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摶(871-989年),字圖南,自號扶搖子,唐末五代時,普州崇龕(今四川安岳縣)人,宋太宗賜號希夷先生。在中國道教史上,他被列為“高祖”,地位僅次于老子。陳摶熟讀經(jīng)史百家,四處求仙訪道,終于學(xué)得精深玄妙的內(nèi)丹修煉術(shù),傳說曾與呂洞賓、麻衣道者為友。
陳摶在中國歷史上以善睡聞名,據(jù)說他在隱居華山時,一睡就是一百多天,不動,不飲,不食,令人難以置信。
傳說,當(dāng)時的周世宗也不信這個傳言,就把陳摶請來,讓他睡在宮中,好親眼看看真假。陳摶得知周世宗的用意,當(dāng)即進(jìn)《對御歌》一首:臣愛睡,臣愛睡,不臥氈,不蓋被,片石枕頭,蓑衣鋪地。震雷掣電鬼神驚,臣當(dāng)其時正鼾睡。閑思張良,悶想范蠡,說甚孟德,休言劉備,三四君子,只是爭些閑氣。怎如臣,向青山頂上,白云堆里,展開眉頭,解放且十皮,且一覺睡!管甚玉兔東升,紅輪西墜。世宗聽完,拍案叫絕:好一個瀟灑塵外的睡仙!未等周世宗說完,陳摶已倒地大睡。只見他側(cè)身而臥,呼吸平穩(wěn),沒有一點聲息,面色紅潤。
周世宗心想:果然名不虛傳,不過倒要看看他能睡多久。于是,周世宗便吩咐人好好侍侯,自己每天來看一次。
一天,兩天,三天,五天,轉(zhuǎn)眼一個多月過去了,陳摶仍然不動,不飲,不食,面色也不改,甚至六脈俱無,閉氣凝息,令周世宗驚嘆不已。
待陳摶醒來,周世宗問他:“你果然名不虛傳,能不能告訴寡人這里面的道理呢?”
陳摶說:“至人之睡,留藏金息,飲納玉液,金門牢而不可開,土戶閉而不可啟,蒼龍守乎青宮,素虎伏西室,真氣運煉于丹池,神水循環(huán)五內(nèi)?!?/p>
周世宗似懂非懂,又問:“這一個多月來,你連身也沒翻一下,難道就沒做過夢嗎?”
陳摶說:“至人本無夢,其夢乃游仙。真人亦無睡,睡則浮云煙。爐中長存藥,壺中別有天,欲知睡夢里,人間第一玄?!?/p>
周世宗聽完,無可奈何地說:“你說的境界實在很玄妙,寡人不親身體驗是不能領(lǐng)會的?!?/p>
世俗之人由于迷失在宦海情場之中,名利聲色蠱其心志,酒肉膏醴昏其心志,即使在睡鄉(xiāng)夢境里也得不到安寧。相反,有道德有功夫的人,在睡夢中也在修煉。也就是說,陳摶所說的是似睡非睡,借睡煉養(yǎng),是高深的道家內(nèi)丹術(shù)功夫。
陳摶的朋友呂洞賓贊譽陳摶是真得睡之三昧的人:“摶非欲長睡不醒也,意在隱于睡,并資修煉內(nèi)養(yǎng),非真睡也?!?/p>
如果現(xiàn)代人能夠體味出陳摶的睡的秘訣,保持內(nèi)心的虛靜,遠(yuǎn)避名利的困擾,通過睡來修煉內(nèi)養(yǎng),達(dá)到“隱于睡”的境界,想必對養(yǎng)生健體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