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不認識的女人,延續(xù)著一份相同的愛。
我3歲那年母親去世。
一年后,父親給我找了一個繼母。盡管她對我很和藹,而且父親告訴我,為了我,她決定不再生育,但是年幼的我始終無法理解父親為什么要找另外一個女人來替代我的媽媽。還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放學后我會和同學去附近的公園玩耍,故意晚回家讓她擔心;我會故意不好好吃飯,拉著爸爸的衣角投訴她沒有媽媽做得好吃;我會故意把新?lián)Q上的衣服弄臟,然后幸災樂禍地看著她幫我洗衣服……
然而我沒想到的是,6年后,繼母因患肺癌醫(yī)治無效居然也離我而去!那一年,她才31歲。
父親迅速蒼老了,他在書房里并排掛了兩幅尺寸相同的遺像——我的媽媽和繼母。對于他來說,我的兩個母親都是他的至愛。我對此表示了異議:我不希望繼母和我的媽媽處在相同的地位上。
父親沉默了一陣子,然后拿出一只發(fā)黃的信封,默默地遞給我。我狐疑地打開,愣了,竟是一份遺囑——振華:
只恨今生無緣和你白頭偕老。離開之前最擔心的是女兒,你又是個生活方面不怎么注意的人,啰嗦幾句,希望你能夠照顧好她:
一、琴琴是個女孩,要天天洗澡,冬天可每周洗三次;
二、她太愛吃糖,不能遷就,女孩子的牙齒太重要了;
三、衛(wèi)生間沒有鎖,記住要換上,女孩子到了六七歲就知道害羞了,要讓她有安全感;
四、我娘家家族有青光眼遺傳病史,記住每年帶女兒去檢查一次,萬一有問題好及早治療;
……
我的眼淚泉涌而出。彌留之際,媽媽事無巨細地關注著身后的女兒,叮囑竟達十幾條!更令我吃驚的是,在已經(jīng)開始發(fā)黃的稿箋上,在生母的簽名之后,竟是繼母情深意篤的絕筆——
振華:
我的悲哀和美玲一樣,老天不公平,不讓我與你攜手走到生命盡頭。琴琴只有12歲,建議為她再找一個媽媽,但一定要心地善良。美玲囑咐的我都盡力做了,以后你得為女兒注意幾點:
一、萬一她考不上重點中學,千萬不要流露不快,要多鼓勵;
二、她的小提琴已不合用了,請再購置一把,這方面的練習也不要給她壓力,畢竟不是她的發(fā)展方向;
三、她的個性太強,是該引導了,要讓她學會謙虛和聽取別人意見;
四、進初中后,尤其要注意孩子早戀傾向,這是我最擔心的。沒了母親,她有些心里話沒地方說,你要像母親一樣,跟她交朋友;
……
捧著兩位母親接力棒一般立下的遺囑,我痛哭失聲,一頭扎進父親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