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文章的外殼,是表情達意的重要手段。寫作中一定要注意語言表達的感染力。本文將結合示例來談談如何展現(xiàn)自己的語言特色。
一、讓語言富有韻律。韻律就是聲韻和諧優(yōu)美,既節(jié)奏鮮明,又瑯瑯上口。這種語言適合寫作抒情散文和議論文??紙鲎魑淖詈貌挥瞄L句,因為長句容易出現(xiàn)語病,又不容易閱讀。而短句則不同,短句簡明,節(jié)奏感強,顯得活潑緊湊,很討人喜歡。請看一段文章的開頭:
(1)擁有生命,你便擁有了活力。時光是飛逝的,人生是漫長的,生命是短暫的,友誼是珍貴的。
這段開頭用的全是短小的句子,輕松活潑,流暢有力。
排比句的使用也能讓語言整齊有氣勢。例如:
(2)讓我們蕩起雙槳,駛向無邊無垠的大海;讓我們蕩起雙槳,勇往直前,乘風破浪;讓我們蕩起雙槳,共同飽覽大海壯麗的風光。
這樣的句子感情充沛,讀來有行云流水般的感覺,顯得氣勢不凡。
適當?shù)厥褂民壘?,也可以使語言顯得整齊悅耳。有一篇《心窗無塵》的抒情散文,語言特別美。其中就有這樣幾句:
(3)心窗不開,你便不會有發(fā)現(xiàn),不會有關懷。于是,寂寞過后是獨自支撐的無奈,塵封之下是綿延不斷的苦痛。
這段話先用兩個“不會有……”雙雙對應,再用兩個“……是……”兩兩并列,前后呼應,一唱一和,節(jié)奏分明。
二、讓語言富有趣味?;顫娪腥さ恼Z言也是獨具魅力的,透出機智,透出趣味,適合表現(xiàn)生活中樂觀開朗的題材。
幽默俏皮的語言能夠產生出濃郁的趣味。例如:
(4)一天晚上,我們全家高興地看著電視,大黃貓也正襟危坐地呆在那里,一會兒豎起耳朵,好像在聆聽歌曲,一會兒又張牙舞爪的,好像在表演節(jié)目。
作者憑自己的感受去寫大黃貓的心理,把它當成了自己的一個伙伴,很有情趣;而且使用了“正襟危坐”、“聆聽”等人格化的詞語,也增添了不少趣味。
夸張性的語言能夠產生出趣味。例如有篇《不再高傲》的作文,有一段話寫的是作者看不起賣炭的老人:
(5)那個賣炭的老人黑得跟炭球分不出來,瘦得肚皮都仿佛要貼到后背了。媽媽讓我過去幫他一把,我卻逃得比老鼠還快。
這段文字用了幾句夸張性的句子,突出老人的黑瘦,表現(xiàn)自己的厭煩,真實而富有生活氣息,讓人在笑中深思。
有時,說反話也能使語言生出趣味。例如有篇《奉獻愛心》的作文,寫到全班同學為一個病重的同學捐款時有這么一段文字:
(6)孫大圣捐了二十元,小龍女捐了五十元,我也“大方”地捐了五元,而且覺得臉上很有“光彩”。
這里,作者用了反語,再加上對比,很好地表達了作者的自嘲之情,趣味十足。
三、讓語言富有情味。文章不是無情物,不管是寫人敘事,還是寫景狀物,都要情真意切,這樣的語言才會更有感染力。在敘述中,這樣的語言最有情味。
飽含感情的描寫可以充分展現(xiàn)情味。例如:
(7)轉過山嘴,我呆住了:母親在后面扶犁,一條粗麻繩緊緊地勒在父親的肩上,他正一步一步地往前掙。父母身上破舊的衣衫都已濕透,大顆的汗珠滾落下來。
這段文字描寫了父母拉犁耕地的動人情景,飽含深情,震撼人心。要想讓讀者感動,必須先感動自己。只有選好真實感人的內容,才有話可說,有情可發(fā)。如果胡編亂造,表達的只能是虛情假意,不會有什么感人之處的。
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可以增加語言的情味。例如:
(8)在我的精心照料下,小樹居然活了。它細細的腰桿挺得筆直,盡情地享受陽光的照射、春風的愛撫。微風吹過,它揮動綠色的手掌,像在感謝我對它的照料。
這段描寫中運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寫出了小樹的復活,字里行間充滿驚喜、愛惜、贊美之情。
四、讓語言富有意味。有的語言以凝練、含蓄見長,含義深刻,耐人尋味,這便是富有意味的語言。這種語言在托物寓意的散文、小說中常常用到。例如《心窗無塵》中最后一段文字:
(9)不需要別的,只需要緩緩開啟。當窗開塵去的一剎那,明媚的陽光便立刻照射進來。
這里,作者以開窗來比喻敞開心靈,以陽光照射來比喻美好的情感,形象而含蓄地表達了心與心靠近的美好愿望,值得讀者細細品味。
要想使語言意味深長,作文時要注意錘煉詞語,努力做到巧著一詞、全句生輝的效果。還可以運用雙關語,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在寫景狀物時做到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有滋有味的語言靠我們平時多從閱讀中吸收,從生活中積累,也靠我們作文時巧妙地提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