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整個社會停止上升,那么只有具備積極性和有能力的人可以往上攀升,不具備這樣能力的人便往下沉淪……沉淪到哪里呢?下流社會!
日本著名作家三浦展的寫作風格一向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他在自己新近出版的《下流社會》中寫道:
你是否還以為自己是職場的中產(chǎn)階級及中堅分子?拿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薪水,過著有車無房(或者有房無車)但卻悠游自在的生活,偶爾買幾件高檔名牌,經(jīng)常下下館子看看電影,以為自己與中產(chǎn)階層也就差那么幾步之遙?來,用三浦展的標準測測你的“下流”程度吧。
1.想要以“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態(tài)度享受人生。
2.時常整天待在家上網(wǎng)#65380;玩電子游戲#65380;打電動玩具。
3.以每天過著自己的生活為最好的。
4.隨心所欲,只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5.凡事嫌麻煩,個性散漫,喜歡悶在家里。
6.喜歡一個人獨處。
7.覺得自己個性樸實#65380;不起眼。
8.認為流行就是展現(xiàn)自我風格。
9.有時覺得,吃東西是一件麻煩的事。
10.常常吃零食和快餐。
11.年收入尚未達到實際年齡的10倍。
12.未婚(男性33歲以上#65380;女性30歲以上),覺得一個人過更好。
以上12個問題只要符合一半以上,恭喜!你就是下流社會一分子。
“下流社會”究竟是個什么樣的社會?
三浦展的“下流社會”究竟是個什么樣的社會?所謂“下流社會”并非特指經(jīng)濟地位差(吃不飽穿不暖的傳統(tǒng)低收入階層)的人。
年輕一代面臨就職難的困境,好不容易有了工作,加班熬夜又成了家常便飯,真可謂苦不堪言。面對職業(yè)#65380;婚姻等方面的競爭和壓力,不少人選擇了逃避:既不結(jié)婚,也不當事業(yè)和家庭的“中流砥柱”,而心甘情愿地將自己歸入自我滿足的“下流社會”的行列。
現(xiàn)代社會中間階層正出現(xiàn)“上流”與“下流”的兩極分化,而年輕一代源源不斷地滑入“下流社會”,其最大的特征并不僅僅是低收入,更在于溝通能力#65380;生活能力#65380;工作意愿#65380;學習意愿#65380;消費意愿等的全面下降,也可以說是“對人生缺乏熱情”。
在職場上,有些“喜歡向上爬”的人似乎被人看不慣,因為他們用盡全力拼命努力擠進最知名的學府,畢業(yè)后只愿意進有全球規(guī)模的公司,把公司總裁級別的人看作自己奮斗的目標,積極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目標。但是有更多的人,他們沒有上最好的大學,畢業(yè)后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工作,干脆就不想找正當工作了,即便找到了也會因為怕辛苦就隔三差五換工作,過一天就抱怨一天。
“下流社會”的生存狀態(tài)
年輕的一代要承受沒安全感#65380;壓力大#65380;過重的稅負及高筑的債務四種壓力,有人因而對人生喪失熱情,這便是人們滑向“下流”的社會原因。讓我們聚集幾個特寫鏡頭:
“按照三浦展的測試,我肯定屬于下流社會,至少不屬于中產(chǎn)?!?000年出國讀MBA,回國后已在一家制造企業(yè)工作兩年多的林陽說。她回到北京找的第一份工作薪資一萬出頭,一星期七天幾乎有做不完的工作,幾乎沒有社交生活,也很少回家好好吃頓晚飯。
“我父母在他們?nèi)畾q之前,就已經(jīng)結(jié)婚#65380;生子#65380;有自己的住房,我根本沒辦法在三十歲時,擁有這些?,F(xiàn)在這么忙,根本就沒有時間談朋友。即便是結(jié)了婚,我想我也不可能給孩子提供像我父母給我的這種生活?!?/p>
“父母花費了40多萬元,幾乎是畢生的積蓄供我到國外讀書,照理說我應該比父母有更多的機會#65380;更好的發(fā)展,我也沒有不認真,也不奢侈,但為什么就是感覺做不到?”一頭時髦鬈發(fā)#65380;身著名牌職業(yè)裝的林陽,說起自己的上一代,滿臉的無奈和迷茫。
精明干練的余敏揚,在一家IT企業(yè)做銷售主管,每月扛著300萬的營業(yè)額。最近準備和談了8年戀愛的男朋友步入婚姻殿堂,打算貸款在北京的東五環(huán)買房子。
余敏揚和男朋友都有大學以上的學歷,兩人目前年薪相加近18萬,面對城鄉(xiāng)接合部的房子卻覺得遙不可及,想到還要向父母伸手,余敏揚不禁嘆息。
如何步出“下流社會”?
林陽和余敏揚在做測試的時候,都聲稱被自身已烙下的下流社會的標記強烈刺痛。其實,很多做過了這個測試的人都產(chǎn)生了揮之不去的焦慮。
雖然三浦展一再鼓勵那些“放棄自己的人”必須重拾斗志,但他并沒有在書中指出邁入上流社會的成功之道,但擺脫“下流”社會奮力躋身“上流”的眾多成功者都用行動昭示了非同凡響的腳印:
1.調(diào)高目標 確立一個既宏偉又具體的遠大目標,許多人驚奇發(fā)現(xiàn),他們之所以達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標,是因為他們的主要目標太小,而且太模糊,使自己失去主動力。
2.尋求挑戰(zhàn) 不斷尋求挑戰(zhàn),體內(nèi)就會發(fā)生奇妙的變化,從而獲得新的動力和力量。生活挑戰(zhàn)你的事情,你定可以用來挑戰(zhàn)自己。成功的真諦是:對自己越苛刻,生活對你越寬容;對自己越寬容,生活對你越苛刻。
3.慎重擇友 結(jié)交那些希望你快樂和成功的人,同樂觀的人為伴能讓我們看到更多的人生希望。
4.正視危機 危機能激發(fā)我們竭盡全力。無視這種現(xiàn)象,我們往往會愚蠢地創(chuàng)造一種舒適的生活方式,使自己生活得風平浪靜。當然,我們不必坐等危機或悲劇的到來,從內(nèi)心挑戰(zhàn)自我是我們生命力的源泉。
5.敢于犯錯 有時候我們不做一件事,是因為我們沒有把握做好。我們感到自己“狀態(tài)不佳”或精力不足時,往往會把必須做的事放在一邊,或靜等靈感的降臨。
6.迎接恐懼 哪怕克服的是小小的恐懼,也會增強你對創(chuàng)造自己生活能力的信心。一味想避開恐懼,它們就會對你窮追不舍。此時,最可怕的莫過于雙眼一閉假裝它們的不存在。
(上海 成莫愁選自《人力資本》200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