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盜亦有道,我說,萬事皆有道,道路行駛,亦然!
一個沉悶的午后,天空堆積如混凝土的陰云越來越厚,一陣電閃雷鳴后,瓢潑大雨如期而至。北京的雨季就是這樣來得快去得也快,不過大雨過后來的可不只是彩虹,尤其對于城市交通而言。
安華橋的積水造成北京三環(huán)沿線“爆堵”,而我不幸成為這場事故的親歷者。憑借以往的經(jīng)驗,把車輛熄火后,靜靜地等待相關人員將積水抽出實為上策,可惜抱這種想法的似乎僅我一人而已。前面的大公共剛閃出半個身位,你看吧,后邊跟著的“瘋狂小面”一腳油門跟上,連帶著身后加塞者有之,狂鳴笛者有之,想夾塞未遂者有之,看著別人加塞自己車技不熟加不進去而著急者更有之,一時間,原本就擁堵的路上更平添了躁動和喧囂吵鬧。
其實,北京對于大雨大雪天氣的應變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您往前蹭那“巴掌大”的地方根本就解決不了問題,這個時候決不能抱著“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的想法,而應該有個“謀定而后動”的過程。
記得曾經(jīng)采訪過一位F1車手,其人調侃道“上海出租車司機使用喇叭的頻率比我開F1換擋的頻率要高得多”!不知在場的其他媒體怎么想,至少當時我的臉紅了。開車加塞或許是司空見慣的事情,那么在城里亂鳴笛,在高速公路最內(nèi)側車道慢行,并線不打燈,長時間開著遠光燈行駛等陋習呢?作為車主的您是否被這些陋習滋擾過、郁悶過?捫心自問,您又是不是這些道路危害的締造者呢?
曾經(jīng)有機會接觸過一位號稱“環(huán)保人士”的車主,言談話語間處處透著專業(yè)的環(huán)保風格,就在我佩服得五體投地時,這位“環(huán)保人士”談得口干舌燥,一瓶礦泉水灌下去順手搖下車窗,將礦泉水瓶“嗖”的一聲扔出車外,大跌眼鏡!汽車,只是一種交通工具,并不是給您權利可以違背自我,可以置他人生存環(huán)境于不顧。
話說重了點,但話糙理不糙,道路行駛的和諧環(huán)境需要每一位車主的貢獻,一個礦泉水瓶、一次漫不經(jīng)心的不打燈變線,一次“熟練”的加塞搶位,可能暫時給您帶來方便,但卻給整個道路環(huán)境造成破壞,如果人人都為了自己方便,那后果可想而知。其實道路行駛的道理再簡單不過,與人方便即是與己方便——我們都知道如果每一輛車都按規(guī)定禮讓行駛,我們的道路怎會不一路暢通!
遠的不說,2008年北京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紀念活動已經(jīng)啟動,全國人民喜迎奧運的熱潮也愈演愈盛,相信每一位國人都會為這次盛事感到光榮,感到自豪。咱中國是擁有5 000年文明的禮儀之邦,款待遠方的客人自然不在話下,北京人的熱心腸也是出了名的,但我還想給每一位北京人,每一位國人提個醒,駕車您多點遵章守紀,少點違章亂紀,多點禮讓為先,少點斗氣飚車,多點文明排隊,少點惡俗加塞,多點環(huán)保意識,少點隨意丟棄。
另外,目前在北京五環(huán)城區(qū)內(nèi)是不容許鳴笛的,而且對違章鳴笛的車輛將處以罰款,所以盡管每輛車都有喇叭,可在城里,為了您和他人遠離噪聲污染,請盡量少按方向盤上的喇叭按鈕,畢竟綠色奧運也是咱們這次北京奧運的主題之一。
由于單位距奧運比賽場館較近,上下班都要經(jīng)過賽場門前,近日經(jīng)過時突然收到一條短信息,大致如下:親愛的觀眾,請您在觀看完比賽后將隨身垃圾帶出場館,請您多彎一次腰,多伸一次手,為了我們共同美好的環(huán)境作出您的貢獻。寥寥數(shù)言,卻令觀者不由得肅然,是啊,只要我們每人都多彎一次腰,多伸一次手,怎么能不給世界一個難忘的奧運盛會!
2008年北京奧運會正一步步向我們走來,作為首都人民的您,作為中國人的您是不是應該律身律己,該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