場”。
C—SPAN從不播放商業(yè)廣告和制造政治明星。甚至在1995年,c—SPAN未做任何辛普森殺妻案的報道。
杰克·尼爾森說,“也許它不是新聞,但它一定是傳播,它向我們傳達了政府真正在干什么?!?/p>
而我們在傳播學課上都學過——政治因為傳播才成為政治。
五
拉姆原先是一個政府官員。
約翰遜總統(tǒng)時期在白宮和國防部都干過。
是一個這樣的人.耐心地把這個服務(wù)于公眾的電視機構(gòu)做了二十八年,不為收視率、掙錢和被白宮表揚。
他說:“我忠實于歷史。我們的電視網(wǎng)也屬于歷史。我們喜歡像歷史學家那樣塑造它?!?/p>
什么是歷史學家的立場呢?斯賓諾莎說過“不贊美,不責難,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認識而已”。
【選自2007年2月27日《新浪·博客》】
插圖/0ctav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