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與生活注定要讓我們不停地行走。于是,心靈也隨著我們終日無怨無悔地跋涉。然而生活如齒輪,摩擦著我們的心靈,我們的心靈開始疲勞,沒有了激情,因而我們也會開始失去對一切的向往,我們的行走也因心靈的勞累與重壓而更加艱辛。
我拾起小時(shí)候那種一邊行走一邊歌唱的感覺。行走因?yàn)楦璩兊糜腥?,歌唱因?yàn)樾凶叨錆M動力。于是越唱越響亮,越走越有勁。這時(shí)候的心靈即使行走得同樣艱難,卻未曾疲憊。
年幼的我們或許更懂得讓心靈放松,懂得讓心靈在一首首歡歌中自由地旅行,讓心靈不再被行走的艱難束縛。
即使是現(xiàn)在,我們也不該忽視讓心靈得到放松的機(jī)會。生活或許是單調(diào)的,因此我們需要波瀾來喚醒疲憊的心靈;生活或許是枯燥的,因此我們需要甘霖來滋潤干涸的心靈。
古人總是最有辦法讓心靈旅游。
“書圣”王羲之就曾恣情于山水,將自己的胸懷放置于明山秀水中,滌蕩自己的心靈,讓心靈在他的旅行之中更加澄清。試想在茂竹修林、流觴曲水的蘭亭里,一群文人雅客共同賞景作賦,這是何等愜意的一件事。
每當(dāng)讀到“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時(shí),我的心靈仿佛也在其中神游了一番,領(lǐng)略了多彩的風(fēng)景。
閱讀古人美好的詩作可以讓心靈得到暢游;觀賞畫家充滿生命力的畫作,也能讓心靈獲得一份輕松與自在。
喜歡凡高慵懶地躺在陽光下,他的心靈如跳動的光芒激情四射。于是他的畫作熱烈大膽,充滿了難以言狀的生命的沖動。
每當(dāng)看到他的《向日葵》,我的心靈便置于陽光下,卸下了陰霾,換上了溫暖與明亮。心靈來到了陽光下的向日葵地中,到處充滿了希望,滿眼是生命的光彩。
我在前人的心靈旅行中,找到屬于我自己的心靈之旅。我終于找到了一邊行走一邊歌唱的輕松。我們在漸漸成長,但始終擁有一顆不老的心。
怎樣讓心靈不老,讓心靈自由飛翔?
載行載歌,生活就會更加充實(shí)與精彩。
評點(diǎn)
陳勇
本文優(yōu)點(diǎn)在于精心的構(gòu)思,讓文章在眾多考場作文中脫穎而出。文章開篇從作者成長和生活的現(xiàn)實(shí)入手,感嘆心靈的疲勞,第二段懷念兒時(shí)的且行且歌。這與第一段形成強(qiáng)烈反差,使文章富有懸念與波瀾。緊接著作者以精彩的語言“行走因?yàn)楦璩兊糜腥ぃ璩驗(yàn)樾凶叨錆M動力”來解讀文章標(biāo)題,又讓“載行載歌”變得更有意義。第三段,作者又從兒時(shí)走到今天,談心靈放松需要“波瀾”和“甘霖”。后面幾段描寫“書圣”王羲之與凡高。通過與古人一起心靈旅行,找到屬于自己的心靈之旅。結(jié)尾“載行載歌,生活就會更加充實(shí)與精彩”深化了文章主題,而且與第二段遙相呼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