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我一覺睡到自然醒,發(fā)現(xiàn)屋子里靜悄悄的,窗外太陽已經(jīng)升得老高。怎么沒人叫醒我呢?我突然想起爸爸媽媽昨天晚上因為同事家有急事,都過去幫忙去了,今天大概也不回來。我心想,“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以前老師布置寫《今天我當(dāng)家》,我從來都是胡編亂造,爸爸媽媽在家,啥時候輪得到我當(dāng)家呀?今天可有內(nèi)容了!
我伸了個懶腰,下床來,摸摸肚子,里面除了空氣還是空氣。要在以前,我會張嘴就喊:“媽媽,今天早上吃什么呀?”可今天不能。我想吃蛋炒飯,卻不知道該先放飯還是先放雞蛋;想煮面條吃,又不清楚是先摻水還是先放面條,只好放棄。
我見廚房里有幾個洗好的大土豆,就想:要不吃炒土豆絲吧!我把大土豆放到菜板上,用左手拿起菜刀,想想覺得不對,又換成右手。在爸爸媽媽手里游刃有余的菜刀,到我手里好似千斤重,而且還寒光閃閃的,怪嚇人的。我掄起菜刀,一刀切下去,土豆變成了兩半——怎么不成片兒呢?罷了罷了,我對土豆說:“咱收拾不了你,咱不吃你還不行么?”
這時,我肚子那個餓呀,感覺要是再沒有必要的食物填充進(jìn)去,我的腸胃難說不被消化掉了。我們家的人偏胖,所以基本不準(zhǔn)備零食。我在冰箱里找了半天,只找到幾個雞蛋。我想雞蛋就雞蛋吧,咱今天就吃糖水荷包蛋。雖然這玩意兒我一向不喜歡吃。
我來到廚房,開了灶上火,倒上一大鍋水。過了一會兒,我想:就煮兩個雞蛋,肯定用不了這么多水,于是倒掉了一些水。我把敲碎殼的雞蛋倒進(jìn)鍋里,加了少許糖。蓋上鍋蓋,我又犯愁了:煮幾分鐘呢?我不知道,心想:反正就煮唄。過了10分鐘,我想大概也該熟了,揭開蓋子,用鍋鏟碰碰那兩個已經(jīng)粘在一起的小家伙,發(fā)覺它們硬邦邦的,心想:是不是煮得太老了?等吃到嘴里,嗬,豈止是太老了,老得都成荷包蛋“老祖宗”了!在吃這兩個荷包蛋的過程中,我充分享受到“啃”這個動詞的魅力。
吃完后,我剛洗好碗,抹抹嘴,門鈴就響了。我打開門上的附窗,門外站著個我不認(rèn)識的人。我問:“你是誰?”
“我!”
“這個‘我’嘛,應(yīng)該是有名字的,對不?”
“我是你爸的同事!要拿一份材料!”這么說倒有道理,因為我爸就是個“材料專家”。可轉(zhuǎn)念一想不對呀,怎么沒接到爸爸的電話?再說我也不知道他要找哪份材料呀。我問他:“我爸叫什么呀?”
“你爸就是你爸,你還不知道你爸的名字?快開門!”
“慢著,我問一下我爸,今天有沒有一個姓‘我’的人來拿材料……”一邊念叨,我一邊扭頭沖著里屋喊,“爸,外邊有人找。”
話還沒說完,只見那個人已經(jīng)飛快地逃走了!哈,這人腦子“秀逗”啊,一口氣跑上六樓來騙小孩,別說沒門兒,連個窗戶都沒有!
丁零零……門鈴又響了,我想:會不會又是那“秀逗”人呢?我問:“誰呀?”
“我是舅舅?!?/p>
我一看,真是舅舅。我禁不住喊了聲:“萬歲!”舅舅來了,我今天中午用不著再吃“荷包蛋祖宗”了。今天姑且也算當(dāng)了一回家了——以后得跟爸爸媽媽多學(xué)幾招,要不然,光對付這張嘴巴,就夠折騰的。
指導(dǎo)老師 高 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