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機(jī)關(guān)生活不可或缺的有趣的存在。不論在正經(jīng)會議上,還是在午餐飯桌上,有沒有小明白在場,氣氛絕對不同。有小明白在,大家也跟著明白;沒有小明白在,大家倒也不是不明白,但在沉悶的會議中總像缺了點什么,在乏味的餐桌上,好像少了一道開胃小菜。
小明白是這樣一種人:別人明白的事,他當(dāng)然明白;別人不明白的事,他也明白,起碼顯得很明白。所以在大家的印象里,沒有小明白不明白的事。該明白的,人家自然明白;不該明白的,人家照樣明白;可明白可不明白的,人家也明白。別人心里明白嘴上不敢說的,人家敢說;即使小明白自己心里不明白的事,憑著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豪氣,也敢說。所以又有人對小明白產(chǎn)生“其實并不太明白”的結(jié)論。
如果只對個別事顯出明白,小明白當(dāng)然難以獲得“小明白”這個光榮稱號。要命的是人家什么都明白,從政治局人事變動,到三流女明星跟誰睡覺;從還未出臺的房改政策,到即將公布的城市規(guī)劃,人家是樣樣都知道,這就不能不讓人肅然起敬。因為總比別人知道的多,所以小明白的臉上總是抑制不住地掛著志得意滿、顧盼自雄的神色,間或又露出諱莫如深、神秘莫測的表情。初來機(jī)關(guān)的年輕人,往往對小明白敬畏有加,覺得人家真是各種事情的活字典。舉凡單位的歷史沿革、領(lǐng)導(dǎo)的榮辱升沉、某男某女的恩恩怨怨,無不在小明白的掌握之中。便是隨意中的幾句閑話,也有使人茅塞頓開、豁然開朗、少走彎路的奇效。所以在年輕人初來單位的幾年,小明白總能成功扮演“青年導(dǎo)師”的角色。當(dāng)然,隨著時光的推移,年輕人漸漸明白,小明白所知不過如此,敬畏的感情也就慢慢淡化了,但這絲毫不會損害小明白的良好感覺。反正機(jī)關(guān)就像一潭活水,年輕人總是一撥接一撥地來,小明白的舞臺雖然難以擴(kuò)大,但也不會縮小到哪里去。
通常的情形是:在別人神采飛揚(yáng)、唾沫四濺的時候,小明白悄然坐在旁邊,微笑著靜聽人家把話說完。那種既寬容又揶揄,既厚道又詭詐的神色,正像一個老謀深算的知情人,面對一個不知深淺的笨蛋,總能讓人適時地感到自己像個十足的傻瓜。當(dāng)別人說得差不多了,聽眾張口結(jié)舌欲知下回分解,卻不知從何找轍的時候,小明白不無雍容地走到前邊,卻不忙著說什么,而是端起那只永遠(yuǎn)握在手中的大號茶杯,慢條斯理地一面喝看,一面慫恿那位剛才說話的主兒:“說呀,接著說呀,哥哥我等著吶?!蹦俏辉緷M口跑舌頭的主兒自知不是小明白的對手,往往嘿嘿幾聲,退避三舍,口中喃喃道:“哪里哪里,還是您老人家說。”話到這個份兒上,小明白自然也就當(dāng)仁不讓,照例要大度地先肯定前邊說話人幾句,稱:“小王所言對是對,只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不過這也難怪,小王才來單位幾天嘛!能把情況了解到這個程度,已經(jīng)相當(dāng)不錯了。剛才說的那件事其實是這樣——”說到此,小明白往往要稍作停頓,做左顧右盼狀。眾聽客往往也適時做出抓耳撓腮、急不可待的樣子,或催促、或請求、或威逼、或要挾,總之使出十八般武藝,令小明白張開金口玉牙。每當(dāng)此時,是小明白最感快活的當(dāng)口,他的全部尊嚴(yán)和自信,仿佛就在此刻定格。你看他那副滿臉笑容、無比陶醉的樣子,誰也不懷疑他是世界上最有成就、最幸福的人。在眾傻瓜的數(shù)次請求之中,小明白終于將“重磅炸彈”投將出去。于是,那或紅或粉或灰或黃的新聞在眾人的“嗷——”聲中爆炸、輻射、升騰,形成沖擊波,迅速向四周擴(kuò)散。眾人在新聞爆炸的聲浪中,又完成一次豐盛的精神會餐。
[選自朱鐵志著《你笑的是你自己》上海出版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