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著名作家路遙的女兒路茗茗的深情講述,她為我們首次揭開了長達3年之久的“路遙之女狀告生母案”的內(nèi)情。令人感嘆的是,在這場沸沸揚揚的著作權官司背后,隱藏著一個女兒以最樸素的方式表達的對父親的深情。
路遙愛女兒勝過愛自己
路遙是一個用心血和生命來寫作的作家,這在當代作家中是鮮見的。最終路遙也因為創(chuàng)作而積勞成疾英年早逝。路遙是陜西省清澗縣人,1991年完成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獲得第三屆矛盾文學獎,他的作品《人生》被改編成電影后,引起巨大轟動。1992年路遙積勞成疾,英年早逝。他的全部作品收入廣州出版社和太白文藝出版社聯(lián)合出版的《路遙全集》。
在完成《平凡的世界》之后,路遙抱病撰寫了著名的創(chuàng)作隨筆《早晨從中午開始》,這是路遙對自己文學思想和文學觀點的全面總結,使我們看到了鮮花和掌聲之后的艱難之路。
在《早晨從中午開始》中,路遙多次提到女兒路茗茗。第一處提到路茗茗,是路遙在經(jīng)過長達3年的準備,在陳家山煤礦開始寫作,從秋天寫到冬天,在經(jīng)歷了進入寫作階段的最初極其痛苦的煎熬后:“因為元旦即在眼前。在那個新舊交替的日子里,為了親愛的女兒,我也得趕回去,其實這也是惟一的原因……想著馬上就要看見親愛的女兒,兩腿都有點發(fā)軟?!?/p>
第二次提到是路遙移師到榆林賓館,開始寫作《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的時候:“在一片寂靜中,呆呆地望著桌面材料堆里立著的兩張女兒的照片,淚水不由在眼眶里旋轉,嘴里在喃喃地對她說著話,乞求她的諒解。是的,孩子,我深深地愛你,這肯定勝過愛我自己。我之所以如此拼命,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是為了你。我要讓你為自己的父親而自豪。我分不出更多的時間和你在一起。即使我在家里,也很少能有機會和你交談或游戲。你醒著的時間,我睡著了;而我夜晚工作的時候,你又睡著了。不過,你也許并不知道,我在深夜里,常常會久久立在你床前,借窗外的月光看著你的小臉,并無數(shù)次輕輕地吻過你的腳丫子。我要用最嚴肅的態(tài)度進行這一天的工作,用自己血汗凝結的樂章,獻給遠方親愛的女兒。”
最后一次提到女兒,是寫到與女兒一起過春節(jié):“萬分慶幸的是,我能趕上和女兒一塊過春節(jié)了。這將會是一個充實的春節(jié)。”
路茗茗當然不止一次讀過這些段落,這些文字已經(jīng)深深鐫刻在她的記憶中。路遙生前常常提到“遠遠(路茗茗乳名)是我的上帝,我的女兒是個性格堅強的孩子”。對于父親的這種視女兒為上帝的深沉感情,長大后的路茗茗的感受難以言表。一個父親對于他的孩子有這樣博大深沉的愛,讓路茗茗感到無限幸福,但遺憾的是這種父愛太短暫了,短得只能靠回憶來享受這種幸福。對于自己的爸爸,路茗茗的印象是性格寬厚而幽默。偉大的文學家很多,作為女兒,路茗茗覺得爸爸路遙是最好的。
女兒要用自己的方式緬懷父親
1992年11月17日,作家路遙離開了這個不平凡的世界。也就是這一年,路茗茗跟隨自己的母親林達來到了北京。
頗具文學才華的林達女士是當年到延安的北京知青,在延安插隊時認識路遙并與之產(chǎn)生愛情的。路遙考上延安大學后,大多數(shù)經(jīng)濟來源是靠林達資助的,就連路遙在學校里的被子和褥子,都是林達給路遙準備的。正是因為有了林達,路遙在延安大學能夠安心讀書和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路遙從延安大學畢業(yè)后擔任《陜西文藝》編輯,林達也到西安電影制片廠擔任編輯工作。1979年路遙與林達生下了他們的女兒路茗茗后,路遙才思噴涌,1980年路遙發(fā)表《驚心動魄的一幕》,并獲得第一屆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隨后,路遙在創(chuàng)作《人生》、《平凡的世界》等作品時,長期離開西安到外地采風和創(chuàng)作,林達則撐起了家庭的全部重擔。直到路遙去世后,林達還經(jīng)常托人捎錢給路遙遠在延安的養(yǎng)母。
1992年林達和路茗茗把戶口遷到北京,也就是這一年,路遙先生去世。
路遙先生離開之后,林達與一位教授結婚。路茗茗也開始在北京讀書,直到高中畢業(yè)后考入北京一所大學學習平面設計專業(yè)。路茗茗之所以選擇學習這個以圖書裝幀為主的專業(y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父親路遙是一位受人尊重的作家。
客觀地說,雖然對父親充滿了愛,也知道自己的父親是一位名滿天下的作家,但真正觸動路茗茗的,還是路遙去世10年后,延安大學舉辦的一次路遙銅像揭幕儀式。
路遙畢業(yè)于延大中文系,因其對中國文壇的卓越貢獻,被延大師生視為母校的驕傲。延安大學為路遙鑄造了一座高60厘米的上半身銅像立在圖書館前,以此紀念路遙。2002年4月6日,作為路遙的愛女,路茗茗受邀到延安大學參加路遙雕像的揭幕儀式。
