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文題目
請以“告別_____”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將題目補充完整;②文體不限(若寫詩歌則不少于25行);③要有自己的體驗和感悟,不得抄襲;④不少于550字;⑤文中不能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和人名。
二、試題解說:
“告別______”屬半命題作文,前面的“告別”一詞是對寫作的范圍進行限制,后面的“______ ”則給考生提供了自由發(fā)揮的空間。考生不必在“寫什么”上面煞費苦心,完全可以在“怎么寫”上面多下工夫,大顯身手。
由于“告別”一詞在生活中實屬常見,再加上它可搭配的事物非常廣泛,所以只要考生善于調(diào)動自己的生活積累,選擇一個合適的角度,有感而發(fā),就可駕輕就熟、得心應(yīng)手地寫作。
可寫真情實感,如“告別童年”、“告別故鄉(xiāng)”、“告別母?!钡?;可寫人生感受,如“告別自卑”、“告別悲觀”等;可寫深沉思考,如“告別如虹”、“告別之美”、“告別英雄”、“告別狹隘之心”、“告別——一種膽魄”、“告別=新的開始”等等。
另外,在完成半命題作文的題目時,要善于打開思路,不要受習(xí)慣思維的影響,比如,一般考生會在“告別”之后填寫名詞,構(gòu)成動賓短語。其實,橫線上也可以填寫動詞、形容詞等構(gòu)成主謂短語,如《告別值得珍惜》;也可以填寫名詞構(gòu)成并列短語,如《告別·希望》;還可以填寫形容詞構(gòu)成偏正短語,如《告別之美》等。
擬題雖然非常重要,精巧的構(gòu)思、深刻的立意,也是考生必須精心打造的“硬件”。它需要考生有主見,有較強的思辨能力,敢于讓自己新穎獨特的觀點“一錘定音”,落筆無悔。所以,寫出佳作不僅顯示了考生的“文才”,也反映了考生的“魄力”。
三、佳作選評
例文一
告別之美
蒲公英告別枝丫,為了去另一片土地綻放剎那芳華的美麗;流星告別宇宙,為了劃破夜空在黑暗中展現(xiàn)耀眼的美麗;溪水告別山林,為了淌過四季奔向大海體驗廣博的美麗。告別之美,是未來與過去的匯合,是希望與失望的交織,是決然與不舍的融聚。
告別之美,在易水寒風之中。
他端著一杯酒,手不禁顫抖,眼前的人熟悉而又陌生,蕭瑟的秋風怒吼著,烈酒在胸中澎湃,他知道自己的使命,要殺的人正坐在秦王宮內(nèi),野心勃勃企圖吞并六國。又是一杯酒,他清醒了些,唱起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在太子丹的一聲“珍重”中,他頭也不回地上了馬車,心中默念:嬴政,領(lǐng)死吧!
告別之美,美在“士為知己者死”的慷慨悲壯。
告別之美,在汨羅江畔。
他站立著,一動不動,只有目光久久地凝視著遠方。江邊,一輪殘陽緩緩地下沉。這個吟著“眾人皆醉我獨醒”的人,如今也醉了嗎?那又為何任憑熱風掠過他布滿皺紋的雙頰,任憑浪頭拍打他為民奔波疾呼的雙腳,任憑余暉刺痛他看透朝野渾濁的眼眸?他靜靜地轉(zhuǎn)身,望著遠處的國都:“別了,祖國?!币磺邢г诓幌⒌慕?。
告別之美,美在“上下求索”的真誠執(zhí)著。
告別之美,在遠山菊海中。
他早已習(xí)慣了現(xiàn)在的生活。清晨,薄霧輕紗,鳥語花香,在菊叢中漫步,在田園中勞作,閑適而自在。外面的世界被深山阻隔,他微微一笑,想起自己告別官場的決然。一句“吾不為五斗米折腰”,歷史定格在他憤然離去的一剎那,留給后人一個遠去的背影,充滿著對爾虞我詐的黑暗仕途的不屑。
告別之美,美在“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定恬靜。
從古到今,告別之美流淌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之中。告別童年,告別稚嫩,告別無知,告別任性……告別之美,其實已深深刻在生活的印記里。這告別之美,正演繹著生活萬象,演繹著人生百味。
簡評
《告別之美》美在立意。作者擬題別出心裁地用了偏正短語,由此,展開了對“告別”內(nèi)涵的深入思考。作者選擇三個事例,從不同角度展示了告別之美:美在精神的崇高、美在不懈的追求、美在人格的完善。這樣的立意自然使文章富有深意。
《告別之美》美在結(jié)構(gòu)。文章用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組織全文,顯得層次分明;每段開頭用結(jié)構(gòu)相似的議論句開啟,段尾再用議論點明大意,前后呼應(yīng),語氣暢通。
《告別之美》美在語言。文章開頭用排比,為全文蓄勢;中間三段的描寫雖簡短卻詞匯豐富,細致生動,顯示了作者較扎實的語言功底。
《告別之美》美在積累。作者對歷史人物的了如指掌以及對名句的恰當引用,不僅使文章增加了厚度深度,而且也使文章具有了不同一般的風采。
(曹介梁)
例文二
告別自卑
今天,“告別自卑”網(wǎng)站異常熱鬧,為何?因為有眾多知名博友云集。他們來自古今中外,紛紛就“如何告別自卑”發(fā)出了帖子:
Hi,大家好!我乃著名小提琴天才帕格尼尼。原本,上天想把我造就成一個自卑者,疾病從我一出生便糾纏住我,四歲患肺炎,六歲得喉結(jié)炎,此后一場大病又奪去了我的眼,各種病魔不斷吞噬著我的肌體。但我并沒就此倒下,我自信地站了起來,自信地與命運搏斗,自信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因此,希望朋友們能像我一樣告別自卑!——帕格尼尼
我站在風雨中,任憑風吹雨打,我不低頭;我躺在大自然中,雖然不能看見大自然如詩如畫的美景,不能聽見鳥雀和諧之曲,甚至不能忘情地贊美:啊,美好啊!可我不自卑,我要自信地享受生活,為殘缺的人生書寫不殘缺的樂章!
