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鍋米飯,放到第二天,水氣就會干了一些;放到第三天,味道恐怕就有問題;第四天,我們幾乎可以發(fā)現(xiàn),它已經(jīng)變壞了;再放下去,眼看就要發(fā)霉了。
是什么使那鍋米飯變餿變壞——是時間。
可是,在浙江紹興,年輕的父母生下女兒,他們就要在地窖里,埋下一壇壇米釀的酒。十七八年以后,女兒長大了,這些酒就成為女兒婚禮上的佳釀。它有一個美麗而惹人遐思的名字,叫女兒紅。
是什么使那些平凡的米,變成芳香甘醇的酒——也是時間。
時間到底是善良的,還是邪惡的魔術(shù)師呢?都不是,時間只是一種簡單的乘法,使原來的數(shù)值倍增而已。開始變壞的米飯,每一天都不斷變得腐臭;而開始變醇的美酒,每一分鐘,都在繼續(xù)增加它的芬芳。
在人世間,我們也曾看到天真的少年一旦開始墮落,便不免愈陷愈深,終于變得滿面風(fēng)塵,面目可憎了。但相反的,時間卻把溫和的笑痕,體諒的眼神,成熟的風(fēng)采,智慧的神韻添加在那些追尋善良的人身上。
同樣是煮熟的米,餿飯與美酒的差別在哪里呢?就在那一點點酒曲上。
同樣的父母所生的,誰墮落如禽獸,而誰又能提升為完美的人呢?是內(nèi)心深處,緊緊懷抱不放的,求真求善求美的渴望。
時間將怎樣對待你我呢?這就要看我們自己是以什么態(tài)度來期許我們自己了。
作者簡介:張曉風(fēng),臺灣著名散文家。
【賞析】
本文巧妙之處在:用一鍋米飯為例,用以小見大之法,深入淺出地闡明了光陰的公平與公正。在鮮明的對比之中,閃耀出智慧的光芒,讀之啟人心智,唇齒留香。
【思考】
1.一鍋米飯變化的不同結(jié)果說明了光陰的什么特點?
2.“酒曲”在文中深層的含義是什么?
3.文章采用了什么手法?構(gòu)思上有何突出的特點?
4.請你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wù)劇拔覀冏约菏且允裁磻B(tài)度來期許我們自己”的。
5.本文給你最大的啟示是什么?
【參考答案】
1.光陰是公正公平的。
2.內(nèi)心深處求真求善求美的渴望。
3.采用了對比和以小見大的手法,在構(gòu)思上巧設(shè)懸念,逐層深入。
4.我們內(nèi)心深處要有一種求真求善求美的渴望與期許,這樣我們的人生會因夢想而美麗,我們的時光會因追求而華美;或是我們要不斷去完善自我,提升人生境界,在無情的歲月里成倍增長我們生命的芬芳(大意相同即可)。
5.要緊扣文章的主旨來談,
如:珍惜光陰,讓生命閃光;無悔的人生就在于對真善美的執(zhí)著追求;完美人生就是成倍地增長它的芬芳等(可以自由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