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下,提起筆,卻是“狗咬刺猬——沒處下嘴”。忽想起一童年趣事,笑罷便作。
你可知,漳州是水仙之鄉(xiāng)?我姑母去那兒工作,2000年給爸捎來好些水靈靈的水仙。爸,是個水仙盆景迷。他呀,老愛對水仙修啊剪的。
7歲生日后,見爸修這“水中美人”,忽發(fā)好奇心,走去觀望。爸拿著美術(shù)刻刀,一個勁兒在球莖上刻著。我迷惑不解。只見他刀鋒一轉(zhuǎn),一會兒,里頭的三個黃嫩嫩的花蕾都露出來了。我十分惋惜:幾年的營養(yǎng)沒了!我問爸,爸卻毫不在意。他說:“盆景要小巧玲瓏,不要長得太高,龍不像龍,鳳不像鳳?!?/p>
沒過幾天,水仙花就要開了,我的報春花卻未有綻瓣放花之意。恐報春花不開,便也找了把刀橫豎亂刻,卻沒見花蕾。年初,報春花不報春——報銷了!
爸笑我依葫蘆畫瓢,我說爸未教我。媽耐心開導(dǎo):“水仙是耐生植物,而你的報春花是嬌生植物,凡事不要生搬硬套。”
此時提筆寫下,只覺留有余味。說得真對!寫作文,何嘗不是如此呢?
評語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讀罷此文,深深感到小作者用精煉、稍帶詼諧的筆墨觸及了她的生活。全文雖沒有過多的修飾之辭,但卻勾勒出一幅生活的愜意之作。在感嘆小作者生花之語時,不如讓我們共嘆童年的盎然之趣。
★指導(dǎo)老師:陳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