——海倫·凱勒
我獲得劍橋大學(xué)的錄取通知書時,我是多么高興啊,可隨后我被無情地告知已患脊椎性側(cè)索硬化癥,好像剛怒放的鮮花被閃電折彎了腰,可我并沒有自卑,我頑強地生存,不斷探究黑洞理論,并取得了成功,同時延續(xù)著生命,那朵曾折斷腰的花又挺立于天地間,并散發(fā)著無窮芬芳……——霍金
看了那么多自信者、成功者的帖子,我感觸頗深,于是也尾隨發(fā)了帖子:
我原本也是自卑者,如一塊石子,默默地躺在路邊,但感謝眾多博客朋友們,讓我重拾了自信,遠離了自卑,讓我明白:即使自己是一塊不起眼的石子,也可以成為一塊筑基石,為繁忙的交通奉獻自己的力量。李白不是曾自信地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嗎?我也自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因此希望所有自卑的朋友——告別自卑!——“重生”
簡評
大膽的創(chuàng)新和別出心裁的構(gòu)思是這篇文章成功的主要原因。作者采用博客發(fā)帖的形式,先模擬帕格尼尼、海倫·凱勒、霍金等名人的口吻,分別講述了自己如何告別自卑,頑強拼搏,最終成功的經(jīng)歷;然后,作者借“重生”的口吻,表達了自己決心告別自卑的心聲。文章由此闡明了告別自卑的意義,使文章的觀點得到鮮明的表達。在考場上能如此沉著大膽地構(gòu)思,敢于創(chuàng)新,我們不能不佩服作者的勇氣。綜觀全文,立意明確,思路清晰,層次分明,語言簡明,敘述流暢,反映了作者較為扎實的寫作功底。
(曹介梁)
例文三
告別=新的開始
“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徐志摩先生的那首詩《再別康橋》,引發(fā)了我們對告別的思考。
在古今詩人的筆下,告別往往是一種不舍,一種愁情?!跋嘁姇r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這是一種多么惆悵的告別呀!“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這又是一種多么失落的告別呀!然而我并不喜歡這種依依不舍的告別,我更喜歡的是“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那種豁達的告別。因為告別其實是人生又一個新的開始。
當愛迪生離開關(guān)心他的母親到各地去找工作時,與母親的告別意味著愛迪生發(fā)明事業(yè)的開始;當比爾·蓋茨離開故鄉(xiāng)西雅圖到其他地方建立微軟公司時,與故鄉(xiāng)的告別意味著他的創(chuàng)業(yè)又有一個新的開始;當魯迅放棄學(xué)醫(yī)而回國開始他的寫作生涯時,與他的恩師藤野先生的告別意味著他的人生旅途有了新的起點。由此可見,告別舊的事物就意味著一個新事物的開始,所以,告別并不僅僅是一件令人傷感的事。
然而,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以開闊的心胸來面對告別。許多人因為對告別過于傷感而忽略了告別之后的嶄新開始。這些人往往因為太留戀過去的事情,也就無法面對新人新事物,也就甭談新的開始了。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遭遇告別。我們會與同學(xué)朋友告別,會與父母親人告別,如果我們把這些告別都看作是新的開始,就可以在后來的人生路上走得更好。歷史上有無數(shù)的偉人名人給我們提供了范例:海倫告別了聾和啞,成了一位盲人女作家、社會活動家;萊特兄弟告別了玩耍的竹蜻蜓,卻發(fā)明了飛機;霍金告別了絕癥的痛苦,寫下了《時間簡史》。因此,只要以寬闊的胸襟、頑強的毅力對待告別,成功或許正向你招手。
告別過去吧,你定會迎來新的開始,你的未來定會更加美好。
簡評
這是一篇獨辟蹊徑、思路新穎的考場佳作。作者一反常人對告別的“惆悵”、“感傷”的情調(diào),以樂觀的情懷、豁達的胸襟、理智的心態(tài)看待告別,把告別看作是創(chuàng)業(yè)開始、事業(yè)發(fā)展、境界升華的標志,并佐以一個個名人、偉人的典型實例,展開有力的論證,從而使自己的“告別等于新的開始”的觀點令人信服。不足之處是,舉例論證言之鑿鑿,分量較重,道理闡述寥寥幾筆,略為欠缺。不過,身在考場,能有如此構(gòu)思和文筆,確也顯示了作者的寫作實力。(沈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