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里的一天,母親從幾百里外的鄉(xiāng)下進城來看我。
我打車到長途汽車站去接她,沒想到路上堵車,到車站時母親坐的那趟車已經(jīng)進站半個多小時了。天近正午,太陽正毒,我焦急地四處尋找著,最后在汽車站前面的廣場中央發(fā)現(xiàn)了母親。她正站在太陽底下。在刺眼的陽光里,腰身微弓的母親背著兩個塞得鼓鼓的大布袋,正在四處張望著。我心里一酸,喊了一聲“媽”。母親看到我,笑了。
我急忙接過那兩個布袋,沒料到,兩個布袋竟重得很,足有幾十斤吧。母親已經(jīng)年邁,我能想象得到,對于一個老人來說,從遙遠的鄉(xiāng)下背著它們進城要花多少力氣。
到家后,母親第一件事就是把兩個布袋都打開,里面滿眼青綠:帶皮的老玉米、頂花帶刺的黃瓜、散發(fā)著泥土清香的大蔥……我住在7樓,樓下便是早市,在這個季節(jié)里,這些蔬菜賣得非常便宜,兩元錢可以買到5個老玉米、4斤黃瓜、兩三把青菜……母親費力從鄉(xiāng)下背來的這些蔬菜,花十幾元錢就可以買到。但年邁的母親不會想到這些,她惟一想到的,是盡可能多背些自己種的蔬菜,帶給遠在城里的兒子。
母親開始清洗黃瓜和茄子,剝開老玉米放到籠屜上,這天晚上,我吃到了這個夏天里最香甜的飯菜。
母親習(xí)慣于每天早起,她在屋子里待不住,說要到早市去逛逛,順便買豆?jié){回來當早點。聽說她要去早市,我急忙搶著說:“媽,這可是7樓哇,來回就是14層,還是我去吧?!蹦赣H在城里住了三天,在我的堅持下,她逛早市的愿望始終沒有實現(xiàn),我也總算安心了,因為我知道,她逛早市時會詢問那些蔬菜的價格。
母親要回鄉(xiāng)了。臨走時,她對我說,等到秋收完她再進城來,那時土豆、白菜和蘿卜都成熟了,可以多背一些來。
我心疼地看著母親,卻不敢說出拒絕的話,笑著對她說:“媽,不要都背進城來,我吃不了多少,但家里得留足了?!蹦赣H被我的話逗笑了,一臉幸福。而我看著母親黑紅的面龐、花白的頭發(fā),眼淚卻幾欲墜落。
我知道,對于兒子,母親早已習(xí)慣了自己的奉獻。背著幾十斤的蔬菜,走幾里遠的村路,然后坐半天的車進城,這在母親的意識里,絕不會是負擔(dān),卻反而是一件快樂的事——因為兒子能吃到自己種植的蔬菜。
天下的母親都如這般——她們總是在對子女的奉獻中找到幸福與滿足,在母親的心里,我們孝敬她們的最好方式不是給予她們什么,而是能經(jīng)常向她們“索取”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