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藏的這枚“天啟通寶”是元末鑄造,此泉足筆者集泉幾十年中見到的元“天啟”中最不易見到的大珍品。這枚“天啟”錢,銀質,徑25.5毫米,厚1.4毫米,重3.7克,生坑,通體銀銹,美品,唯在“啟”字下有一小孔,余無他傷。元代末年紅巾軍領袖徐壽輝于天啟元年(1358年)鑄“天啟通寶”,翌年改號“天定”又鑄“天定通寶”。徐“天啟”與明“天啟”是不同時代的兩種錢幣,徐“天啟”受元代“至正通寶”的影響,錢廓較細,具元錢遺風,而明代的“天啟”錢廓較闊,多用黃銅鑄,另錢文中徐“天啟”作“普”,明“天啟”的啟為異書。
徐壽輝鑄“天啟”、“天定”兩種錢,但徐“天啟”應屬罕見之錢。戴熙曾說過:“藏錢,足以補史傳之缺者為貴”。
筆者藏的這枚銀天啟,據(jù)考應屬母錢之類,或屬賞賜類,從錢整體來看錢文秀美,方圓規(guī)整,且具中線分型拔模斜度字體均有斜度,鑄造精良,以上特點證實應屬母錢之范疇,如筆者此說能立,則不但補充元代史傳之缺,而且可補泉譜之遺,實屬創(chuàng)見。
筆者所談淺見,敬望專家指正。
(責編: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