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煮婦:魯魯(年齡:33歲自由職業(yè)者籍貫浙江現(xiàn)居廣州)
我是典型的江南女子。大學(xué)考到廣州,愛上一個廣州男孩,畢業(yè)后就嫁給他,然后成家、工作都在這里了。
先生是網(wǎng)絡(luò)工程師,工作特別辛苦,常常熬夜,內(nèi)火盛濕熱重。再加上小時候愛吃甜食,牙質(zhì)不好,常常牙疼。
前幾天,他的牙病又犯了。打針吃藥看牙醫(yī),忙乎了幾天,今天才算好一些,臉頰的腫脹消下去了,牙齒也能咀嚼東西了。餓了好幾天,他饞壞了,嚷著要吃點好東西。
吃什么最好呢?在他牙疼之后,什么食物既能清火,又能滋補(bǔ),既要性甘涼,又要味鮮美?
突然就想起我們老家的一種植物,名叫相思子,最是性味苦寒,兒時父親凡看見我頭上長皰了,臉上冒痘痘了,或是牙疼腦熱了,他就會上山采摘一些回來,煎水給我喝。當(dāng)然,有一點點苦,所以還會加上一點冰糖,于是相思子熬成的相思湯汁就有了先苦后甜的余味了。
趕緊去打聽,廣州菜場煲湯原料的攤點上居然很多相思子賣,只不過是干燥的全草,被稱為雞骨草。
我興奮極了,備好所需,趕緊下廚。
取雞骨草200克,陳皮一塊,蓮子一兩,杏與紅棗各幾粒,洗凈備用。
另外還可以準(zhǔn)備一斤冬瓜,斬件擱好碼在湯鍋旁。
然后就很簡單了,先生最愛吃大塊大塊煲得爛爛的豬腱肉,我割了半斤切成合適的大小,飛水去污。一切準(zhǔn)備就緒,就將它們與雞骨草、陳皮等等一塊兒“三煲四燉”。三煲四燉是廣州人的說法,意思是煲湯一般需要三小時,燉湯需要四到六小時。
我等鍋里的湯滾燙后,再繼續(xù)煲大概兩個半小時,這時丟進(jìn)冬瓜片,略等片刻就可以將湯鍋從爐上拿起了。
喚先生趕緊洗手吃飯。
他落座時,一碗清香撲鼻的雞骨草冬瓜瘦肉湯就可以端上桌了。
先生說肉香入口即化,冬瓜鮮嫩可口,他最喜歡的還是有著淡淡相思子清香的湯汁,一口氣喝了三大碗。最后他滿意地將碗一推,評價道:這湯太棒了,即使將來我的牙掉光了,也還能喝,喜歡喝。
看著他,我微微地笑。先生不知道,在我們當(dāng)?shù)赜蟹N習(xí)俗,男女定情時,女子會精心縫制兩只錦繡小袋,一人一個,貼身珍藏,謂之“牙袋”。牙袋是等到老了,用來裝落下的牙的布袋。一顆一顆,不敢失散。因此,牙袋是要隨身攜帶一輩子的。
按先生現(xiàn)在這樣子,估計這牙落得會比常人稍早一些的,不過那有什么關(guān)系呢?
這一生,若能得到一只牙袋,若牙袋里能裝滿所有齊整的牙,便是幸福吧。
這一生,若能煲出愛人最喜歡的一種湯汁,看著他喝下去直到老去,便是圓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