路茗茗是十幾年來第一次回到延安祭奠自己的父親,她受到了延安大學師生們的熱烈歡迎。中國作家協(xié)會的領導以及來自全國的文學界名流參加了揭幕儀式,并在路遙墓前鞠躬獻花,很多著名作家和大學生都把對路遙先生的尊重傳達給了路茗茗。已經(jīng)長大成人的路茗茗明白,他們其實是在以另一種方式尊重父親終生從事的文學事業(yè)。那么,作為路遙的女兒,自己又是學習平面設計專業(yè)的,自己對于父愛的最好報答,就是自己親自設計父親的作品,將它們用更好的方式傳達給讀者。
有了這個念頭后,回到北京的路茗茗開始注意搜集各家出版社出版的路遙作品。路茗茗發(fā)現(xiàn),由于時代和技術的原因,出版路遙作品的出版社共有幾十家,而且很多家都超過了專有出版權的期限,卻仍在銷售路遙的作品。尤其是早期出版的路遙作品,大多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設計、印刷粗糙等問題。經(jīng)過咨詢有關著作權方面的專家之后,路茗茗決定對以往路遙作品的無序出版進行一次規(guī)范,以此緬懷自己的爸爸。
路遙去世之后,林達和路茗茗對路遙的遺產(chǎn)享有法定繼承權。在路茗茗未滿18歲的情況下,林達與有關出版社簽訂了出版路遙作品的《圖書出版合同》,這其中包括1997年6月與太白文藝出版社簽訂的出版《路遙全集》的出版合同。稿酬為每千字30元,合同有效期為10年。
正是出版《路遙全集》,引發(fā)了后來的這起著作權官司。
促成《路遙全集》的出版,不能不提到陜西作家朱鴻。朱鴻是陜西太白文藝出版社的編輯,路遙去世之后,為紀念路遙,朱鴻產(chǎn)生了出版《路遙全集》的設想,征得林達的同意后,朱鴻和文學評論家李國平一起,經(jīng)過一年多努力,編輯完成了《路遙全集》。1999年年初,廣州出版社的編輯楊斌女士得知這套書的情況后,立即跟朱鴻進行了接洽,經(jīng)過兩個出版社的商榷,1999年4月16日,太白文藝出版社和廣州出版社達成了共同出版《路遙全集》的協(xié)議。這份新合同再次確認了稿酬標準為千字40元,協(xié)議有效期為10年。兩家出版社合作出版《路遙全集》,也得到了林達的書面同意。
1999年路茗茗已經(jīng)年滿18歲,而簽訂出版合同時,出版社只跟林達簽訂了出版合同。
爭取著作權只為路遙作品有序出版
更好地出版路遙作品,成為路茗茗成年之后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協(xié)調(diào)了各家出版路遙作品出版社的關系之后,路茗茗開始與出版《路遙全集》的廣州出版社和太白文藝出版社協(xié)商。
由于路遙去世后他的遺產(chǎn)由妻子林達和女兒路茗茗共同繼承,而此時林達女士已經(jīng)再嫁,路茗茗已經(jīng)長大成人,為了讓路茗茗更好地行使路遙作品著作權,2003年元旦,林達與路茗茗簽訂了一份《遺產(chǎn)繼承協(xié)議書》,雙方就路遙生前所有作品著作權的繼承事宜達成協(xié)議,由路茗茗獲得全部繼承路遙作品的權利。取得父親全部作品著作權之后,路茗茗以完整著作權人的身份,在成年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路遙作品的著作權益。
2004年8月24日,路茗茗把廣州出版社、太白文藝出版社和母親林達告上法庭。路茗茗在起訴書中稱,原告路茗茗發(fā)現(xiàn)兩被告于2003年12月非法出版《平凡的世界》5000冊,侵犯了其著作權。原告路茗茗認為,路遙生前作品的著作權由其本人及其母親林達依法繼承,林達在其未成年時與太白文藝出版社簽訂《路遙全集》圖書出版合同,屬于林達個人意思表示,并不代表路茗茗本人的意愿。請求法院依法判定林達與太白文藝出版社簽訂的《路遙全集》圖書出版合同及補充合同、太白文藝出版社與廣州出版社簽訂的關于聯(lián)合出版《路遙全集》的協(xié)議無效。
法院認為:在路茗茗未滿18歲,尚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情況下,林達作為路茗茗的法定監(jiān)護人,簽訂的合同應定為有效合同。其后1999年4月簽訂《關于增加〈路遙全集〉稿酬的補充合同》時,路茗茗已年滿18歲,但該合同是《圖書出版合同》的補充合同,故亦應認定為有效合同。因此,法院作出駁回原告路茗茗訴訟請求的一審判決。
2006年9月6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終審駁回了路茗茗的訴訟請求。至此,這場備受關注的著作權官司落下幃幕。
但是,對于路茗茗而言,官司的輸贏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在風雨中長大了,從一個受人呵護的小女孩成為北京一家文化公司的總經(jīng)理,變得堅強從容?,F(xiàn)在,路茗茗依然在為父親路遙的作品奔波著,我們有理由抱有美好的期待,經(jīng)過合理有序的設計和出版,路遙先生的作品會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