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毅的辦公桌上,有一個大銅墨盒,上面鐫刻著他的手跡:“滿招損,謙受益;終日乾乾,自強不息?!边@是陳毅為自己寫下的座右銘。陳毅的一生,完全實踐了這個座右銘。他雖然功勛卓著,卻不愿意別人宣傳自己。
1951年夏天,電影《南征北戰(zhàn)》的編劇們想請陳毅為《南征北戰(zhàn)》劇本把把關。當時,陳毅既是華東軍區(qū)暨第三野戰(zhàn)軍的司令員,又是上海市的市長,工作非常繁忙,但他仍然非常高興地答應了。
聽完劇本的介紹,陳毅在指出了劇本存在的概念化、簡單化問題之后,又著重強調(diào)說:“有些對話請你們務必修改,不要提我陳毅的名字,也不要提陳司令、陳軍長,統(tǒng)統(tǒng)改成部隊通用的首長稱呼。仗不是我陳毅一個人打的,是第三野戰(zhàn)軍全體指戰(zhàn)員打的。我陳毅一個人能消滅敵人60萬嗎?顯然不能夠。勝利歸功于毛主席偉大的軍事思想,歸功于大家。個人在革命中的作用總是有限的,我陳毅不能貪天之功為己有,我的作用也就是那么點子,滄海一粟,微不足道??浯髠€人作用就會脫離群眾。我們共產(chǎn)黨人從來只承認馬克思的存在決定意識,只承認時勢造英雄的說法,而不贊成一個英雄能造就整個時勢的說法。你們劇本中要好好寫寫那些沖鋒陷陣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p>
1956年,南京軍區(qū)劇作家所云平等創(chuàng)作了多幕話劇《東進序曲》。該劇在京演出期間,南京軍區(qū)政治部主任肖望東在北海附近的三座門招待所召開了一次座談會,并專門邀請陳毅來參加座談。
在劇中,作者通過敵人的口,說出了“陳毅有大將風度”這樣一句臺詞。這使陳毅很不安。因此,在座談會上,他嚴肅而幽默地對肖望東說:“你這個肖主任啊,搞嘛子呀,怎么能讓劇本寫出這樣的話呢?你讓我陳毅往哪里鉆呀?我要鉆到桌子底下去了!叫我臉紅呀!請你和作者商量一下,一定要把這句話改掉。”
座談會后,他又特地找到肖望東說:“東進,是黨中央、毛主席的指示,這你是知道的。要多歌頌黨中央,歌頌毛主席,劇中自始至終都不要提陳毅的名字。”
劇作者聽了陳毅的話,深受感動,他們說:“東進一仗的勝利,顯示了陳老總的魄力和杰出的領導才能,他的確功不可沒??墒牵麉s不愿意提到他的名字,這種謙虛的品德真是值得我們學習啊!”
1959年10月,陳毅回到闊別36年的家鄉(xiāng)。家鄉(xiāng)人民看到他回來,非常高興。當時,正值公社里一座石橋建成,家鄉(xiāng)人民為了表達對陳毅關懷家鄉(xiāng)的感激之情,決定把這座石橋取名為“將軍橋”。
陳毅知道這件事以后,馬上找來公社領導,對他們說:“共產(chǎn)黨不興這一套,黨紀更不允許。我陳毅算不了老幾嘛!從前也就是一個撿狗糞、放牛的娃子。真正值得歌頌的是勞動人民。是勞動的雙手創(chuàng)造了世界、改造了世界,我們還要用艱苦的勞動去建設共產(chǎn)主義哩!我看這橋叫‘勞動橋’好不好?”
(摘自《中國共產(chǎn)黨艱苦奮斗100例》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