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國彪
苗族人民久居深山,養(yǎng)成了好熱鬧的習慣。貴州苗族以蘆笙著稱,大小不一的蘆笙可以吹出無數(shù)花樣;而湘西的苗族則承襲了鼓的傳統(tǒng),無論是木鼓、皮鼓,還是大鼓、小鼓都能擊出各種節(jié)拍,表現(xiàn)不同的情感。湘西的苗鼓有很多種打法,多人同打的《迎賓苗鼓》、《跳年鼓》,熱鬧滑稽的《猴兒鼓》和游戲玩耍的《拉鼓》等。
好鼓的民風,也使湘西苗族產(chǎn)生了很多擊鼓高手。當?shù)厝私o這些擊鼓高手中最出色的一個以“鼓王”的稱號,以示敬重。
湘西鼓王的產(chǎn)生,是用比賽的形式來判定的。到時候周圍四里八鄉(xiāng)擊鼓的高手都不會錯過這個機會。也許是巧合,也許另有深意,我不得而知,湘西的鼓王到現(xiàn)在為止傳承了五代,但清一色都是女性。
在德夯苗寨,我們見到了第一、二、四代三位鼓王。
老鼓王龍大姐(沒有名字,大家都稱呼她龍大姐)七十多歲了,清瘦的身子,穿一身青色粗布衣服,看上去生活比較拮據(jù),但身體不錯。湘西民宗局的向東告訴我,龍大姐身世不幸,現(xiàn)在一個人生活。雖然如此,龍大姐的精神很好,站在鼓前更是神采奕奕,七十多歲的老人竟然還能夠打出鏗鏘有力的鼓聲,讓人不得不佩服湘西女人頑強的生命力。
第二代鼓王姓周,我沒能記住她的名字。五十歲左右,是吉首市一個單位的工會干部。由于身體的原因她沒有過多地展示自己的苗鼓技藝,把更多的時間交給了現(xiàn)在的鼓王。
第四代鼓王龍菊獻,是一個漂亮的苗族女孩,今年只有25歲。苗條的身材清瘦的臉龐,讓人無法把她和陽剛的大鼓聯(lián)系起來??僧斂吹剿治展拈ⅲ瑢⑸眢w與鼓聲融為一體的表演時,我們每個人都驚呆了。她的身行動作隨著鼓聲時而舒緩,時而急湊,有時如暴風驟雨,有時又如清風拂面,像在鼓聲的伴奏下演繹一段精彩優(yōu)美的舞蹈。向東在旁邊為她的每個動作作著注解這是急水翻波,這是美女梳妝,這是回頭望月,這是大鵬展翅……
在北方,我看到的擊鼓方式差不多都是一個彪形大漢站在鼓后,用足全身的氣力努力使鼓聲更加響亮,像湘西這樣舞蹈般迷人的苗鼓想都沒有想過。這使我忽然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在哪兒,不管是多困難的事情,只要你去做,去下功夫做,就一定能實現(xiàn)。這世界上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后來我問龍菊獻什么時候開始學習苗鼓。她告訴我從五六歲就已經(jīng)開始練習了。別看她只有25歲,算起來鼓齡已經(jīng)有20年了。她還告訴我說,她周圍的很多朋友都是從這個時候就開始學打苗鼓了。想來一群小伙伴聚在一起,平時就以苗鼓作為娛樂活動,而鼓聲也進入了他們的心靈,伴隨著他們一天天長大。
龍菊獻就是德夯人,她的家也就在我們曾經(jīng)走過的路邊。由于向東指導她打苗鼓的動作,并使她在眾多高手中奪得鼓王的稱號,所以她把向東看作自己的恩人。我們是向東的朋友,自然也得到她的另眼相看,也就使我有幸到第四代鼓王龍菊獻家作客。
一座新修的吊角樓,油漆味兒還沒散盡,和著湘西炒臘肉的味道,飄進我的鼻孔。龍菊獻帶我們走進堂屋,并把我們一一介紹給早就等候多時的父親母親。別看作為鼓王的龍菊獻打起鼓來有一股舍我其誰的勁頭,可到了家里一個女孩的羞澀表露無疑?!皨?,客人來了,你們趕緊來見一見人家?!彼f話的聲音帶著一點孩子的嬌氣,但更多的是一種不安,惟恐怠慢了我們。
她的父母更是一對老實人,手里還拿著準備下鍋的菜,就慌不迭地跑到門口,一臉憨厚的笑容向我們點頭致謝,嘴里還不停地叨念著一句話“我們這小地方也沒有什么可吃的,你們大老遠來到我家,辛苦了,不好意思?!痹捳Z中仿佛不是我們討?zhàn)埩怂遥撬麄冇兄T多不好,慢待了客人。
哪里是慢待呀,分明是盛情款待。四方形的桌子上清一色擺滿了粗瓷大碗,每個碗里都滿滿地盛著他們一家人的心意。山野菜、牛肝菌、炒臘肉、酸蘿卜、酸豆角、紅燒肉、青菜豆腐等一樣樣擺在我們面前,再猛烈地制止也無際于事。
也許湘西人對待外客都是如此,我們再三地邀請忙碌了整整一個下午的主人,他們都只是憨厚地笑笑,連聲說“你們喝,你們喝,菊獻陪你們就行了?!?/p>
面對我們的堅持,最后向東做了權威性的總結:“你們就別再說了,我每次也是這樣,只要我們多吃一口就是對菊獻父母最大的感謝?!彼呎f邊招呼龍菊獻敬酒。
酒是菊獻母親自己釀制的米酒,同樣的粗瓷大碗,鼓王龍菊獻給我們每人倒了滿滿一碗。在酒宴開始前,按照德夯苗族的規(guī)矩主人要唱酒歌、送花帶,向客人表達歡迎和敬意。我們每人手捧酒碗,龍菊獻雙手托舉著花帶,逐一向我們唱歡迎的酒歌,敬獻花帶。此時,我們每個人都被這種意料之外的儀式感動了,在接過花帶的同時都將手中滿滿一碗酒一飲而進。
花帶在貴州苗族中是青年男女定情的信物,一般是女子喜歡上哪個男子之后,就送給他一條自己親手織成的花帶,希望它能夠把二人連接在一起。我在貴州的朗德上寨還看到了一個以花帶創(chuàng)作的苗族舞蹈《討花帶》,表現(xiàn)的也是關于愛的主題??上嫖髋訁s把花帶同時送給了四個外來客人,是湘女多情,還是另有原因?真的是讓人匪夷所思,大呼十里不同天呀。
后來在向東那里得到了答案:湘西女子在筵席上向客人敬酒獻花帶,是她們對客人最尊貴的禮儀,意思是希望客人記住這里,并祝??腿思槿缫?。
這湘西苗族的花帶此時變作了藏族的哈達,怎不讓人珍惜,何況還是鼓王的贈送。正因如此,第四代鼓王龍菊獻送給我的花帶,我保留至今,并放在最顯眼的位置。
綠色中國2007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