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絢爛的藝術世界中,水彩無疑是最浪漫、最清純、最自由的繪畫語言之一,它以水為脈,以彩為體,依于境而固于神,兼容西方的色彩造型和東方的用筆、氣韻于一體,貫通中西,囊括古今,既如游吟詩人,又似綠岸騎士,令人著迷,叫人神往。
盡管我們見到的最早的水彩作品是德國藝術巨匠丟勒作于1495年的《湖畔松林》,然而現(xiàn)代水彩畫的發(fā)端卻是在英國。英國早在1804年就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水彩畫的民間組織“水彩畫家協(xié)會”,并于1881年正式被官方接納,改名為“英國皇家水彩協(xié)會”。從此,水彩藝術發(fā)展史上許多閃亮的名字和記憶都與英國人聯(lián)系在一起了。
中國對水彩的最早記載出自光緒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頒布的《癸卯學制》,其中把水彩畫列為美術啟蒙教育的重要內容。在1912年創(chuàng)辦的兩江優(yōu)級師范學堂里,水彩畫成為中國藝術院校開設的一門專業(yè)學科。上世紀20年代晚期,中國開始出現(xiàn)論述水彩畫的專著,如1927年出版的倪貽德的《水彩畫概論》,1938年出版的周繼善的《水彩畫實際研究》等。同時,一些研究水彩畫的藝術團體也相繼問世,如1926年劉開渠組織的“彩畫會”,1928年劉海粟組織的“天馬畫會”等。這些專業(yè)書籍和藝術團體的出現(xiàn)無疑對中國早期水彩藝術的發(fā)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廣義上的水彩畫是指以水調色的一個畫種,而從真正意義上來說,透明畫法才是其最突出的品質所在。水彩在用色上的透明性,保持了畫作視覺上的純凈感,從而成為區(qū)別于諸多其他畫種的最大特點??梢哉f,水是這一畫種的命脈和靈魂,是它賦予了色彩以生命,使之透明,使之清澈,使之流動。這水,可調,可鋪,可染,可洗,可干,可濕,故而,能得心應手、靈活應變地使用好水,無疑成為一幅水彩作品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
需要指出的是,水彩畫清純、浪漫的格調又是與其獨特的“留白”技法密不可分的。如同中國畫中的“飛白”一樣,水彩畫中的“白”也是畫面上自然空出的不加涂染的部分,但就二者的視覺意義而言,卻有著本質上的不同。中國畫中的“白”是虛,是無,它既是形象的簡約,又是氣韻的延綿,更是空靈和澄明之境的營造;而水彩畫中的“白”是實,是有,它是保證自然物象真實再現(xiàn)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畫面空間構建的有機整體,用好空白便可達到豐富而生動的視覺效果,其直接目的就是要真實地再現(xiàn)自然。
水彩的造型和用色理論都是以西方寫實繪畫的觀念為基礎的,不論濃烈粗放,還是清婉淡雅,都歸于自然真實的寫照。然而我們卻不能忽視創(chuàng)作過程中畫者情感真性的表達,這也許正是貌似容易的水彩創(chuàng)作成少敗多的一個原因所在。水彩的浪漫品質是由兩部分構成的:一是藝術語言自身的特性,二是畫作背后作者的性情。對于前者而言,無疑需要勤學苦練,不斷提高應有的技能,但又切忌將其引入到一種純屬技術化的炫耀和程式化的俗套中。這種炫耀和俗套終將會變?yōu)樗囆g創(chuàng)造中自由意志的枷鎖,從而使作品因缺乏內在的精神結構和情緒的感染力而最終流于小品式的平庸。正如康定斯基在《論藝術與精神》中所說的那樣:“內在需要所要求的一切技法才是神圣的,而那些來自內在需要以外的所有賣弄都是可笑和可憎的?!币虼?,要想創(chuàng)作出一幅成功的作品,作者自身的修養(yǎng)就顯得尤為重要。就這一點來說,它一方面取決于畫家天生的性情和稟賦,另一方面又是畫家的知識經(jīng)驗、理想經(jīng)驗和生命經(jīng)驗長期積累和匯聚的過程??巳R夫·貝爾指出:只有將外在的形式與內在的認知組合成一個有意味的整體,才能召喚出最深刻的審美情感。這應該是畫家終其一生的追求。
(作者單位: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
責任編輯 陳詩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