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人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nèi)基說過一句名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蔽覍@句話的理解是,倘若一生積累了大量財富,卻不愿幫助窮人,為富又不仁,他在告別人世時,的確應該感到恥辱。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許多富豪都認同卡內(nèi)基的這種意見。他們認為,當財富累積到一定程度,財富本身也就只剩下一個數(shù)字。與其守著這個數(shù)字,還不如讓這個數(shù)字發(fā)揮更大的作用。他們都把回饋社會、幫助窮人作為自己的一項義務和道德要求。
世界第二大富豪、美國投資家沃倫·巴菲特說過:“我和蘇珊(他的妻子)從來沒有想過要把大部分財富留給孩子們。我認為留給他們一大筆財富的做法既不正確,也不理性。事實上,他們具有的起點優(yōu)勢已經(jīng)使他們成為了這個社會的精英,因此再給他們巨額財富將更加破壞這個社會的公平性?!薄叭绻麅H僅因為孩子們出生在富有的家庭,就向他們提供一輩子的金錢支持,這是一種錯誤,也是一種對社會有害的行為。每一位巨富都應該留給子女足夠的財富來讓他們干任何事情,但又不能留給子女過多的財富,可以使他們什么事也不用干。”巴菲特于是決定把大部分財產(chǎn)捐出去。美國《財富》雜志2006年6月25日發(fā)表獨家報道,披露巴菲特從2006年7月開始,逐步將其財富的85%捐獻給五個慈善基金會,其中最大部分捐贈將歸于比爾·蓋茨夫婦基金會。根據(jù)當天市值計算,巴菲特捐出的股份價值三百七十億美元。這是美國和世界歷史上最大的一筆慈善捐款。
比爾·蓋茨是世界首富,也是世界上最精明的生產(chǎn)者和投資商。他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在把財富回饋給社會方面,巴菲特對他的影響最大。去年6月15日蓋茨宣布:從2008年7月起,不再負責公司的日常管理,而將更多時間用于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的全球健康和教育_工作。該基金會現(xiàn)有資金近三百億美元,而每年必須捐贈其全部財產(chǎn)的5%,也就是將近十五億美元。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在幫助第三世界弱勢族群、為貧窮學生提供獎學金、全球艾滋病防治方面做出巨大的貢獻。蓋茨目前的財產(chǎn)總額為五百億美元。蓋茨表示,他會在去世之前將90%的財產(chǎn)捐獻出去。他說過:“把大量金錢傳給家人,對接受這些錢的人可能是件壞事。”不要把全部財富留給孩子。這一點成了蓋茨和巴菲特的共同的選擇。他們不想在巨富中死去,而是趁自己活著的時候就把積攢下來的財產(chǎn)用來回報社會,這是一種崇高的美。
有意思的是,在中國的古代,也有許多有識之士與比爾·蓋茨、巴菲特的意見不謀而合。如明代的歷史學家張元忭,當過翰林院的編修,他因救過著名書畫家、文學家徐文長的性命而名垂后世。他還寫過一篇很有影響的文章《遺子說》,可惜世人知之不多。這里也作一些介紹。
《遺子說》不贊成買田宅留給子孫的做法:“客有廣買田宅遺其子者,其言曰:‘不如是不足以遺吾子?!睆堊优u來客道:“子之父遺子幾何?子之祖遺若父又幾何?”客曰:“吾祖所遺薄田蔽廬耳,吾父始拓之,至余又拓之?!睆堊釉唬骸叭羰?,則安用子之汲汲焉為若之謀也?”這就是說,既然客有今天,不是靠乃祖乃父的遺產(chǎn),客又有什么必要為兒子廣買田宅呢?張子繼續(xù)批評來客道:“子過矣!子過焉!子乃安可逆料汝之子不賢且不智,如若父與子之能自創(chuàng)立也,而汲汲焉為之謀耶?若子廣田宅以遺若子,而逆待之以不肖,遺之歲厚,待之實薄矣。且子既不肖待若子,又安望子以賢且智自待,而終守所遺也。夫我則不然。我則以賢且智待吾子。”
張元忭此論極有識見。廣有田宅、留下大筆遺產(chǎn)給兒子,容易讓兒子滋生依賴心理,假如兒子不肖,縱有良田千頃,廣廈百問,黃金萬兩,也難以守成。缺乏自立意識的人,靠祖上遺產(chǎn)過活的人,即使家業(yè)不敗,充其量不過是一條寄生蟲罷了!于國于家,又有何益?張元忭以“賢且智”遺子的想法是明智的。“賢”即德行,“智”即才智?!百t且智”的遺產(chǎn),比無知者的田宅更有價值。只有知識,才能構成巨大的財富的源泉。從張元忭到比爾·蓋茨和巴菲特,他們都是明智而通達的人。他們來到人世,為社會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財富,又把這些財富回報給社會。這樣的人生真是很有價值的。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在生前把錢財捐贈給社會是一種光榮。建議那些好為子孫謀財買房者,好生研究一下比爾·蓋茨、巴菲特、張元忭等人對積存下來的大筆家產(chǎn)的意見,不知能不能在思想上有一點觸動?
[原載2007年5月8日《文匯報·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