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的一個大雨之夜,衛(wèi)夢強正在前往收購國寶大屏風的路上。而那個他特別留意的黑提包里,裝的就是他收購文物的數(shù)百萬現(xiàn)金。
據(jù)衛(wèi)先生說,他醉心收藏近二十年,開始喜歡收購玉器,后來轉(zhuǎn)收木器。近十年來,他幾乎開車跑遍了全中國。每次他聽說有文物的消息,幾乎都是獨自一人駕車,前往目的地收寶。
當他聽說有一套珍貴的大屏風收藏在山西一個農(nóng)民家里的消息后,就獨自帶上幾百萬現(xiàn)金,一個人開車前往山西。
可是,收購大屏風這一路上,老天爺并不作美,天氣一直是陰雨不斷。而且,由于交易地點在農(nóng)村,他一個人開著車,好幾天都只能抱著提包睡在車里。好不容易快到目的地了,還因為路泥道滑差點兒翻車。
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這趟不辭辛苦的旅程總算沒白費。在一處農(nóng)村院落中,衛(wèi)夢強看見了這3組36扇的大屏風。
當時,這些屏風被拆開摞好,放在一個大木箱里。交易時,屏風根本無法一扇扇取出來觀看。衛(wèi)先生只能拿出最上面的兩三扇屏風細看,他一眼就看出,這些屏風絕非等閑之物,肯定是有些年頭的寶貝。
就這樣,衛(wèi)先生拿那個裝滿錢的大提包,換回了一個滿是塵土的破舊木箱??墒撬粗鞠鋮s格外高興,因為他自信地知道,自己淘到寶貝了!
最終,在自己的倉庫中,衛(wèi)夢強請專家?guī)兔M裝了這三組屏風。組裝好的三組屏風大氣磅礴,仔細觀看,大屏風的黑漆表面帶有明顯的“蛇腹紋”,漆質(zhì)細膩平滑。黑漆之上的畫作,透露出中國明末清初獨特的人文氣息,而且畫作采用“款彩”工藝,運刀如筆、剛?cè)嵯酀?,使畫作達到了錦上添花的立體效果。
三組屏風放在一起,一組屏風中的文字左側(cè),雕刻的是當年的滿朝文官;另一屏風上則是記錄了當朝武將;中間一組屏風為山水圖畫。據(jù)專家介紹,這整整36扇的屏風,將順治年間的文武百官全部雕刻在一處,具有相當高的清史研究價值,如此巨大的屏風保存至今,更稱得上屏風中的皇皇巨制。
● 主持人:別人都說,這衛(wèi)先生是位收藏界的“獨行俠”,雖然總是獨來獨往,可每次都大有收獲。這不,專家也說了,這樣的大屏風他也是生平第一次得見,的確是件難得的好東西。然而看著大屏風,我們卻一直在想著他收藏的那件大佛龕,究竟在哪兒呢?
在這座三層樓上的藏寶室里,我們還看到了不少明清家具珍品。藏寶室滿滿當當?shù)哪酒鞑仄?,令人眼花繚亂。
這是一只明代的黃花梨木條案。它形狀簡潔、返璞歸真,如今,這種形制的家具在拍賣市場價格已經(jīng)炒得很高了。別看它細細長長的,算不上龐然大物,可是,珍貴的黃花梨木比重很大,想搬起來十分困難。
這是一個明末清初的卡床,可坐可臥。文人會客時,中置方桌,下棋品茗,不亦樂乎。午間小睡時,輕搖羽扇、斜臥席上,悠哉悠哉。最有趣的是這件卡床的兩側(cè)圓形扶手,是可以順勢滾動的,小小的機關獨具匠心,更體現(xiàn)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
終于,藏寶室里的幾扇門都打開了,我們看到了形色各異的木器家具,可是仍舊沒有看到大佛龕的蹤影!看著滿室珍寶,我們的記者打趣說,看來衛(wèi)先生是要先考考我們,看看我們識不識貨,再帶我們?nèi)タ创蠓瘕悺?/p>
衛(wèi)先生笑了笑,說道:“你們大駕光臨,最好的東西當然要放到最后了!”說罷,他帶著我們出門下了樓,每走出一個屋,他都親自跑去拉好窗簾,一扇扇滿藏著木器珍品的大門也隨之關閉了。
之后,衛(wèi)先生又把我們帶到了樓下。在一樓的白色鐵門前,他告訴我們,其實自己也不愿意把這些東西放在這里,可是,只有這間倉庫是最高的,很多東西必須放在這里。緊跟著,這扇白色的鐵門打開了……
● 主持人:衛(wèi)先生收藏寶物獨來獨往,有獨行俠般的冒險精神。而他給我們打開的一扇扇藏寶室的大門,更是讓我們大開眼界。那么,在剛剛打開的白色鐵門后面,究竟藏了什么寶貝?那里面,到底有沒有我們要找的大佛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