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彎兒
轉(zhuǎn)變是無時不在的。根據(jù)美國《人生》雜志近十年的跟蹤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那些能在變化中及時轉(zhuǎn)彎兒的人,大都是較為幸福的人,而那些不肯轉(zhuǎn)彎兒,或是轉(zhuǎn)得很慢的人,容易墮入不幸或痛苦的深淵。如此來說,能不能轉(zhuǎn)彎兒,在人的一生里,是把握幸福的關(guān)鍵。
轉(zhuǎn)彎兒就是思變,就是解脫,就是可寬可窄,或軟或硬,怎么都成,沒有什么不可以的一種狀態(tài)。從這個角度看,轉(zhuǎn)彎兒是一種功夫。
比如魚,在海洋館里就被叫做“海洋動物”,大人孩子參觀都要買票,這時的魚在你的眼里是高貴的海洋動物,人人心里想的都是如何保護它們。可同樣是魚,被放在餐桌上,就成了海鮮。人們拿起筷子,翻來翻去地品嘗,還要議論廚師的手藝。其實本質(zhì)上,海鮮和動物有什么差別呢?本是一類動物,卻由于擱置在不同的地方,變成了兩種概念。于此,你不轉(zhuǎn)彎兒行嗎?
德國生長的一種硬木樹,銷量很大,一直都是供不應(yīng)求。這種硬木樹有兩種用途,一種是做木地板,一種是做木船。做木地板,是要防止被水浸泡,不能沾水,而做了船,卻是要讓它下水,整天在湖海里漂著泡著。同樣的一棵樹,卻有著截然相反的用途。于此,你不轉(zhuǎn)彎兒行嗎?
又如塑料,做成了垃圾桶,就擺在角落里,一輩子裝骯臟的東西;可要是做成了塑料碗、勺,就要天天擦洗,一塵不染,特別衛(wèi)生。有人以為,做了垃圾桶的塑料有毒,做了吃飯的碗的塑料是無毒的,但后來在塑料廠了解到,為了環(huán)保,所有塑料都已無毒化了。垃圾桶和吃飯的碗就是一個胎具里的坯子,絕對的哥兒們,只有出來時的用處不同、待遇不同、被人擺的位置不同,其他的都是一樣。于此,你不轉(zhuǎn)彎兒行嗎?
世上萬物真是奇怪,其實都是變來變?nèi)?,這樣或那樣,不但經(jīng)常轉(zhuǎn)換著位置,而且用途和方向,也南轅北轍地完全不同。人是活物,有思想,有感情,人這一生的變故,也更加復(fù)雜和不可思議。
因此,人若能甘心情愿地接受這些轉(zhuǎn)變,坦然地面對命運賦予自己的一切,一定能好活許多,幸福許多。就像魚可能是玻璃罩子里的“海洋動物”,也可能是餐桌上的“海鮮”一樣;你可以是用來印制巨著的書頁,也可以是用一次就扔的餐巾紙。很多人的一生從高貴到低下,從大人物到小人物,這中間的差距亦如以上描述。
其實做什么都沒有關(guān)系,關(guān)鍵在于你自己是不是懂得這世上的種種變故,能否去承受。
危險地帶
水鹿到池塘邊喝水,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因為水池的四周都埋伏著它的敵人:獅子、野狗、豹子……它們在這里共同等待著水鹿的到來。每次去喝水,對于水鹿來說都有喪命的可能。于是,水鹿萬分謹(jǐn)慎,它們先是小心繞過那些獅子藏身的樹叢,再躲過野狗藏匿的土坡。只有到了水塘前,左右都是寬敞的開闊地,它們才覺得安全些。這樣即使獅子、豹子和野狗出現(xiàn),也不會比水鹿跑得快。于是,到了水池前的水屁,便有了相當(dāng)?shù)陌盐?,此刻它們變得悠然自得,沒有防范。但令它們預(yù)料不到的是,就在它們悠閑地探下頭去,放心大膽地喝水時,卻被水下猛然躥出的鱷魚拖走——生命喪失在了它們認(rèn)為最安全的地方。
海邊的紅尾鴨,為了后代們的安全,會把剛剛孵化出來的小鴨藏在石頭縫兒里,這樣,小鴨便躲過了蒼鷹的攻擊,相對安全了許多。只是這些石縫又窄又深,最后,連紅尾鴨自己也無法將小鴨們弄出來。整個夏天,一只大紅尾鴨能孵出二十幾只小紅尾鴨,但真正能存活下來的還不到三只。大多數(shù)的小鴨只能躺在深深的石縫里,在太陽的曝曬下慢慢渴死。
水中的青魚一直以為,蘆葦?shù)陌涤袄锸亲畎踩牡胤?。因此,每?dāng)遇到危險,青魚便會成群結(jié)隊地扎到有暗影的水下躲藏起來,暗影的深色保護了它們。只是秋天一到,一切便被改變了,青魚在鉆到暗影中尋求保護時,卻被暗影吞噬了。原來所謂的水中暗影,正是一群群火烈鳥——它們的天敵張開的翅膀。
在森林里,野豬與豹子相遇,一般會出現(xiàn)兩種情況:一種是相互對峙,一種是野豬因為感到危險掉頭就跑。多數(shù)時候,野豬會選擇后者。但事實上,它卻完全錯了。在野豬與豹子對峙時,野豬并沒有危險,因為再過幾分鐘,豹子便會被野豬的牙齒與猙獰嚇退。但如果野豬扭頭就跑,豹子則會在背后將它咬死。野豬真正的危險是來自于自己的逃生。
汽車行駛在幾千米高的山道上,拐彎處又急又陡,路旁常會有“山路危險”的牌子作為警示。但在如此危險的地帶,卻鮮有出事,這是高山修路者們的總結(jié)。然而到了一馬平川的山下,平坦寬闊的大路上,車毀人亡的景象卻屢見不鮮。
人生亦如此,失誤與真正的危險常常毫無關(guān)系,我們往往在小河溝里翻船,在不經(jīng)意間失誤,在沒有留意中被絆倒,甚至是在不起眼兒的事上被人中傷,在最想不到的時候栽倒……這些時候也許沒有遇到真正的危險,甚至我們所處的情況是相對安全、而且還是悠然自得的,但卻由于我們意識薄弱、防范疏漏,使這一刻成了人生中真正的危險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