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女孩,在她一歲多的時候,因為生病發(fā)燒,不幸導(dǎo)致了失明和耳聾。家人都很同情她的遭遇,凡事都會讓著她,遷就她。日復(fù)一日,過分的縱容和寵愛無疑增長了她的任性與暴戾,致使她在家里為所欲為,摔東西,把睡著妹妹的搖籃推翻……干盡壞事,但是大家都對她抱著一種心酸的寬容。
女孩長到五歲時,家里給她請了位家庭教師,但她根本不買老師的賬,甚至有一次乘老師不注意,竟把她鎖在樓上,著著實實把老師捉弄了一把!
更令人頭痛的是,她吃飯時,向來沒有規(guī)矩,明明知道如何使用刀叉和湯匙,卻不肯如法使用,故意用手抓取食物,并且不管是誰碗里的飯菜,只要她高興,盡可隨手去抓。有一次,她聞到老師碗里有她愛吃的香腸,便習(xí)慣性地伸出了手。出人意料的是,老師迅速按住她的手,硬是慢慢掰開它,把那根香腸奪了回來。女孩氣得滿地打滾,號啕大哭。
女孩的父親不高興了,黑著臉對老師說:“她是個可憐的殘疾孩子,我們總該有雅量容忍她一點吧!”“我知道她殘障、受挫折、自暴自棄、可憐……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她被寵得無法無天了,這樣下去會毀了她的。先生,你答應(yīng)過我,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教育她?!崩蠋熒钌畹匚艘豢跉庹f。餐廳里后來只剩下老師和孩子兩人,整整一上午,老師甚至動用了武力,強迫孩子吃飯時規(guī)規(guī)矩矩地坐在那兒,老老實實地使用刀叉、湯匙,飯后疊好餐巾……緊接著,老師爭取女孩家人的同意,單獨與女孩生活了一段時間,才漸漸馴服了她的驕橫,與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然后教她盲文、教她手語、教她說話,直至充當(dāng)她的眼睛,陪著她讀完哈佛大學(xué)的德克利夫?qū)W院。
這個女孩就是被馬克·吐溫譽為十九世紀兩個奇人之一的不朽奇葩——美國盲人女作家海倫·凱勒,而她的成功無不滲透著恩師安妮·沙莉文畢生的心血。
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去縱容某個生命的自暴自棄或自甘墮落,哪怕是出于心底的同情。明智的選擇是像安妮·沙莉文老師那樣,用一種理性的愛去馴服、喚醒她,讓殘缺的生命也能綻放出完美的人生。
(選自《深圳青年》)
編輯提點:羅斯福夫人說:“人類精神的美一旦被認識,我們就永遠不會忘記。在她的生活和生活樂趣中,凱勒小姐給我們這些沒有那么多困難需要克服的人們上了永遠不能遺忘的一課?!标P(guān)鍵是,海倫·凱勒為什么能夠創(chuàng)造生命的神跡,取得正常人都難以取得的成就?關(guān)鍵是因為有兩個人把畢生的生命都傾注在了海倫身上——安妮·沙利文和海倫自己,是安妮·沙利文卓越的教育和高貴的奉獻開啟了海倫的生命之門——因為生命的奇跡,只能是愛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